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窜三苗于三危”的记载,首见于《尚书·舜典》、其次是《孟子·万章》,再其次是汉代作品中的《淮南子·脩务训》、《史记·五帝本纪》等。 历代史家,只对“三危”的地望问题,作过许多研究,但对此事的本身,却无人提出过疑问。并且一致认为“三苗”,即是《五帝本纪》所载,曾在“江淮、荆州一带数为乱”的苗族。这种观点,延续了两千多年。现在为澄清史实,特作此文。  相似文献   

2.
“三尸”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同利 《殷都学刊》2010,31(1):135-139
三尸起源于古人的魂魄观与鬼神观.在早期文献中,三尸与三虫并不相同,三尸和三虫因其特征和名称相似,而被道教理论家作为宗教宣传的工具创造性地合为一体,并将其人格化,从而为人体三类欲望作了极为贴切的形象阐释.阻止三尸上天言人过的守庚申活动本质上即道教之存思守一法.服气去尸与服药去尸是两种主要的去三尸法.  相似文献   

3.
《论语·八佾》曰:“管氏有三归”,对于“三归”,文献屡见记载,后世说解历来分歧,较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1) 娶三姓女。(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说)。(2) 台名。《说苑》云“三归之台”(朱熹《论语集注》)。(3) 自朝而归,其家三处。(愈樾《群经平议》)。(4) 三归为藏泉币的府库。(武亿《群经义证》)。(5) 三归为地名,为管仲采邑。(梁玉绳《瞥记》)。(6) 三归为“市租之常例之归之公者也。桓公既霸,遂以赏管仲。”(郭嵩焘《养知书屋文集》卷1《释三归》)。我们认为,解释“三归”不仅要考察管仲当时的社会背景,更要看“三归”所在的句式及语境,使释出后的意义既符合历史的实际,又能够文从字顺。以上观点大都史实、语境不能两全,倾重一头,固难免自相抵牾。我们将有关“三归”的历史文献加以归纳、分析,从既往成说中披沙拣金,力求得出正确的解释。以下是有关记述“三归”的史料:  相似文献   

4.
姬周族“窜于戎狄之间”与泾水流域考古遗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姬周族历史发展过程中 ,从不到古公父共十代均“窜于戎狄之间”。本文以《诗经》等文献与考古资料相印证 ,指出这一特别历史时期长达 50 0年之久 ,其活动范围先在今甘肃庆阳地区 ,后进入陕西境内的豳州地区。这一时期姬周族的社会生活状况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过着戎狄游牧生活 ;另一方面已有了较发达的农业 ,进入了初级青铜时期 ,并有了相应的阶层分化和礼仪制度 ,相当于人类学上所谓的“酋邦阶段”。  相似文献   

5.
“夯”字今字典辞书收有二音,一为“hāng”一为“ben”,“夯”字在具体语境中读那个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夯”、“笨”、“憨”,分别出现在吴语方言、官话方言和山东方言的作品中,可断定,“夯货”是吴语方言词,当依据方言音读作“hāng”,“夯”字在江浙方言中是“憨”字的假借,主要原因是汉语的地域差异,造成方言音读不同,又假借“夯”字记吴语音.后世读“夯”作“ben”,由于汉语中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而存在“同义换读”现象,对“夯”字做了理据重构.  相似文献   

6.
通过全面分析<三国志>之东夷传中关于"下户"的记载,论证"下户"是泛指作为东夷各族社会生产主要承担者的社会基层居民,进而得出<三国志>所载的高句丽之"下户"是指被称之为"民"或"百姓"的高句丽五部社会的基本成员以及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其性质为自耕农或佃农组成的自由民,而不是奴隶.  相似文献   

7.
《李太白全集》卷二十有《九日龙山饮》诗一首,乃五言绝句: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诗中的龙山究竟在何处?注家大都认为乃今安徽当涂与青山对峙的龙山,即李白死后埋葬之地。主此说者,大都以《通典》、《太平寰宇记》、《宁国府志》、《太平府志》、《九城志》、《大清一统志》为据,而这些地理总志丛书之本,又源于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该书卷二八云: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上“一”这个概念,可以说是最古老、最重要、最丰富而又最深刻的哲学范畴之一了。自从老子把它引入哲学领域之后,便在哲学思维这块肥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蔓延、滋长起来,开出了极其绚丽的思想之花。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象‘一’应不应视为一个数字这种哲学意味大于数学意味的问题,在中国也同样出现.  相似文献   

9.
农历五月五日,俗称端午节。当今学者多引周处《风土记》中的相关记载,证明"端午"作为节日名称在魏晋时期已经出现,并有端午曾经泛指五日、并非专指五月五日的说法。然而,较早引用《风土记》的《玉烛宝典》、《艺文类聚》诸书中均作"仲夏端五",并未有"端午"字样;而且种种文献表明,盛唐以前,社会上普遍使用的节日名称是"五月五日"。"端午"成为节名并迅速流行开来,是唐代的事情。"端午"也从来没有泛指过五日,它在出现伊始,就只是"五月五日"的专称。  相似文献   

10.
11.
早期家庭教育是个重要的话题。“三礼”中的早期家庭教育包含胎教、婴儿教育、幼教等阶段,讲究别男女、明尊卑等原则。贵族和庶人在早期家庭教育中有诸多相同的地方。而且,早期家庭教育讲究循序渐进,符合教育原理。  相似文献   

12.
章媛 《学术界》2012,(6):104-116,285
《道德经》中“德”的范畴仅次于“道”,然而业界对其英译问题的研究却几乎未见.本文首先对老子之“德”的涵义进行梳理,再通过英译本中宗教类、哲理类、语文类和演义类典型译者对“德”的关键句的翻译比较,以及译者选词译“德”的心理历程的分析,得出译者因文化背景、历史根源、认知差异等原因,造成了他们对“德”的译解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体会“德”的内涵,只能触及到老子思想内涵的某个方面,其不准确性与不完整性,甚至失误与谬误,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3.
宋初宫闱悬案“金匮之盟”,因张荫麟教授之考证而“伪造”说成定论。本文逐一分析张氏所指“破绽”,结合当时政治变化综合考察,认为“伪造说”难以成立。“金匱之盟”当实有其事,但不排除有后人所加的“伪造”部分。  相似文献   

14.
对谚语"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中"辅"、"车"二字的解读,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但都是从训诂的角度加以研究.笔者试图从"辅"、"车"与"虞国"、"虢国"的逻辑联系中,从"辅"、"车"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使用情况的比较中找出新的线索,力图作出更加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16.
"冯小青旧传"主要指最早以传记形式演绎明代万历年间武陵冯小青其人其事的作品,以戋戋居士所作《小青传》为代表,共有7则。在明清两代"冯小青现象"中,"冯小青旧传"作为戏剧、小说、诗文等作品的母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冯小青旧传"的作者、时代、版本等基本情况的考辨,梳理了明清文人对"冯小青事"真伪性的争论,并考证其事的真实性与传记中基本人物的原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冯小青旧传"对现实的演绎,并进一步肯定其价值:基本确定了后世文人关注"冯小青事"的焦点,以及后世有关冯小青其人其事之作品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莒太史申鼎铭中讲述器主申出身的铭文作"■仲之孙",对其中的"■"学界有不同的释读意见。不过,这些意见从字形到文意皆存在问题,因而"■"的释读值得进一步研究。清华简、上博简中有一类"樊"字的特殊写法,据此可知"■"从邑樊(或燔)声,在铭文中读为"樊"。铭文之"樊仲"即周宣王时的辅弼大臣仲山甫。器主申为名臣樊仲的后代,时任莒国太史。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花西照四十顷地村东北方,在当地居民称做“王墓梁”的陵园内,有许多挪亚方舟形的景教墓顶石,远望宛如白羊群,在墓顶石群中,有一石碑跌,其上原立有石碑。其上石碑是解放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团员法人马定发现的,其后拉赫曼博土将北碑照片寄给陈垣(援庵)先生,陈先生为此撰文并附有照片发表于1938年《华裔学志》3卷1期。以后又将可识读碑文录入《绥远通志稿本》卷58。后原碑被当地居民运至墓地附近的乌拉太村,1965年运回内蒙古博物馆,现存内蒙古博物馆内。  相似文献   

19.
宋元以来,唐代诗人于武陵被说成"大中进士",并与唐末五代于邺混为一谈。后一错误近年已被纠正。今考于武陵与无可、贾岛同辈交游,卒于大中六年(852),所谓"大中进士"之说亦不可信。结合时代背景和交游状况来分析于武陵诗作,可考知其一生经历的主要阶段:元和中应举不第,约于元和十二年(817)西出陇山,入幕求仕,后又入蜀,久客吴楚,开成二年(837)回到关中。因此,于武陵实乃贾岛诗派早期主要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20.
“趋之若鹜”成语今多指很多人追逐某种东西,含贬义。鹜,所见词书都说是野鸭。此成语之源例,最远只及晚清。按,此语之源当是《商君书·定分》:“名分未定,尧舜禹汤,且皆如骛焉而逐之。”骛,追逐之意。引申为追求。因骛、鹜形似音同,后讹为鹜,延袭至今。此语当出《明史·列传一百二十七·萧如薰》:“如薰亦能诗,士趋之若骛,宾座常满。”趋之若骛,趋之若追,趋之若求之意也。非特含贬义。是骛,非骛也。“趋之若鹜”考@牛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