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力 《船山学刊》2016,(4):104-110
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需要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促进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时代发展相一致,与实践要求相结合。从时间的维度要求坚持古为今用原则,从空间的维度要求坚持中西互补原则,从发展的维度要求坚持推陈出新原则,从主体性的维度要求坚持去伪存真的原则。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多管齐下,采用多种途径。学校教育是根本途径,要建立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活动体系和传统文化学科制度体系。理论创造是关键途径,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综合创新。文化产业是基本途径,重视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完善传统文化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2.
文学和声乐从"言"到"声",具有递进的层级关系。声乐对文学的改编升华,形成了二者的媒介间性,二者相得益彰,合而并美。近现代以来,由于受到美声唱法的冲击,人们重新思考关于民族性与科学性的问题,以科学性为基础统率其他要素,形成了"中国声乐"的新体系:一方面是以民族的科学的声腔技法为主导,另一方面是以亲情和谐与家国天下的文学内容表达"中国梦"的期盼。  相似文献   

3.
图书文献对社会科学研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利用图书文献的特点 ,分析了图书文献部门为社科研究提供图书文献支持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国社会中存在着两个相互依撑的所谓“统”,一是“政统”,一是“道统”。在传统中国社会中“道统”是“政统”的构建者、解释者、驯化者、维护者、校正者以及道德力量的来源。正如康熙所说,“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在传统中国社会的演进过程中,一方面,虚玄的、承担“道统”的“师”的系统,随着专制制度的加强其地位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现实的、承担“道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官僚士大夫”的系统,随着专制制度的加强其势却越来越式微。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提出了在反思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新的民族文化的课题。反思传统文化要克服偏激 ,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非宗教性 ,以伦理哲学作为文化的核心 ,宗教与宗教理论相对不发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特性是其致用性 ,不注重自然科学与原理的研究 ,而关心经世致用的为人处世之道。中国古代应用技术方面取得若干成就 ,但在理论科学方面几乎是空白。非宗教性与致用性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世俗性特征。这一特征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建筑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一脉相承,自成体系,对周边国家乃至亚洲大部分地区影响深远,是世界建筑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物质性需求如功能要求、技术要求、材料要求等促成了建筑技术的完善和进步;文化则在更深的层面上影响甚或决定了建筑的发展方向。《周易》作为上古时期流传至今的最古老典籍,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至深至巨,《周易》所弘扬的易道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  相似文献   

7.
"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与"天人两分"的西方哲学在思维路向上是完全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传统哲学思维路向上的"拒斥",使其与中国传统哲学在思维路向上相契合。首先,两种哲学在主张"一个统一世界"方面,即世界"统一论"方面具有契合性;其次,两种哲学在阐释"人的生存尊严与价值"方面,即"主体性"的正确理解方面具有契合性。  相似文献   

8.
杨宏伟 《社会科学家》2012,(4):25-28,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已经开始,距今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文章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与中国学术界两个维度对整个历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近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展望研究的前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9.
元典的马克思主义虽从西方传入,但经过近百年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沃土,并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本属于异质的文化思想如何在中国成为可能,与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一般说来,文化的路向从其原生形态及其以后,地域、民族、时代之不同则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并经历了不同的历史超越过程。文化的差异性在现代社会已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现象,就儒家文化的本质特征来说,它“是一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一种提倡王道的民本的君权文明,一种崇尚人伦…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人才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桂霞 《理论界》2007,(6):140-14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人才文化不乏精华闪耀之处。邓小平人才思想,既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人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体地说,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尊贤崇能观;邓小平人才培育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兴教励学观;邓小平人才选用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选贤任能观。  相似文献   

11.
袁联波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8(4):123-125
话剧最先被作为与传统戏剧对立的启蒙武器引入中国,然而,为了赢得观众,最初却不得不向中国民众所能接受的传统戏剧的表演方式靠拢。五四某些学者对民间传统可以转化为现代性因素的看法,使中国的话剧对民间传统的吸收成为可能。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中国话剧创作者们对民间的态度是复杂的,对民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在当代,民间强烈的反叛精神,自在的原始文化精神,使话剧有意无意地回避着政治意识形态的思维定势,对中国话剧现实主义艺术品格的建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下中国话剧只有以开放兼容的艺术胸怀,在与民间文化艺术精神的交融之中,才能在目前的危机中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中国近代学术史的研究还没有跳出官方档案的窠臼,所总结的中国近代学术谱系、学术思想、学术精神,梳理的中国近代学术的特点、学术演变发展的脉络,并不能完全涵括中国近代学术的全部实况。中国近代私人文献中蕴藏着众多珍贵史料,其中以日记、书信、年谱等为主体的私人文献类型丰富,数量众多,它们对建构中国近代学术谱系、解读近代学术的特点和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私人文献是我们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学术史非常有效的资料依据,它能极大地弥补官方文献在记录的真实性和丰富性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六书”造字规律实为传统理论思维模式滥觞和原型 :在传统美学中 ,“美”的造字及会意思维 ,本身便包含着以味为美的原始审美观基本特征 ,并沿此合乎逻辑地发展出以和为美的思想 ;“美与善同意”乃造字上同源、思维方式同构之故 ;“诗言志”按形声思维理解 ,不过是“诗”的误读或讹传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得益于形象思维 ;“道”及“意境说”则主要依据会意思维  相似文献   

14.
胡适与传统,是绵延了近一个世纪的话题.本文采取从文献史料切入的视角,以大量翔实可信的史实,较完整地展示了胡适对旧诗传统既扬弃又执着和有所选择地继承传统的一面.对于胡适倡导新诗是否造成诗文传统断裂等问题,也以历史批评的方法进行了再诠释.  相似文献   

15.
何小英 《船山学刊》2007,63(1):77-79
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着冲击和困惑,如何保持独立的品格,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因素,建立起以“知识”和“学者的良心”为本位的现代知识价值观念,建立起学术专业化和社会责任感的双重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与传统审美心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主要在于:中国传统美学是伦理型美学;中国传统美学倾向于审美主体的研究;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哲学是审美直觉型的;中国传统美学的体系是潜隐的.这些主要特征是在长期审美实践活动之中积淀而成的中国民族审美心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国社会认同的宗族世系性,意旨有四:一是传统中国社会认同的不堕主题——宗族认同;二是传统中国社会认同的关键社会化途径——族学;三是传统中国社会认同的永续性影响——世代角色承诺;四是传统中国社会认同的当代意味——历史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珏 《江西社会科学》2007,2(5):208-210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作出了艰辛的努力,但他们以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次尝试都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转型才最终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除了传统文化的窘境,指导并促进了传统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从反理性主义、反基础主义、反中心主义以及反进化主义这四个方面揭示和论述了西方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共通之处 ,并从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这一辩证关系出发 ,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不仅意味着西方哲学文化的一种自我深化、自我反思 ,而且也预示着中西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由其隔阂对立走向理解和沟通 ,预示着文化上的“万里长城”的坍塌瓦解、文化上的“原教旨主义”业将成为地球上绝迹的文化恐龙。文章最后认为 ,人类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不仅带给人类的是资金、技术、资源、信息的共享 ,而且也必将使人类各种文化传统共存共荣 ,必将使人类文化跨越民族而走向真正的世界大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