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朵花都有结果的心,每个妈妈都是深爱孩子的。可是我们不能居高临下地,用爱绑架孩子的心灵。一天,儿子告诉我,他同学准备初中毕业后去当职业游戏玩家。一句话说得我愣住无语,世界上职业有千百种,从没听说过还有把打游戏当职业的。我问,他父母能同意吗?儿子说不知道,他没说他父母啥意见。然后,儿子话锋一转说:"妈妈,我也想像他那样,也不上高中去职业打游戏,你同意不?"我怎么能同意,这不是开玩笑吗?天天玩游戏,也是一个职业?儿子说:"你不懂,这真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与父母同住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数老年人有孤独感。约有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不能接受西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仍然希望能在孩子身边度过晚年。身为子女,我们也一直惦记着父母的健康和生活。特别是当听到他人"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时,更在心里暗自祈祷:父母身体健康,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但为何我们却对和父母同住有那么多不安与忐忑?宁愿一天打好几次电话,宁愿一次次地汇钱回家,却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接他们过来。即使我们人到中年有了阅历,即使我们在外面应酬得心应手,但与父母在一起为何还是免不了吵闹、争执,甚至大动干戈?父母——我们在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人,住一起是为了给彼此更多的温暖,为何却总是无意地彼此伤害?与父母同住,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和空间呢?  相似文献   

3.
儿子3个月大时,我和妻子就去广州打工,把他留给老人照顾。经过16年艰苦打拼后,我们在广州开了饭馆,买了车子和房子,终于具备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条件了,但儿子却不来广州。我和妻子痛下决心,卖掉广州的房子回老家陪他,儿子却说:"和你们一起,在哪里都不幸福。"一直让他当留守孩子,我们深感抱歉,但说到底,也是为了他啊!都16岁了,怎么这么不理解父母呢?为什么总是要强调让孩子理解父母呢?你们是否尝试过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  相似文献   

4.
<正>当我们成为父母,常常会忘记自己当初是怎么长大的,忘记了儿时干坏事后被父亲打骂的疼痛和不甘,也忘记了小小的我们也有愤懑和不平要发泄。在公交车上捡到一个崭新的作文本,翻开一看,只有一篇作文《我的同桌》,照录如下:包仁是我的同桌。他在我们班,那可是大明星。不对,不光在我们班,在四层楼都是大明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不听话,老师盯着他,然后手一指说:"包仁,你给我出去!"包仁已经习惯了,二话不说,乖乖地  相似文献   

5.
正当宝宝用蜡笔在墙壁上、书上、柜子上和衣服上乱涂乱画时,当宝宝的小脸、小手甚至全身都布满颜料,变成"小花猫"时,父母会怎么做?是劈头盖脸一通训斥,还是笑意盈盈地加入宝宝的涂鸦?涂鸦是儿童表现自我的美术语言,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表现欲和成就感,促进宝宝自我意识发展。所以,请珍惜宝宝的涂鸦天分,让宝宝尽情地涂鸦吧!  相似文献   

6.
正17岁的儿子看完心理医生后告诉我,他很多问题都是我们父母教育不当引起的。从这以后,我们一批评他,他就说:"这都赖你们!"他提出的过分要求,我一反对,他就说:"谁让你没把我教育好?"我们承认自己在教育上有失误,但他怎么能把全部责任推到我们身上?该怎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转眼间,"六一"儿童节又到了。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幸福的日子,因为每到这一天,父母都会想方设法地让孩子们开心。他们会带孩子去游乐园,排一两个小时的长队,挤得大汗淋漓,只为了让孩子玩上海盗船或是过山车;他们会给孩子买最高级最安全的玩具,甚至不惜海外代购;他们会带孩子去旅行,从国内玩到国外……可奇怪的是,他们却不肯每天抽出几分钟,陪孩子玩一会儿最简单的亲子游戏。还记得"躲猫猫"吗?还记得"丢手绢"吗?还记得"老鹰捉小鸡"吗?我们小时候玩游戏时,总是跟小朋友们在一起,看不见妈妈的身影,因为她们总是"很忙"。可当我们做了父母,我们却依旧把孩子扔给幼儿园,扔给玩具。当孩子不爱和我们说话了,不去幼儿园了,不做我们让他做的事了,我们才开始着急,使出威逼利诱的十八种武器。其实,要想让孩子接受你,就得运用他们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来跟他交流。游戏就是孩子的第一语言。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也是能带给父母最多喜悦的神奇之路。尤其在跟孩子发生争执和矛盾的时候,游戏经常能够很好地改变气氛和化解对峙,让父母与孩子很快融洽起来,连孩子身上的小问题,也能在游戏中迎刃而解。用玩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将快乐渗透在生活里,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相似文献   

8.
成年也孤儿     
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没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坍塌了。不论承认与否,即便我们成年已久,有独立的经济收入,甚至已组建家庭生儿育女,但在情感结构和生活需求上,我们对父母仍有着过多依赖甚至索求。家庭的亲密关系,把父母的奉献形象理所当然地根植我们心中。然而当有朝一日我们不得不面对他们过世、成为"成年的孤儿"时,那些倾巢而至的疼痛、失落、焦虑、自责,却几乎让我们的心灵和生活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9.
6岁时,他直接上小学二年级;10岁时,他出版的小说被称为中国的《哈利·波特》;12岁时,他荣获第六届"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当众多家长为孩子写不好作文而苦恼时,他的父母是如何找到制胜法宝的呢?  相似文献   

10.
情爱绿荫     
焦阳 《女性天地》2012,(8):52-53
你的心事有我愿意听婚后一直与我父母同住,他处处把自己当外人,我左右为难问:我是本地女,老公是外地郎,我们结婚时经济条件有限,根本买不起房,婚后理所当然地与我父母同住,三年下来,我们没交过伙食费、清洁费和租金,他倒是用积攒的钱买了辆现代,偶尔带着我父母自驾游是他对父母的唯一表示。即便这样,他仍抱怨他不是娶了我而是嫁给了我,他这个倒插门女婿低人一等。每天吃过晚饭他一撂筷子就进卧室,油瓶子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面对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时,不如思考一下,他为什么不肯听话?有个朋友在电视台的少儿频道工作,爸爸妈妈们经常向她抱怨孩子不听话。孩子对父母的指令不敏感,对父母的教导充耳不闻,对和父母约定好的事情出尔反尔……这样的情况,着实令人抓狂。甚至有的父母还带孩子去检查听力。  相似文献   

12.
徐犇是樟树电信的一名基层员工,他对记者说。"令我们这些一线员工不平的是,仍有媒体公布‘工资收入最高的是电信业’。请问,六家运营商,这到底是哪家的数据啊?笼统说电信业,绝对有失公允。"1997年,徐犇21岁,刚从大学毕业,由于父母都在邮电系统工作,他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电信,并被分配到樟树市成为一名基层电信员工。自他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基层工作,  相似文献   

13.
给父亲修脚     
王小溪 《老年人》2005,(9):29-29
儿时,父亲在我们眼里是伟岸的,有着蒙古族人的魁梧粗犷。当我们也做了父母时,眼中的父亲仿佛矮小了许多。我曾经疑惑地问父亲:您怎么越来越矮了呢?父亲说,腰弯了,背驼了,走了大半个世纪的路,脚底也不知磨去了多少层皮,所以矮了。他常常就是这么幽默。父亲也有长高了的时候,那就  相似文献   

14.
塑料造路     
正托比·麦卡尼是英国牛津郡的一名工程师。一天下班回家后,上小学的女儿开心地跑到他面前,对他讲述这一天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女儿说:"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海洋里生活着什么?很多同学说鱼,也有的同学说水母、珊瑚、海龟等。""那你是怎么回答的呢?"麦卡尼饶有兴致地问。"塑料呀!"女儿撇了撇嘴回答。女儿的话让麦卡尼惊讶的同时,也很羞愧,为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不该让子女生活在如此糟糕  相似文献   

15.
正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是,生活在赞美声中的孩子,要么骄傲自大,要么害怕挑战。父母怎么夸孩子,才能帮助他建立自尊和自信呢?当孩子或学生犯了错误,你会怎么做?批评、训斥,还是惩罚?让我们来看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怎么做的。担任育才学校校长期间,有一天,他看见操场上一个男生正要用砖头砸一个同学,便立即上前阻止,并要求男生放学后去校长室。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陶校长掏出4块糖递给男生:"第一块,你按时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我奖  相似文献   

16.
正问:我丈夫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我们结婚后,度过了一段蜜月期,后来却越走越远,终于到了不得不离婚的地步。下定离婚决心之后,我开始考虑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这时才发现他从参加工作的当月起,每月都通过"自动转账"方式给其父母500元赡养费。孩子赡养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他不该自始至终瞒着我。我打算离婚时跟他算清这笔账。请问:这笔账该怎么算呢?  相似文献   

17.
正朋友的老家在国内农村,他在美国安家立业之后,就想请父母到美国来看看西洋景。可是他的父母别说是英语,连中国字都不认识,到了美国后还要倒一次飞机,他又不能去接,怎么办呢?他妈在电话里却是十分淡定,跟他说:"你放心,我能找到你家里去。"朋友把父母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自己  相似文献   

18.
正怀上第二个孩子后,我们把女儿送到她姥姥家住了半年,但儿子一满月我就接她回来了。家人也担心她被冷落,平时还特别照顾她。6岁的女儿,当着我们的面对弟弟可好了,但只要父母不在身边,她就欺负弟弟:把他掐得大哭、骂他是"害人精"。为何女儿心里如此不平衡?怎样才让她觉得自己被重视,从而真正爱弟弟并宽容他?  相似文献   

19.
当他艰难地提出分手时,彭炎姿忍不住落泪了。她不会地说:"这么久了,你应该能看出来,我对你是真心的。你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我很难过,可是,我真的不想和你分手……"有钱的离婚老男人可以娶年轻女孩,而年轻男人能爱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离婚富婆吗?广东青年黎忠澜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一面是情深义重不肯与自己分开的富婆女友,一面是父母的誓死反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家长都会困惑:为什么孩子有时候乖得出奇,有时候却调皮得让人火冒三丈?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心,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孩子的"问题"。而当我们纠结于这些"问题"时,容易把孩子当作负担甚至是累赘,也就不可能享受陪伴和养育孩子的乐趣。所以,只有了解孩子的心,我们才能给孩子最有智慧的爱。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多少呢?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塞尔玛·弗雷伯格曾说:"我们对生命之初的3年几乎毫无印象,所以,当我们试图进入小孩的世界时,就像外星人一样,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