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原始绘画和儿童绘画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令人深思的美学享受,在艺术的长卷中翻开了波澜壮阔的一页,对当代艺术的影响颇深,本文主要从绘画动机、造型、色彩以及绘画形式美感等方面探讨原始绘画和儿童绘画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绘画中的物性美学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这个媒体化、图像化的时代,绘画艺术具有了与此前时代的绘画非常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论及当代绘画中一个重要的绘画倾向——物性绘画及其美学特征,结合与传统绘画及现代主义绘画的比较,理清了当代物性绘画的基本特点和美学的当代性,同时也论证了其形成与现代社会转型和文化思潮流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绘画艺术的发展中,欧洲与中国在绘画语言和绘画形态上各具特色。欧洲的绘画语言经历了注重现实的写实派和注重光色的印象派的发展变化,而中国的绘画语言则强调笔墨技巧的虚实处理,以引起意趣感受和形象联想。在绘画形态上,欧洲的写实派和抽象派分别强调自然物象的客观性和客观物象的抽象性,而中国画的绘画形态则有着似与不似的双重特性,追求一种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绘画语言”的更新和创新是自绘画诞生以来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通过绘画艺术“绘画语言”规律分析,以此来阐述自己在绘画实践中对绘画语言发展与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胡塞尔现象学首先标志着一种新的观视方式和思维态度.运用胡塞尔现象学方法解读西方绘画的现代性转向,能够开启新的视域去审视西方现代绘画,揭示出西方现代绘画的新内涵和另类意义.从现象学直观来看,西方绘画现代性转向首先体现在绘画语言的自律性肇端,以及艺术语言由再现走向表现.现象学悬置昭示了西方绘画现代性转向是绘画观看态度的转变,将绘画视角转回到生活世界本身,回到绘画艺术自身形式的建构上.胡塞尔意向性理论凸显出西方绘画在现代性转向中,高扬绘画主体的审美意识,朝向绘画本身,使人与客观世界建立的审美意向成为绘画的主宰.图像意识分析方法则揭示出西方现代绘画的视觉图式所具有的游离性特点.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胡塞尔现象学能够深化对现代绘画艺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数字绘画是传统绘画随着信息和数字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绘画形式 ,是现代科学与传统美术的完美结合。数码绘画为今天的视觉设计艺术和绘画创作提供了新的工具 ,数码绘画使设计艺术的表现手法更丰富 ,设计效率大大提高 ,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视觉艺术门类。数码绘画与设计艺术基础教学的关系和在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数码绘画完全可以达到传统绘画基础训练的目的 ;数码绘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数码绘画极大地丰富了视觉艺术的表现力 ;数码绘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黄宾虹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思想和吸收西方绘画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有自己的重大建树.本文论述了黄氏关于绘画的社会功能、绘画与现实的关系、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主观作用、对绘画美的综合要求、笔墨技巧、绘画的类型与品位、中西绘画的比较、对新安画家的评论等等方面的主要观点与卓见.  相似文献   

8.
在绘画艺术中,节奏是画家在对众多造型要素表现时,进行有序的、有变化的强弱处理的一种手段,其对于绘画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结合历史与图像论述对比了中西传统绘画中对于(造型)线节奏使用的异同.中国传统绘画是在“神似”的基础上对绘画中的节奏进行把握和运用,其更注重于线条自身的节奏和审美价值.而西方传统绘画是在“形似”的基础上对绘画中的节奏进行把握和运用,其更注重于线条节奏在造型功能中作用.  相似文献   

9.
东西方绘画在艺术的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同面貌,在艺术语言的侧重上,西方绘画重于对面的刻画,而东方绘画侧重于对线的表达;在绘画材料形式上,西方采用厚重鲜艳的油画颜料为媒介,东方绘画以中国水墨为代表;在绘画的客观科学性上,东方绘画强调主观描述,西方绘画强调客观描述;在表现题材和对象上也具有较大差异性。东西方绘画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面貌特点,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人种性格的差异性,东西方艺术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因素及哲学思想。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上存在极大区别,最终表现在艺术形式和题材上,是人类感性与理性思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绘画史可以看成一部装饰风格的发展史和演变史 ,无论是原始绘画、古典绘画 ,还是中世纪绘画 ,都体现着绘画的装饰风格。装饰性绘画是一种富有想象和意境风格化的美、带有程式化的美 ,是最具特色、最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装饰语言的运用所呈现出的风格上大致可分为线性装饰、面性装饰、色彩装饰及综合装饰。本文通过对各种装饰因素在绘画实践中的分析和探索 ,论证其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和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1.
西方油画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材料技法的演变史。由于结合剂的改变,绘画经历了从蜡画、镶嵌画、干壁画、湿壁画、坦培拉绘画到油画的历史变迁。绘画材料的发展丰富了技法表现,而艺术观念则直接导致了技法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绘画材料作为艺术载体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材料的发展贯穿于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中。本文基于对油画材料从传统的坦培拉材料技术到现代的油画材料拓展的过程,分析新材料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对创作不同语言风格的艺术作品的影响,从而挖掘综合材料与绘画发展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漆画特异性和艺术性的比较,介绍漆画在当代艺术中的优势。正确地掌握其优缺点有助于作者更好地运用更多的艺术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4.
缺失文化底蕴和急于事功是当今花鸟画坛存在的隐忧.湖南画坛"三老" :王憨山、易画境、欧阳笃材,苦追传统数十年,至晚年方各创新路独树一帜,是继承和创新的"样板".继承是创新的出发点,创新是目的.思想、生活、技法是创新的"三大法宝"舍此别无坦途.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笔触的力度、表层、节奏、技巧、精神论述了笔触在绘画作品中的美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厦门与台湾的油画交流迎来了孕育与发展的新机遇。厦门与台湾的油画交流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交流定位模糊、规模偏小、机制不全、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发挥区域优势,完善交流机制、成立厦台油画交流协会,打造交流平台、创新交流形式、建立资金支持机制,是推动厦门与台湾油画交流与发展的有效措施。这对发挥厦门油画优势,推进海西文化产业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齐白石最重要的文献之一《白石老人自述》为研究重点,按照时间顺序分为4个阶段梳理了齐白石早年未拜师学画前的绘画实践经验。从中分析其逐渐走上绘画道路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机缘,并揭示齐白石早期的绘画心理以及其绘画技巧的初步积累和绘画题材的广泛涉猎等。这些将有助于我们客观地了解和掌握绘画大师早期绘画实践的实际情形,且希望给绘画乃至更多艺术门类的早期教育与修习以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技法,水彩画一直被众多画家所追捧。作为艺术创作活动的一种形式,水彩画是艺术情感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如何保持颜色的纯净、透明、清新、自然,色彩的运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色彩在水彩静物、风景、人物以及人体画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居士绘画与所谓“正统”的宫廷绘画的殊路异途,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居士艺术思潮兴起于宋,兴盛于元明,延及清末。居士艺术家不仅画所见,而且画所想,画所知,力图表达“画外意”。究其精神诉求,大多数居士艺术家表达的也是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层面上的隐退与政治回避。  相似文献   

20.
认为长安画派所代表的艺术实践是平民化的,是以时代的新气象与鲜活感作为底蕴的,是以生活为核心的,是发扬民族传统的具有时代气派的文人画,是质朴的田园情结、凝重的时代课题和文人画传统相结合的新时代的中国画。长安画派以赵望云定居西安为发端,以石鲁带着延安文艺思想来西安为发展,以1961年北京的展览和随后展开的传统与时代新貌大讨论为形成。长安画派形成了解放笔墨、解放题材、走向生活、走向时代、回归质朴、回归自我的艺术道路,成功地实现了20世纪中国画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