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爱丽 《学术交流》2007,(12):147-154
企业社会资本研究的主要脉络包括企业组织社会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和员工社会资本。目前企业的员工社会资本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较为鲜见。通过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将企业的员工社会资本操作化为由"士气"与"和谐"等12个指标组成的研究分析框架,采取个案访问法对黑龙江省国有企业T公司的研究发现,改制后工人社会资本处于一种受损的状态,其深层原因主要是企业家与工人之间信任缺失,工人平等参与水平较低,收入分配不公程度增高。企业的工人社会资本重建应通过机制完善和社会工作介入路径,去重塑信任关系,解决改制过程中工人的适应性、主体性和福利保障等问题,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的成败直接相关。"剑桥现象"的案例表明,认知型社会资本是创新集群内创新、创业文化的核心,建立一个"共同目的社区"是创新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关系型社会资本对新企业的建立至关重要,而结构型社会资本则直接关系到创新集群的有效运作。在创新集群形成的过程中,企业家的社会资本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发达国家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都极为重视企业技术创新。黑龙江省大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科学发展能力逐步增强,专利制度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完善和发展,具有技术创新的坚实基础。不过也存在科技投入低、创新意识淡薄、科技人才水平有待提高等难点和问题,黑龙江省必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大力发展企业技术创新,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我国加入WTO后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一个总体发展水平尚处于工业社会中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结构的技术层次,完善企业的创新机制,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脱困、改制的同时就必须予以充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客户资本不但是企业知识资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来说又是最难编码、最难控制的部分,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内生变量,为企业知识资本整体乃至企业价值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客户资本主要由客户关系和客户知识两部分构成,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以企业为主要载体的营销渠道、品牌、企业信誉以及以客户为主要载体的客户满意、客户信任、客户忠诚等因素虽然都不是客户资本的组成部分,但它们是客户资本形成与质量提升的辅助因素和影响因素.客户资本具有载体的能动性、价值创造的双向性、知识属性和交易主导性等独特属性.客户资本的价值不仅来源于其中蕴含的未来经济利益和市场价值,同时还受由生产企业提供但由客户感知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培育和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蓓 《学术交流》2003,(2):82-84
直面WTO ,我国企业要想抓住机遇、赢得挑战 ,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关键。企业核心竞争力 ,集中表现为组织资源和能力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可概括为 :难以模仿性、整合价值性、知识互补性和持久创新性。企业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核心竞争力 :有效保持和运用核心竞争力 ;不断深化和发展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杨哲英  张琳 《日本研究》2007,30(4):43-47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国越来越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先后以硅谷为模式建立了各自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但其结果却大相径庭.本文以日本高新技术园区--筑波城为例,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模型,初步探讨了其组织模式存在的缺陷并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希望给中国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启迪.  相似文献   

8.
联盟组织成员核心竞争力的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盟组织的发展是竞争的需要,联盟组织成员核心竞争力耦合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联盟组织成员核心竞争力耦合可分为战略目标协同、创新文化环境、任务小组与关系网络三种类型,其功能在于软化核心刚性、核心竞争力再造和凝聚核心竞争优势.鉴于联盟组织之间核心竞争力耦合存在着资源和能力流动网络不完善、成员的学习能力不对等以及成员对自有核心竞争力的保护这些障碍,实现竞争力耦合的可行路径为:签订联盟协议建立健全信誉机制,创造信任氛围.这对强化联盟组织整体核心竞争力,促进联盟组织成员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黑龙江省零售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黑龙江省零售业市场结构存在着市场集中度低,产品差异性小,过度进入等诸多问题,制约了零售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严重影响了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我省应该制定相应的产业组织政策,通过提高进入壁垒,培育大型零售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市场集中度等措施来培育黑龙江省零售业有效竞争模式,增强我省零售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基础条件较差、政策环境不宽松、企业资信程度不高、投资项目吸引力不高是造成黑龙江省投资吸收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建立和完善投资制度环境,努力降低投资风险;广辟筹资渠道,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建立良好的用人、留人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立足发挥比较优势,提高项目的竞争力等提高黑龙江省投资吸收能力的对策和建议,是增强黑龙江省的投资吸收能力,扩大黑龙江省的投资规模,提高黑龙江省投资效果,从而实现黑龙江省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必将是一个以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所组成的经济实体,而且相当一部分企业,人力资本对其发展的作用将超过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所以作为第一信息部门的会计应该用一定的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本文试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关键、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等几个方面谈一点看法.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稀缺的要素,其所有者应该和财务资本的所有者股东、债权人一样成为企业的权益索取者,其权益体现为一种混合权益.对于人力资源,不应该理解为企业的投资,而应该将之理解为人力资源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并在此基础上,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12.
程诚  边燕杰 《社会》2014,34(4):67-90
本文以农民工与城市职工收入差距研究为切入点,探讨社会资本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路径及其程度。通过分析中国8城市的调查数据,运用收入分解方法,考察社会资本影响农民工与城市职工收入差异的两条路径,即进入职业的机会差异和职业内的收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制度和交往同质性原则导致农民工(相比城市职工)在社会资本存量方面更加欠缺,难以进入收入高的职业,且职业内的讨价还价能力也很有限。两种路径差异的综合,是导致农民工收入较低的重要社会原因,因此,社会资本是维持和固化社会不平等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返乡农民工具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优势,开发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分析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特征,阐述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针对开发困境,提出合理开发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洪 《创新》2008,2(6)
文化资源是一种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更是一种强力资本,地处云南省南部的建水县是一座被誉为"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己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力资本价值及其有效实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本是一种物化于人力资源所有者身上的长期消费资本.人力资本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教育等投资和接受这些投资所放弃的机会收入等价值在劳动者身上凝结的过程.有效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应着重考虑建立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个人所有制,协调人力资本与其他产权主体的利益关系,建立以产权激励、机会激励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6.
虽然实施人力资源会计迫在眉睫 ,但多年来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始终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实际运用困难重重 ,主要原因在于存在研究误区 ,使现有的计量方法和模型难以应用。当前人力资源会计的学科归属、计量方法、人力资产及人力资本核算内容等存在许多问题。从具有可操作性出发 ,根据人力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那部分人力资源的观点对人力资产及人力资本的计量、核算和报告形式等进行更为科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由于本轮经济全球化主导观念的重大偏误,导致当今世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对立后果愈演愈烈。本轮经济全球化以“经济人”假定为逻辑起点,以发达国家的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实质是大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对利润的持续性、体制化的疯狂劫掠,巧立名目地将人类共同资源与财富转化为利润装进了资本家私人口袋的同时,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引发的人与自然的割裂、人与人的纷争和人相对于自身的异化等诸多脱序状况丢给了普罗大众。认清本轮经济全球化主导观念的偏误,有利于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重树“道德人”的规范,积极化解这三大对立,而不是被“经济全球化”等中性概念所蒙蔽,受制于资本逻辑羁绊,苟安于日益危脆的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18.
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研究健康城市建设,我们发现,健康城市建设与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健康城市建设具有增进人力资本的巨大功能,健康城市的宗旨、过程和具体指标都起到了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客观效果;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投资推动了健康城市建设,对教育、医疗保健、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投资是健康城市建设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结构、类别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9.
构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益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除可获得其自身投资报酬外 ,它还具有投资效益的多样性、外部性、间接性、滞后性的特征 ,因此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用单一的投资效益指标来进行定量描述和综合评价是不可取的。我们要进行系统、客观地描述和评价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益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Empirical evidence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intens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s used to formulate a growth model in which the variance of the dispersion rate of income is linked to the human and physical capital intensity of production. It is shown that, under plausible assumptions, the growth trajectory does not have a unique steady state. Of the possible steady states, for any two steady states characterized by equal per capita output and by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physical capital-labor ratio and average human capital,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steady state with the higher level of average human capital is Lorenz superi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