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陈飞 《学术论坛》2008,31(4):18-22
耻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精华.耻感是伦理标准和道德准则的基础,它具有普遍性、基本性和最低限度性,是一条底线伦理,既是人之为人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尺.耻感底线伦理具有普世意义,要加强耻感教育,提高耻感意识,充分认识道德的层次性,建设良好的知耻环境,构建和维系人类的耻感底线伦理.  相似文献   

2.
耻感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华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耻感文化有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耻感文化有助于激发人的进取、向上精神;耻感文化有助于强化主观道德修养,加强自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吸收和发扬耻感文化的精华,对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促进全民道德水平提高,对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耻感教育:伦理价值与困境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耻感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社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复合体,它有助于个体养成良好的道德人格,有助于过滤和净化社会不正之风,有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目前,耻感教育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利益中心"导向、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缺失和文化环境的多元复杂三方面的道德困境,但最根本的道德困境是道德教育自身的单一化和表层化。化解道德困境的关键在于阐明道德教育价值认知范畴和实践理性范畴的特性,并在德育过程中充分认识道德的层次性,关注德育的可接受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4.
"耻"是人类认识自己的重要范畴和重要方式。在古今中外不同的文化向度里,耻的哲学建构方式和价值存在方式、伦理约束方式不尽相同。耻在儒家那里不仅被建构为人之本体性存在之伦理性情(内部世界),而且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部,它将意义世界(内部世界)与生活世界(外部世界)联结了起来,体现一种"内外"相通的伦理精神。而在西方罪感文化视界里,"耻"之自我评价方式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烙印,"耻"之存在价值纠缠于人、生物、神与人自身的身体等复杂关系中,以神秘的"身体——心理"的经验描述方式将其伦理价值阐述为"人之生存方式"。在西方宪政文明里,耻经历了身份伦理到理性契约伦理的转换,成为对"制度正义的自我支持的道德态度",以适合政治自由主义的需要。当前中国的社会无耻现状,应从"耻"的文化向度与价值呈现方式上寻找原因,并从"点睛"(社会主义制度)、"荣辱的初始条件"(市场、货币、资本)与"文化传统"(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之间寻找张力和契合点,重建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实际,又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5.
耻感文化是人们因自觉地求荣避辱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而形成的一种道德理念和文化形态,中国儒家传统荣辱观就是以耻感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正确认识耻感文化的内涵功能,充分发挥中华传统耻感文化倡导以耻感意识和荣辱观念来对人们进行道德约束、规范行为方式和促进和谐的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6.
1946年,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提出耻罪二分说,将西方文化看作自律的罪感文化,将日本文化看作他律的耻感文化。这种看法将耻感与罪感、他律与自律相对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得到了较多学者的认同。基于耻罪二分说,很多学者将整个东方文化,包括中国文化都看作特别注重他人反应的、他律的文化。其实,在中国文化中,耻是与道德自律相联系的,也是道德自律的一种表现。以此为视角分析耻罪二分说认识的误区,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西方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异同关系。  相似文献   

7.
耻感的向度与公民道德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耻感是一种道德感,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耻感包含着"向外看"和"向内看"两个向度,它们在道德建构中彼此连接、相互呼应.我国公民的耻感具有明显的社群取向、从众倾向,在社会转型期易表现为一种"向外看"的单向度耻感,这是对耻感的曲解和异化.公民道德建构要深入把握耻感的双向度与单向度问题,遵循由"他控"到"自律"、由"规范伦理"到"美德伦理"的路线.积极构建法制、道德、耻感组成的规范共同体,促进公民的外向型耻感转化为内向型耻感,是公民道德建构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佳鹏 《江海学刊》2023,(6):124-134+256
本尼迪克特对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区分虽影响广泛却颇受争议。通过思想史的追溯和发掘可以发现,这对概念在现代西方思想中既有变化也有延续。尤其是从德国精神分析到美国心理人类学,关注重心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罪感转向耻感,从西方儿童的耻感转向非西方社会的耻感文化,从强调耻感向罪感的纵向发展转变为对二者进行横向的跨文化比较。不过,耻感概念的基本意涵在流变中却得到了延续,它始终被视为缺乏自主性和道德性的社会性压力和恐惧。这种耻感意涵在很大程度上是欧美学者从罪感文化出发的文化无意识,相比之下,耻感在中国文化中则是深具道德性和自律性的美德。我们应在文化自觉的视野下比较耻感心态,从中国耻德文化的自觉出发,“化成”一种既“羞己之恶”又“美人之美”的“心态秩序”。  相似文献   

9.
论儒家的耻感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学说认为,耻是道德的四大纲纪之一,也是四种善端之一。知耻是一个人立身行世的根本。耻感意识与人的气节操守密切相关。知耻与无耻反映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耻感意识是社会伦理标准和道德准则的基础。耻感意识淡化必然导致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缺乏耻感的人格是不健全的,缺乏耻感意识的社会是不健康的。树立耻感意识,人们才能分辨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呼唤耻感意识回归,弘扬耻感文化,对于社会健康发展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儒家学说认为,耻是道德的四大纲纪之一,也是四种善端之一.知耻是一个人立身行世的根本.耻感意识与人的气节操守密切相关.知耻与无耻反映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耻感意识是社会伦理标准和道德准则的基础.耻感意识淡化必然导致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缺乏耻感的人格是不健全的,缺乏耻感意识的社会是不健康的.树立耻感意识,人们才能分辨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呼唤耻感意识回归,弘扬耻感文化,对于社会健康发展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之一是生态道德环境的创设以及生态公民社会的建构,而微观切入点则是生态公民个体生态道德素养和公德意识的培育,耻感文化在教育理念多元化的今天成为生态教育中最能体现人本位价值的教育理念。本文通过对传统"耻感"道德理念的扬弃,深刻剖析其要义,以期发挥耻感文化对塑造现代生态公民社会的驱动功能和生态道德环境体系构筑的创设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是一种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文化形态,体现了"礼"的重德精神与"乐"的艺术精神的统一.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相区别,在中国儒家文化语境中,人们不是敬仰和崇拜上帝,而主要是以现世关怀来代替"终极关怀",以伦理的"耻感"与审美的"乐感"来代替宗教的"罪感"和"爱感",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乐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属于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儒家伦理型文化,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包涵着许多优秀的思想道德成果。本文从具有时代意义的和谐社会建设入手,提出加强道德教育是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有与和谐社会相同活力的内容,同时也是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继承儒家文化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使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于塑造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疆锡伯族传统弓箭文化,是最能诠释新疆锡伯族社会进程、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的渊源和特点的一种文化类型。它体现着锡伯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风貌、民俗民情等,是锡伯族文化的伦理精髓所在,它蕴藏的"忠义仁勇",对当代中国人道德回归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古代传统道德文化践行的历史考察与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的视角,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伦理权威丧失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古代主宰之天的现代伦理权威丧失,历史震荡冲击了儒家核心伦理的道德权威,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尚未完全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此三种原因造成了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伦理权威丧失,使中国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6.
耻德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道德精神财富。建设优良公共文明是适应社会转型、构建和谐社会和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客观要求。在现代公共文明建设中,传统耻德具有养成个体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涵育良好社会风俗的道德价值。建设以社会公德为核心的公共文明,应大力弘扬传统耻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耻德资源,努力提高公民的耻感意识和耻德水平,为此,要开展耻感教育,培育公民耻感意识;加强外在约束,营造尊荣贬耻环境;强化法律作用,严惩可耻行径。  相似文献   

17.
要实现当代中国伦理文化的现代化 ,就必须对其基本内涵问题作出回答。当代中国伦理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包括 :必须在科学理性批判和选择性重构的基础上 ,实现以儒家伦理文化的现代化更新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型 ;必须实现道德思维与伦理学理论模式的现代化更新 ;必须实现道德生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传统耻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积极作用,是华夏民族道德与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亘古至今,一切志士仁人无不十分珍视荣誉,蔑视无耻.可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代中国,文化出现“断层”.耻感文化弱化,粗俗化心态在一些人当中迅速蔓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与重视.  相似文献   

19.
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处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处境任剑涛(中山大学博士生)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指的是以儒家伦理为观念架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社会依托,予传统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的道德抉择以导向性作用的伦理体系。在此,讨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处境,问...  相似文献   

20.
方维保 《文史哲》2011,(2):127-137
中国左翼革命文学是建构在伦理和道德化的"人民"和"人民性"的阶级话语基础之上的。左翼革命文学对"人民"进行了阶级论语境下的重新阐释,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化和俄罗斯民粹主义对于知识分子与人民的各自独立的论述,而剔除了传统启蒙主义文化和人道主义文化中的公民和全民的涵义,确定了其对于无产阶级的特指,并建构起了一套完整的人民伦理秩序。根据这个秩序要求,资产阶级、知识主体与人民工农兵在文学想象中享受不同的伦理地位,并且建构起一种以"人民"替代民族、以革命政党代替"人民"和民族的结构。阶级论语境下的人民伦理秩序,直接造就了左翼革命文学的"人民性"情感规范和道德良知机制。在知识主体的文学言说中,享受不同伦理序位的社会阶层,在文学话语中接受差别性的情感待遇和形象待遇。"人民性"也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的道德化情怀。对于"人民"艺术形式和话语传统,"人民性"建构起的是对于它的道德崇高感和知识主体的精神皈依感。更为重要的是,"人民性"还是一种文学的良知机制。知识主体作为创作主体,其价值立场、情感姿态、艺术形式追求都受到自我道德的约束和监督,会因接近而生欣喜感和幸福感,并因疏离而生失落感和罪恶感。由人民伦理秩序及其所衍生的人民性道德情感构成了中国左翼革命文学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