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是国内率先进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阶段的城市之一,如何围绕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网络运营、网络管理发展,在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新一轮的发展中打造与地铁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一致的人才:如何围绕地铁企业“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以人为本”的目标培养一大批相匹配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构建“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2.
上海这座城市日新月异,城市的经济不断增长,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记录,上海正象一辆“特快列车”驶向新世纪。列车跑得快,离不开动力油。上海石油集团正是一个肩负着向上海输送动力油的大型企业。 上海石油集团拥有26个子公司。有18座油库,营业性加油站347座,石油商店24家,一个车队、一个船队。它所经营的石油产品有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和其它石油产品。上海石油集团源源不断地把油输送到纺织、冶金、建设、机电、仪表、旅游、科技、交通等各行各业,成了上海成品油经营的主渠道。遍布上海的上海石油集团“红帽子”加油站…  相似文献   

3.
郭庆松 《人才开发》2008,(10):12-14
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有五个关键词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读”:一是“国际”。上海所要建设的“四个中心”.不仅属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龙头性质.更是居于国际视野的中心城市地位。“四个中心”建设中.必然会吸引一大批跨国公司和海外机构的总部入驻.从满足本地需求到面向全球市场.“总部经济”的能量会进一步释放.国际化的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将在上海得到充分交流、有效展示。二是“高度”。  相似文献   

4.
上海人才研究会年会1998年2月27日于上海图书馆举行。上海人才研究会会长黄耀文作97年上海人才研究会工作总结和98年工作报告。 黄耀文说,1997年上海人才研究会在市社联的领导下,组织发动广大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人事人才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围绕上海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开展人才理论研究和服务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完成了一批重要课题研究。在“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政策体系研究”中,主要研究了人才投资、人才培育、人才利用、人才引进、人才工资、人才职称、人才奖励、人才兼职、人才市场、人才退休等十个方面跨世纪的人才政策。此外,还参与了“上海一流城市,一流教育课题研究”、“经理革命与企业家人才资源开发研究”、“上海乡镇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研  相似文献   

5.
《人才开发》2011,(9):48-52
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背景下,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本市新的支柱型产业,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上海“创意城市网络一设计之都”称号,杨浦、长宁、卢湾、静安被命名为“时尚创意产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打破人才部门、单位壁垒,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培育形成与其他要素市场贯通的人才市场,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WTO的新形势,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我们按照推进上海国际人才高地建设的要求,围绕着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和提高嘉定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对上海国际汽车城人才服务中心实行改制,建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人才资源开发新机制。工作主体到位,积极有效地实…  相似文献   

7.
复旦大学地处上海,是国家教委与上海市共建的重点大学,义不容辞地应在建设上海的一流教育中作出自己的贡献。建设离不开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教师。“办学的关键在教师”。高校的师资是高层次人才资源中的精华,谁争得第一流人才,谁就能办出第一流的高等教育。 建设一流师资的认识和目标 江泽民总书记给复旦大学90周年校庆时的题词是:“面向新世纪,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复旦大学在“211”建设  相似文献   

8.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起着重大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9.
“见面礼” 上海人民认识和了解陈毅,是从他率领的第三野战军给上海人民带来的“见面礼”开始的。在进军上海前夕,陈毅意味深长地告诫三野的干部战士要严格遵守入城纪律,说入城纪律是体现党在大城市政策的开始,是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当时,华东局为此专门规定了《入城守则》12条,其中有一条“不入民宅”,是陈毅亲自提出来的。毛泽东对此极为赞许,在电文中连称:“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为了保持市内整洁,部队的骡马、车辆和炊事班都按规定不进城。饮水和饭食都从市郊一二十里外挑来。没有碗筷,战士们就用钢盔盛饭菜,…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发挥女性人才在促进上海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上海市妇女学学会配合上海市妇联,于1997年1月31日下午,召开了“女性成才与上海发展”迎春茶话会。出席会议的有上海老一代杰出女性人才代表、中科院院士谢希德、叶叔华;有正肩负国家建设重任的中坚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俞新天、上海电视台党委书记金闵珠、上海冶金研究所所长张敏、上海市  相似文献   

11.
自1994年11月黄菊同志提出“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以来,本市人事部门紧贴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高地”建设,实施了“引智工程”和“育人工程”,为人才的集聚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努力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加大投资力度,使人才高地建设为上海社会跨世纪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随着人才总量的不断增加,人才资源高地已形成一定规模,据统计,截止1997年底,本市已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47万人,但人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还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所占人才总量的比例还不是很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还不相匹配,如何引进高层次人才,盘活使用好现有人才,选拔培养复合型人才,则是上海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国颖 《人才瞭望》2007,(10):38-39
1984年,美国第一次进行“最佳雇主”的评选;2001年,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和上海纳维昂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登上首届亚洲“最佳雇主”榜单;2006年,各种机构举办的几十种全国性或行业性的“最佳雇主”评选纷纷上场。短短的几年时间,“最佳雇主”在我国从一个几乎无人知晓的名词变成了媒体追捧的热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企业对“最佳雇主”的认识,进而促进了企业建设雇主品牌的热潮。同时,在学术界,对雇主品牌和“最佳雇主”的研究也自2000年后呈逐渐增多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倪根宝,1965年参军。曾任海航六师政治部组织科长,海航六师十八团政委。 1986年10月由部队转业至上海外贸局基建处,后改制为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工程公司。现任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工程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倪根宝从部队转业后不久,面临着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却勇担起建设现代化、多功能“柏树大厦”的重任。他把工地当作拼搏的“战场”和求知的“课堂”,刻苦地学习钻研工程管理知识和建筑技术理论。在大厦建造中,他有效地克服了投资规模大、协调难度高、筹建人员少等困难,严密组织、精心指挥,工程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提前…  相似文献   

14.
日前,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上海当代人才教育学院”成立。 本着“服务上海,面向全国,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紧缺人才”的办学宗旨,由上海市市政工程培训中心、上海惠缘策划有限公司、上海《人才开发》杂志社在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前提下,经充分协商,决定以上海市市政工程培训中心为主联合成立上海当代人才教育学院。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市级机关女干部成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上海到2010年基本建成“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国际化大都市。这是对上海人民、上海工人阶级的信任和重托,也给上海市级机关女干部岗位建功、岗位成才提供了百年未遇的机遇。市级机关女干部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加强学习,坚定信念,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在改革开放中,为上海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有关李道豫的出身多有神秘感,比如,有传说他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后代。李道豫对此也多有耳闻。每每有人问起,他总是扔下这么一句:“我要告诉你:所传不确。”原来,据说他是李鸿章兄弟的后代,也因此他在“文革”期间被人揪缠,受到了冲击。李道豫祖籍安徽,因为出生在上海,平时在家与爱人讲上海方言,所以人们都说他是上海人。他1951年毕业于上海的沪江大学,主修英国文学。毕业以后,就进入了外交部的国际组织合作司工作。时年20岁。他说他的工作很“单调”,40多年如一日。199O年被任命为中国常驻联合国特命全权代表。在此之前,他…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人才交流》2002,(11):50-50
“到目前为止,中关村科技园共吸引海外留学人员4000人,而近3年进驻科技园的海外留学人员是前10年的3倍。”10月8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处处长王立平披露说。今年以来,中关村平均每天诞生两家“海归派”企业,截止到上月底,科技园区共有1357家“海归派”企业。其中,34.5%的创业者是博士,48.4%为硕士。正在建设人才高地的上海,更是“海归派”首选的城市。2001年,上海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比上年增长了95%。在此落户的近2000家“海归派”企业,几乎占据了全国“海归派”企业的半壁江山。到今年9月,上海已吸引海外留学人员3…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紧紧抓住国家拉动基本建设投资和上海加快城市建设的机遇.在每年承建上海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开拓国内和海外市场。初步形成了本市、国内、海外“三个市场”的经营格局。如何加快优秀人才的集聚.是企业在保持持续稳定发展过程中的新课题,也切实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更好的对策.进一步构筑建设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9.
1949年初,寒冬将逝,初春将临,在第三野战军滚滚洪流的行列中,有一支独特而庞大的队伍。他们全是干部而且多数是区营以上干部,既有穿军装的,又有穿便衣的;既有男同志又有女同志;既有丰富经验的治党、治军、治政的人才,又有国内外知名的财经、文化、教育、科技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他们一般不携带武器,一边行军,一边学习,是一所“抗大”式的随军“学校”,他们的番号叫“南下干部纵队”。1949年2月从青州出发不到1,000人,1949年5月27日抵达上海接管时,总数已达7,000余人。他们随军进入上海,与上海地…  相似文献   

20.
1949年5月,陈毅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向上海进军。5月27日,解放了上海。陈毅就任解放后第一任上海市市长。在解放上海、改造上海。建设上海的过程中,陈毅夙夜匪懈,建立了丰功伟绩,深受上海人民的爱戴。上海人民为了永远纪念他、缅怀他、学习他,在南京路外滩树立陈毅的全身铜像,铜像周围的广场被称为“陈毅广场”,如今是上海的一个重要活动场地。陈毅的名字和上海永远联在一起。 1949年5月陈毅进上海,这是他生命史上第四次进上海。在解放之前,他曾三次到过上海。而这三次,都是他生命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