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景占魁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同政权建设、军事斗争一样,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其中有着许多原因,但其经济建设的成功,则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1抗日根据地的经...  相似文献   

2.
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建设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三三制”的政权建设原则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权是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在政权建设中,我党认真地贯彻“三三制”的原则,这是我党实行政治民主的一种做法、一种制度.“三三制”有一个实践、总结、概括、推行的过程.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在各个抗日根据地里,各级民意机关或政权机关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左派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派占三分之一.”3月11日,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重申,在政权上人员分配应该是:“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无产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是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的基础上,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和根据地政权的巩固和发展,逐步创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据地政权建设理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根据地政权建设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的重大贡献张梅玲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山东抗日根据地受到敌人的反复“扫荡”和分割“蚕食”,困难重重。加之当时中共山东分局与115师领导对某些问题认识不够一致,因而在政权建设、群众运动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冀南抗日根据地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辟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组成部分之一。八年抗战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冀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谱写了冀南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历史篇章。冀南抗日根据地建立的伟大实践,充分说明了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思想的无比正确。  相似文献   

6.
七七事变,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正确战略部署下,华北敌后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游击战争。山东逐步创建了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日的重要战略基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纪念毛泽东诞辰百周年之际。简要回顾在其直接关怀领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历程,我们会更深切地体会他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创造性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地在华北、华中、华南广大地区建立了十几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邓小平同志在参加抗日根据地创建的过程中,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群众运动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研究和总结这些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党的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加深理解毛泽东思想,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九四○年夏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敦促国民党政府实施民主宪政的高潮。在华北八路军为打击日寇、振奋民心而举行的“百团大战”的炮火中,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建立“三三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指示,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规模宏大的全区民主选举运动。 这次民主大选,不仅在晋察冀边区创建以来是首次,也为抗战以来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之首创。它为全国民主宪政运动树立了榜样,也为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晋察冀边区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总结当时民主大选和民主建政的经验,对  相似文献   

9.
武乡,作为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总部,是整个华北敌后抗日战场的中心。其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又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进行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实践,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为其他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典型示范;同时,也丰富了我们党的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为我们党在政治上赢得民心,在经济上培养民力,在军事上获得源源不断的战略资源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杨东 《人文杂志》2013,(3):75-83
抗日根据地的参议员,作为抗战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型权力主体,尽管从总体上来看,都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民主政权建设的宏观背景下,通过动员式的规模性选举而产生的,但是由于各抗日根据之间地域环境、战争形势、社会生态的差异,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根据地之间的参议员也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如果我们将陕甘宁边区与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参议员做一比较,就能很明显地窥探出处于不同地域社会中参议员的一些独特面貌和群体特征。与此同时,陕甘宁边区与华北抗日根据地参议员之间的显著差异,不管是历史性的,亦或是结构性的,不仅昭示着中国革命较为独特的历史面貌,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不仅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对敌斗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在文化建设事业方面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当时打击敌人、激励军民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必须大力推进和繁荣文化建设事业,必须通过多种形式整体推动文化建设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始终要与党的政治任务紧密联系,坚定的信心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是战胜一切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三三制”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三三制”思想研究王永祥“三三制”思想.是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民主政权建设问题上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思想的形成突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权观的发展与日渐成熟。“三三制”的理论与实践,作为具有鲜明中国持色的新民主主义宪政观...  相似文献   

13.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为了推动民族革命战争的进行 ,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领导全体人民建立了具有广泛民主性的抗日政权。这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在政权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情创建新型国家的第一次完整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抗战开始,确定我军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对于打击日寇,配合正面战场,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的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思想,是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智慧的财富,需要我们学习和研究。现在提出一点个人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及其历史启迪辛玮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懈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总结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会得到一些重要...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到敌人后方,先后建立了十九块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了大片国土。这些根据地深入敌占区腹地,迫近敌人控制的交通要道和工业城镇,钳制了敌人的大部分兵力。毛泽东同志指出:“战争不仅是军事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①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仅是八路军、新四军消灭敌人,保存自已,进行战争活动的军事依托,而且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东满”地区具有地理环境、人文社会因素、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使得这一时期“东满”地区的抗日斗争呈现出与其它地区抗日战争不同的特点,即抗日斗争的持久性、艰苦性,以朝鲜族为主的民族联合抗日、根据地创建中显现出的政权建设特点.因此,从这一特点探讨“东满”地区抗日斗争的特点,可以对我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战争、全国全民抗战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8.
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翁有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各抗日根据地内,进行了广泛、充分的政治动员,使广大进步和爱国民众不断参与到抗日民主政治体系中来。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并争取最后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之,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  相似文献   

19.
在抗日根据地受到严密封锁和供给困难的艰难形势下,毛泽东号召根据地广大劳动人民踊跃投资,大力发展非资本主义性质的民营经济;争取全国中间人士和海外华侨在根据地投资,积极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欢迎一切友好国家的政府和民众来华投资,努力发展新民主主义外向型经济。毛泽东鼓励投资的思想与实践,既推动了根据地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抗战,也是对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模式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打击下,国内外的敌人曾认定中国共产党要彻底失败。进入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分子在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奇迹般地渡过黑暗,不但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而且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基础。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利用根据地政权去发动人民、组织人民,沟通与人民的情感,密切同人民的关系,充分调动人民支持政权的积极性,使人民与政权共存亡,这不能不说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结晶和典范。所以,研究和探讨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建设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