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对日索赔问题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党政府的对日索赔问题从政策制订、具体实施到最后结局都受到美国亚洲政策 ,尤其是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严重影响。美国对日政策由惩罚转向扶持 ,为此 ,大幅度地削减日本战争赔偿额度。国民党政府受此政策走势的制约 ,对日索赔政策一步步削弱 ,最后放弃日本战争赔偿。假若离开美国的影响 ,国民党政府的对日索赔肯定不会是今天这个结局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日本政策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 194 5— 195 1年美国对日本实施了长达6年之久的单独军事占领。 194 7年美苏冷战后 ,美国调整了对日政策 ,完成了对日的政策从限制、削弱到扶持和利用的过程 ;由美国的潜在敌手变成助手 ,终于形成了美国对日单独媾和政策。  相似文献   

3.
由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崔丕先生撰写的《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 (194 5- 1994 )》一书已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 5月出版。本书以多国档案文件比较研究和多学科研究方法为基础 ,以美国冷战战略、巴统组织、中国委员会的兴衰史全程为考察对象。作者通过大量的研究阐明了经济遏制政策在美国冷战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与政治、军事遏制政策之间的互动作用 ;阐明美国冷战战略对巴统组织、中国委员会的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走向的影响 ,西方世界国家对美国冷战战略的调整、变迁的制约与影响 ;阐明巴统组织…  相似文献   

4.
1949-1954年美国对香港的经济防卫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对华经济遏制政策是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对华经济遏制政策的顺利实施 ,美国对中国的南方门户———香港也实行了严厉的贸易管制 ,企图控制这条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唯一通道。 194 9— 1954年间 ,受美国对华经济遏制政策变化的影响 ,美国对香港的经济防卫政策经历了由削弱其转运作用到对其实行许可证管制的发展过程。这种演变表明 ,新中国成立后 ,香港已成为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5.
约翰逊政府时期 ,美国对台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开始有意疏远台湾 ,美台之间结束了“蜜月期”。美国不顾台湾的反对 ,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支持研究委员会决议 ;同时停止了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援助 ,并大幅度削减了对台湾的军事援助 ;此外 ,约翰逊政府最终搁置了台湾反攻大陆的计划。美国对台湾政策的一系列调整预示着美中关系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1947-1948年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战结束后 ,美苏冷战加剧 ,美国对日政策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由原来“以非军事化和民主化为中心的改革”转变为“积极扶植日本复兴” ,而 1947— 1948年是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关键时期。冷战与美国对日主导思想的变化、日本国内经济和社会状况、美国国内因素等三方面因素影响了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它确立了美日冷战盟友关系 ,对美、日国内政治以及中国的内战形势都发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本应受到严厉惩治的战败国日本却随着冷战开始后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被美国的妥协政策所庇护。美国对日妥协政策出于地缘政治中争夺及维持强权的战略考量,其中利用妥协政策为日本创造脱离战后体制束缚的机会使日本为美国国家战略所用以遏制地区内强国的战略实旨符合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经典阐述。本文从进攻性现实主义视角考察美国对日妥协政策,不仅是对长时段美国对日政策的简要回顾,更是对现阶段中美日三国关系本质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杜鲁门政府的中日贸易管制政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的对日政策、对华政策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带动了美国对中日贸易管制政策的调整,即从允许中日进行易货贸易转向迫使日本对中国实施比巴统"中国委员会"其他成员国更为严厉的管制。探索该变化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杜鲁门政府的中日贸易管制政策与其对华经济遏制政策、对日经济复兴政策和对东南亚的政策互为因果,彼此影响,共同推动了亚洲冷战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分析、考察美国犹太游说集团的力量来源、游说方式和效果。美国犹太人利用它们本身所具有的选举资源和组织资源,通过对行政部门、国会的游说和对美国舆论的影响,有效地影响了美国的中东政策,加强了美以关系的纽带,推动美国采取一种亲以色列政策。  相似文献   

10.
外交关系委员会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外交思想库,其政策设想一贯秉持服务于美国政府、美国国家利益的目的,并与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以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建议为背景,考察外交关系委员会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自2009年以来,美国对南海事务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美国的南海政策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同时也显现出美国南海政策的某种困局。这种困境表现为美国在南海盟国的牵连与背弃、美国在南海争端中的角色难以得到中国的认同。随着南海争端的延续,美国南海政策的困局也将随之变化。分析美国南海困境延续与未来美国南海政策演变,有助于加深对美国南海政策影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对日政策是美国为了争霸的需要,对日本采取的消极的、有限的遏制政策。美国的对日政策是美国政治的反映,它体现了“民族利己主义”的原则,是一个帝国主义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作为世界上对非洲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之一,相应地对其非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尤其是在经贸方面,除了推行多党民主与经济挂钩外,更多的是加紧抢占非洲的市场和资源.这一调整必对我国与非洲的关系产生新的影响.文章深入分析了美国对非经济政策,以期进一步认识芙国在非洲的政策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美国经济学会第九十六届年会于1983年12月27日—12月30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召开。 12月27日举行执行委员会会议。 12月28日分组讨论,主要专题为:通货膨胀对宏观政策的反应变化了吗?能源价格上涨的经济结果:十年中我们学到的东西;金融市场的合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不仅受到本国的经济制度、行政结构、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它也受到本国意识形态的影响。抗战时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美国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国家利益,制定了不同的对华政策。先后采取了中立观望、援华制日、联合作战政策。中立观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日本的侵略行为;援华制日、联合作战政策增强了中国的抗战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国民政府对美国的依赖。  相似文献   

16.
北婴 《百姓生活》2011,(11):56-56
1945年12月27日,由中国、美国、英国、苏联、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及菲律宾等11个国家的代表组成的远东委员会成立,作为战后对日索赔以及对日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为了使受害国尽快得到赔偿,而又达到限制日本战争能力复活的目的,同盟国确定的索赔方案是以实物的形式充赔,拆迁日本的战争工业设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不断增加,并创下了历史新高。文章着重从美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储蓄率、生产力水平、资源开发控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汇率政策选择和国际金融中介机构行为变化等方面剖析了美国巨额经常项目赤字的产生原因,分析了美国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对美国、全球以及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应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抗日战争与美国远东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在日本侵略中国初期阶段奉行对日绥靖妥协政策,而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启和坚持,促使了美国远东政策向积极方面转化,最后确立了对日抗衡政策.  相似文献   

19.
在美苏冷战日酣之际,中苏同盟的形成不仅使美国分化中苏关系的目标在短期之内变得不可能,而且使美苏在亚洲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出于冷战的考虑,美国将对华政策从属于对苏战略的需要,对台政策的改变已成为必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为其转变提供了契机,美国对台政策由此发生逆转并长期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痼疾所在。  相似文献   

20.
二战结束后,根据盟国达成的协议和有关国际法规定,各受害国家向日本展开了索取战争赔偿工作。在整个索赔过程中,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争执,更为主要的是美国从自己的全球利益需要出发,改变了其对日索赔问题的态度,致使索赔工作失败。对日索赔工作的失败原因是复杂的,但毋庸置疑,美国态度的改变是最根本的,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