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陈孟云 《学术探索》2012,(10):125-129
汉语配音译制片在20世纪末的中国曾掀起过一股热浪,尤其是以乔臻为代表的为外语片(《魂断蓝桥》、《亡命天涯》、《叶塞尼亚》等)作的汉语配音,通过汉语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使外国电影人物获得灵魂的再塑,最终使这些国外影片成为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经典电影。乔臻以独特的有声语言艺术魅力为外国电影造就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品位,使汉语有声语言与电影艺术形象完美结合,达到圆融无碍、浑然为一、整体和谐的至美之境。本文试图通过揭示乔臻配音艺术语言的创作过程,探讨老一辈艺术家如何在有声语言创造过程中把审美认知和独特的精气神融入电影艺术并实现对外国影片的审美超越,从而获得有声语言魅力的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2.
欧洲人在明末清初对汉语的最初印象,是后来人考察汉语的起点,一些观点甚至延续了几个世纪,比如:汉语简略生动,但语焉不详;又如:汉字丰富多彩,却资源不足.之后,洪堡从其语言哲学理论出发,追究"汉语精神"亦即汉语与思辨的关系,认为汉语不追求语法上的精确概念,他的价值判断倾向于西方语言的精确性和逻辑性.洪堡之后的一个典型的西方观点是:汉语因为汉字结构而不太适合于抽象思维,更有利于直观的形象思维;中国思维较多地带有审美和伦理色彩,缺乏理论性和思辨性,汉语特性使哲学思考充满模糊性.而所谓欧化文法的精确性和逻辑性,在20世纪的中国得到不少新文化、新文体倡导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成语是汉语词汇里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特殊就在于它是一种凝固的整齐的四字格结构 ,它以汉语特有的材料浇铸而成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汉民族独特的审美需要。品味它 ,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汉语新文学史概念的提出与实践,是重写文学史的重要阶段,也是重新出发的起点。本文从文学史重写思潮和文学空间整合入手,讨论汉语新文学史概念提出的意义及其实践操作层面的艰难,认为它凸现了汉语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存在及其审美的现代品格,有着将文学空间的分离整合为文学语言的统一的预谋,能从汉语文学的活动与变迁过程中,打通语言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在联系,能够使人们感受到当代中国由“全球化”和“殖民化”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和焦虑。  相似文献   

5.
语言美学与汉语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美学理论,分析讨论了汉语中的审美现象和规律,阐述了汉语的美育特征及价值。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的中国,汉语承受着空前的压力,也被寄托着巨大的希冀。它时而成为阻碍民族国家复兴的语言障碍,时而又成为实现中华文明复苏的文化载体。对于汉语的认知,基本上在这两个极点之间来回摆动,摆动的内在动力机制往往与一个时代的思潮、境遇与政治有着隐秘的关联。文化保守主义往往对于中国语言更多一份亲近的情怀,他们认为语言是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紧密联系,尤其是中国汉语的表意形式象征了一套独特的语言机制.内含了中国文化的精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对创作经验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汪曾祺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文学语言观.他从对汉字及汉语独特现象的分析入手,对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文化性、流动性和暗示性等总体特征进行了阐释,确立起了准确平淡、俗不伤雅的审美标准.其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发挥了汉语的特长,续接了民族文化传统,带有强烈的本土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整体性思维模式影响下的汉语言具有一种独特的模糊品格,这一品格使汉语诗歌的话语建构获得了极大的表现自由。汉语的模糊品格表现在语言和言语两个层面,其模糊效应为汉语诗歌开拓了广阔的审美空间。在诗歌创作中,汉语的模糊品格造就了多种多样的模糊话语方式,以语序错综造成的诗意凸显和浓缩、多义互生造成的诗意丰富和深厚、词语曲达造成的诗意含蓄和隐喻,都直接参与了汉语诗歌的意义生成。  相似文献   

9.
关于文采与滋味说的关系,六朝人一方面认为滋味来源于语言文句之内,是字句、结构、篇章的形态特征带来的美感;同时又强调滋味以语言形式为依托,但又不囿于语言,而是语言形式之外的、激发读者想象、联想的审美空间。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实则是密切相连的。这较典型地体现在刘勰关于隐秀关系的论述中。这种新认识与玄学崇本息末、“以无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汉语的诗性密切相联系。  相似文献   

10.
张春泉 《学术论坛》2005,(2):138-142
修辞是一种"以达到社会性的传达作用"为价值取向、以语言为美的载体的关于美的艺术。修辞价值的实现主要体现为审美价值的实现。由语言到言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在这一创造过程中形成特定的语言美,是为有效修辞话语的特质。有效修辞话语的审美效果具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性。所有这些使得修辞审美体现出一定的人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