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荀子从“人性恶”的基本理念出发,提出一些经济伦理思想。他看到社会分工的必然性,阐述了合理的分工对调节社会经济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个人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他认识到“利益”调节的作用,指出利益纷争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提出以“以义制利”的思想。他还将儒家伦理融入到商业文化中,推崇商业诚信,倡导群体和谐。特别是,他提出“圣王之制”、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惠娜 《唐都学刊》2008,24(3):27-32
随着西方文明的发展及其在全球的扩张,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处于越来越紧张的对峙关系之中.汤因比认为这种生态危机与西方的文明危机有一定的关联,而这种文明危机又与人类生活世俗化、宗教精神的衰落有关;他明确反对传统基督教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模式;并主张利用宗教中的自我克制精神来遏制人的贪欲,力图建立一种融合多种宗教优点的爱的宗教,以此来拯救人类文明,缓解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3.
刘一罡  张明国 《探求》2008,(4):76-77
当代社会是一个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然而,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全球问题,其中就包括技术进步的失灵问题。在科学与道德这个的十字路口该何去何从?中共广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室主任李三虎教授的新著《十字路口的道德抉择》(由广州出版社2006年出版)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出发,从当前技术时代的伦理要求出发,  相似文献   

4.
唐甄是一位可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列而无愧的伟大思想家。他的伦理思想富于创见,自成体系,具有与其政治思想紧密相连、功利主义色彩强烈、闪耀着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光辉三大特点,是我国古代伦理思想史上的一株奇葩。 一、以“智”“制欲”的理欲观 唐甄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一样,反对理学家关于“去人欲存天理”的禁欲主义说教,肯定人欲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但是,他的论证方法与多数进步思想家不同。刘宗周、黄宗羲、王夫之都以“理在气中”的“气一无论”作为批判禁欲主义的理论武器。而唐甄对“理”“气”关系的思辨哲学问题没有兴…  相似文献   

5.
宋明道学先驱者韩愈伦理思想由道德价值实体——性情三品说与道德观两大部分组成。性情三品说的主旨是,性和情共同是人的一切伦理行为的原动力,所不同的是性是终极原动力,而情是表层原动力,从而使现实的伦理行为有上、中、下之别。道德观认为,道德起源于圣人博爱怜民之心理,其目的是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及个人需求的满足。为此,韩愈把纯粹利他奉为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唯一且最高的标准。其理论上的偏颇和对实践的误导与儒家伦理思想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6.
胡适非常关注伦理道德问题。他认为新文化运动必须研究的十大问题中,孔教、礼教、贞操、婚姻、父子、女子解放以及教育改良等七大问题都与伦理道德问题密切相关。虽然他没有留下完整系统的伦理学著作,但他却为伦理道德的许多方面提供过新的规范,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由于胡适伦理思想本身的复杂性,学术界对其评价分歧颇大。本文试图对胡适的伦理思想作出较为客观的评论。 一、“充分西化”的道德改革论 胡适是个唯心主义者,正如美籍华人学者林毓生所说:胡适的“思想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以思想为根本的整体观思想模式”①,因此他终身致力于文化运…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中叶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成就已有定论,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也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对其思想体系中不应忽略的组成部分伦理道德观,人们却论及尚少。本文拟对他的这方面思想作一探讨。 一、“惟人之仁,非祥于天”的反天命思想和“思德于民”、“厚人之生”的君德论 天命论以及由此派生出的祥符说,始终是中国封建帝王推卸过失、维护最高统治权的护身符。仰仗天意必然淡漠人事,祥符使许多帝王无所顾忌,或者不求进取、无所事事,或者鱼肉百姓、实行暴政。唐代帝王亦是如此。为使最高统治者把目光从天国转向人间,重…  相似文献   

8.
西夏的伦理思想除了具有本民族特点,还深受汉文化和其它外来文化的影响。因而西夏的伦理思想具有多元文化整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荀子的著作里处处闪烁着和谐的思想,荀子的和谐思想源于和谐音乐的思想,它以和谐政治思想为核心,以和谐经济思想为基础,并深入运用到军事上,最后回归到生态和谐,是先秦诸子百家最有理论体系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10.
荀子的德治体系是以礼为核心,以法律为补充手段的治国方略.在德法关系的理论架构中,荀子吸取了法家之长.使儒家德治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文章通过德先法后、明德慎罚、德本法辅、德原法流、德隆法重等几种观点来阐释荀子德主法辅的思想本质.  相似文献   

11.
<正> 儒家讲修身,导人循礼。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厘正视听言动,“日三省吾身”,意在戒除违礼之事和违礼之念。荀子亦然。他说:“君子久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荀子·劝学》)“学至乎礼而止矣”。(同上)孔荀谈修身,一以遵礼为鹄的,然上溯修身之途,二人歧见颇深,不可不辨。孔子时代,礼崩乐坏,违礼之事频仍。然旧礼影响尚大,令违礼者不敢小觑,在具体做法上仍不得不做一些遵礼的表面文章。孔子  相似文献   

12.
卢永凤 《社科纵横》2011,26(2):122-125
荀子持事实与价值两分的立场,事实是客观存在,价值是主观判断,这是两个独立的领域,二者之间不具有逻辑上的推导关系,价值不能由事实演绎出来。他力主"天人之分",其天人观折射到人性问题上,必然演绎出"性伪之分","人之性"属事实领域,"人之道"属价值领域,"人之道"并非源自天命,需要一番艰苦的化性的"伪"的功夫。所以,善恶在"伪"非"性"。  相似文献   

13.
王通(公元580年?—617年)字仲淹,卒后门人私谥曰“文中子”,隋河东郡龙门县(今山西省万荣县)人,隋代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王通一生只活了三十七岁,只做过蜀郡司户书佐这样的小官,不久就归隐了。回到家乡后,他用了九年时间从事著述,主要是继孔子的《六经》作《续六经》,功成后聚徒讲学,宣传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他处处模拟孔子,决心为恢复周公、孔子之道奋斗终身,死而  相似文献   

14.
刘海鸥 《唐都学刊》2004,20(6):78-81
邓小平是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践行者。他的教育思想和行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教育事业的不当认识,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了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他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三个面向"的发展方向和"四有"新人的育人方针,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道路。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充满着伦理的意蕴,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乃至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傅夫根 《江右论坛》2007,8(5):54-56
作为战国末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是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一方面继承了法家思想,主张严刑酷法,以吏为师;另一方面,韩非的学说却本于黄老无为.两种不同路径的学说在韩非这里得到统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韩非的思想只能是一种政治学说,韩非学说的主要部分是他的"法术势",是为维护君权统治的一种政治学说.他的人性论和公利私利之辩共同构成了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从韩非的理论路径来看,具有鲜明的伦理思想的部分是人性论和公私之辩.  相似文献   

16.
石群 《浙江学刊》2006,(6):191-193
陈亮是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以义利观为核心的事功伦理思想独树一帜,勇敢地站在了当时的“显学”———理学的对立面。本文试从陈亮事功伦理思想的核心、理论基础及终极目标来分析陈亮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为他曾隐居绍兴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后来又创办阳明书院,被人称为王阳明。为了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王阳明特别重视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的统一,企图把道德理论、道德规范和道德修养统一起来,用所谓“致良知”的“不假外求、向内寻找”的方法,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从而为挽救朱明王朝服务。  相似文献   

18.
作为封建时代的叛逆、反封建的思想家安藤昌益,以自然哲学观为思想基础,以批判封建道德为理论前提,创立了以平等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在日本封建社会的末期,表现出独自的特点,奠定了他在东方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笔者试从东方伦理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探究安藤昌益的伦理思想。 从伦理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任何一位伦理思想家都曾程  相似文献   

19.
忠恕关系是体用关系,不是恕涵盖忠;忠恕不仅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的含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包含忠恕两个方面,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没有达到仁的境界是不对的;忠恕之道在现代社会的贯彻应该注重其本有含义,也就是强调对自我的约束和限制,同时也要注重现代社会的特点,融入人格独立,彼此尊重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许建良 《日本学刊》2004,(3):144-153
日本石门心学的始祖、商人伦理学家石田梅岩(1685-1744,以下简称梅岩),通称勘平,丹波桑田郡东悬村(今京都府龟冈市)人.从小在商家工作,一心探求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1729年45岁时,迁居京都开始讲学,教材虽以四书、<孝经>、<小学>、<近思录>、性理字义等儒家经典为主,但也讲授<庄子>、<徒然草>等著作.讲义不限于解释字义,强调个人对此身体力行的自得,培养学生认知本性的资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