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从1979年到1988年的10年间,我国的社会集团消费急剧膨胀,全国社会集团消费总金额由1979年的164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665亿元,10年间增长三倍多,年平均增率在两位数以上。特别是1984年以后的5年,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1.3%,大大高出同期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和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9.2%、8.4%、5.7%的幅度。在1988年,中央针对社会集团消费增长过猛,要求该年的社会集团消费在上年553亿元的基础上压缩20%,这年执行的结果,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0%。而且,上述数据还只是国家统计部门统计在册的部  相似文献   

2.
一、面临新的开发格局在十多年的经济改革中,国家将战略重点放在东部地区,实行地区倾斜方针。据统计,“六五”时期国家对东部投资额由311.72亿元增加到1232.76亿元,增长近3倍;同期,国家对西部投资只增长1.4倍。“七五”时期这种状况有了进一步加剧。从经济政策看,这种倾斜更为明显,从特区到开放城市再到开放区大都分布于东部沿海。十多年来,东部加工业迅速膨胀,乡镇经济异军突起。同时,西部的能源、原材料工业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前进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工业中产值增长了,但实现利税和国家财政收入却减少了;一方面,宏观失控现象还没有完全扭转,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和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另一方面,国营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并没有真正落实,一方面,国家预算资金相对减少,预算外资金大大增加,达到1700亿元以上,相当于国家预算的80%,另一方面,企业仍喊资金紧缺,后劲乏力,没有活力。出路何在?也就是说,当前的济经体制改革应当抓的主要环节是什么?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大家已经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扎扎实实地抓住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为搞活  相似文献   

4.
<正> 投资膨胀一直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建设的痼疾。为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经济环镜,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使国民经济走上一条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必须根治投资膨胀。投资膨胀根源于旧的经济体制。稍加分析就会看到,投资膨胀正是来自旧体制下的投资饥饿症。1、企业的投资饥饿症。在旧体制下,企业丧失了作为相对独立经济利益实体的地位。赢利了,统统上交国家财政;亏损了,国家给予补贴。正是这种不正常的状况,又决定了企业追求自己特殊利益的不正常方法。企业怎样才能由小变大?怎样才能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往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1976—1988年十年间年度投资总量的增长动态究竟作何评价,十多年来流行的是“年度投资规模膨胀论”,此论认为十年中大多数年份年度投资规模处于膨胀状态。针对年度投资规模膨胀论,近几年也有少数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十年中大多数年份投资不足,特别是“六五”期间及以后各年投资严重不足。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则认为,这两种观点都站不住脚,比较符合这十年年度投资总量增长动态实际的判断应是:年度投资规模基本上是合理的,膨胀的只是投资需求。一、年度投资规模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总需求膨胀问题,不仅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而且导致出现货币供给刚性扩张的不利局面,使金融宏观控制难于奏效。本文拟从这一事实的命题出发,就以下三个问题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7.
国家与企业在盈利的分配中,各自应占多大的比例,企业留利水平如何确定才算合理,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现实情况看,一方面企业留利增长过快,大大超过了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和上缴税利的增长速度。1985年国营工业企业留利240.5亿元,如果上加企业专项留利4,6亿元,税前归还银行贷款的利润77.8亿元,已达到322.9亿元,占实现利润总额的51.4%。另一方面,企业界普遍感到留利不足这就出现了企业普遍要求继续让税让利,而财政又  相似文献   

8.
1985年全国性消费基金增长速度仍然过快,消费基金膨胀的情况还很严重。这不但会使整个社会积累减少,生产萎缩,而且会破坏社会物资和资金的平衡,造成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引起物价上涨过快,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带来很大的干扰。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消费基金增长速度的控制,消除消费基金的膨胀。本文试就此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1、“八五”时期乌鲁木齐地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概况。“八五”时期,乌鲁木齐地区国民经济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工业企业发展的后劲加强。国内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61.6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94亿元,年均增长8.9%,市属工业总产值由1990年的23,3亿元,增加到34亿元,是乌鲁木齐市工业生产继“七五”之后又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时期。GDP平均增长49亿元,比“七五”时期11.9亿元增长37亿,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八五”期间的第一年经济处于调整时期,GDP和固定资产增长率都属适度,1992年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加快,1…  相似文献   

10.
财政信用是近几年财政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它是以财政为依托,运用信用手段,对无偿吸收的财政资金(包括预算内、预算外、社会资金等),按照信用原则,进行有偿再分配,并按一定利率收取资金占用费的信贷活动。据统计全国财政信用总量达200亿元,占银行贷款总额的13.2%。财政信用的存在,缓解了地方企业部分资金供求矛盾。但对财政信用是否引起信用膨胀问题,理论界、实务界众说纷云。笔者想就这一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建设需与国力相适应,这主要体现在基建规模上。适当的基建规模,是稳定国民经济的基本条件,不适当的基建规模,必然导致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这是我们已经花了代价而取得了的经验教训。建国以来,我国基建规模发生过四次膨胀: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1958年128亿元,1970年122亿元,1978年121亿元,这三次主要是预算内投资过分膨胀,而引起的比例关系失调。第四次是1982年的122亿元,这大大超过了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和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必然出现计划外项目挤计划内项目,一般挤重点,基建挤技术改  相似文献   

12.
一 博白是一个农业大县,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上说来,我们的增长方式还是“高投入、低效益、重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在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大、成本高、效益低;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产业结构低度化。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博白县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大搞农业综合开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199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8.16亿元,比1990年增长1.02倍;粮食总产量,51.91万吨,比1990年增长11.1%;工业总产值达32.01亿元,比1990年增长7.72倍;乡镇企业总收入115.09亿元,比1990年增长28.17倍;财政收入1.72亿元,比1990年增长2.5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比1990年增加1061元。  相似文献   

13.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1958年、1970年、1978年出现了三次投资规模大幅度膨胀.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周期有越来越短的趋势.1978年投资规模严重膨胀后,国家及时进行了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但1982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接近30%,1983年降到10%左右,1984年又增加到25.6%(已扣除不可比因素),1985年又比上年增长5.5%,1986年投资规模继续膨胀.不少同志从经济角度对造成投资膨胀的供给原因(如银行贷款规模扩大、预算外资金来源增加等)和需求原因(如消费结构的变化、非生产投资需求的迅速增长、企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增长,需要借助于货币的启动。但是,货币的增长超过一定的界限或者说“度”的限制,过多的货币对于经济发展的弊就会大于利,从而失去了货币推动的本来意义。目前,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货币投放失控、需求膨胀、经济发展过热。1979年到1987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都只增加了一倍多些,再加上为满足经济结构变化和商品化的需要,每年应增发6~8%的货币.这样,在这几年中,我国货币应该增加2倍多一些。可是,在此期间,我国实际投放的货币远远超过了这个幅度。据统计,1978年末,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为212亿元,1983年增至529亿元,1987年又增至1454亿元。几年的时间增加了近6倍。面对这种严峻的客观形势,有必要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失控的深层原因进行剖析,从而寻求我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前进中的中国乡镇企业1996年,全国经济都处于宏观紧缩、微观困难之中,乡镇企业却在国家“改革、发展、提高”方针的指引下,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法律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一、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做出了贡献,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全国已拥有4531家大中型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共完成增加值169万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分别比“八五”期末增长16%和185%,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分别为68万亿元、4550亿元和1550亿元。全年实现外贸供货额6200亿元,增长15%。同年,云南乡镇企业发展为957万个,…  相似文献   

16.
消费膨胀问题是困扰我国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是目前“治理、整顿”经济的主要内容。对消费膨胀必须实行有效控制。为北,需要准确地选择测定消费增长状况的指标和正确地分析消费膨胀的成因。一、测定消费膨胀的指标体系消费膨胀是同高消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在分析消费膨胀问题对,首先要把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因为高消费或高水平的消费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消费膨胀却是影响经济稳健增长的消极因素。高消费是指一国居民的平均家庭消费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达到了较高的水准(较高的水准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可以纵向比较,也可以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17.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现实概况。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两种模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均形成于80年代中期,均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伴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均发生了一系列的调整变革,均使原有模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这20年,是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形成与发展的20年,也是其经济加速发展和综合实力增强的20年。在经济发展方面,温州从1978年至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3.31亿元增加到600亿元,工业总产值由11.12亿元增加到1200亿元,财政收入由1.35亿元增加到38…  相似文献   

18.
地处皖东的滁县地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推动着经济的持续发展。1990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总产由22.98亿斤增加到66.7亿斤,工农业总产值按80年不变价计算由11.09亿元增加到72.05  相似文献   

19.
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并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为 我国财政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我们的财政理论和实践提出了许多需要重新认识的新问题。 改革开放14年来,云南的财政有了很大发展,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1.7亿元到1991年增为93.2亿元,翻了三番。1992年可望达到100亿元上下,可以说是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财政收入的增长超过了我省历史上任  相似文献   

20.
(一) 1986年以来我国陆续推行了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地方财政包干、事业单位预算包干、信贷资金承包等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国民经济中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有所缓解。但由于“六·五”计划期的投资失控特别是1985年消费需求增长量约达800亿元,物价上涨率达8.8%而引起建国以来第五次的通货膨胀尚未得到控制,进入“七·五”以后片面追求高速的思想仍未根除,发展超越了资金、资源、外汇供应的限度,1988年上半年工业增长速度高达17%,使连续几年出现的信用膨胀和财政赤字有增无减,加上随着价格改革的出台,一些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