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声乐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声区不统一的问题普遍存在着,这同时也是声音训练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在日常的声乐训练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如女声训练中常见的"真假声"打架、中声区和高声区全部用大白嗓唱,特别是初学者;或者是中声区和高声区均用假声演唱,或者中声区到高声区之间过渡不自然,总有一个"坎儿",从而导致中声区用真声唱、高声区用假声唱的现象,从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在声乐艺术中,从自然声区到高音区过渡时要求具有整体性,即真声区与假声区的过渡。在此提出用“咽音练习法”解决换声问题。  相似文献   

3.
成人声乐教学中“混合共鸣”训练管窥方露娜成人院校音乐专业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声乐教学中进行“混合共鸣”训练,是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就此谈些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学者。一、“大本噪”,“换声”及“混合声”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进校时发声状态基本是“自然噪...  相似文献   

4.
掌握好发声机能和共鸣腔体调节方法,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使各声区做到统一,使高、中、低三个声区能运用自如,声区之间不出现痕迹,是获得美好声音的基础。关于声区问题,有人把声区分为头声、中声、胸声三个声区。这三个声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实践证明,没有一个歌唱者,能用一种操作状态,唱出统一的两个八度或更宽的音域。例如,有的学生叫到b7或234这些音会连续出现困难,这就出现了声区的连接、统一问题,也是说,这三个产区,胸声,中声,头声,歌唱时不是孤立的,是唱到哪个声区就以哪个声区为主,其它两个声区为辅。产区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男高音是声乐艺术中的声种类型之一。从技巧上看,男高音主要运用“真声”演唱的同时,整个声区都要运用胸腔共鸣,高音区又要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技巧。在男高音的声音训练中,应围绕中声区的基础训练、换声区的思维调整,以及高声区的关闭技巧等方面展开,最终实现整个声区的统一、协调、通畅。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女高音在高音区用混声大多没有异议,但论及男高音、男低音也要用混声时有些人则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即或男低音在低音区只有混入适当的假声,并且在高位置上发音才能求得浑厚丰满,有穿透力的声音;高音区同样也要混进适当的假声而获得理想的高音。男高音的高音区则更需要进行混声训练,男高音的混声唱法与女高音有所不同。捷克著名歌唱家曼什坦(1806-1872)说:“男高音应当在e’、f’、g’三个音上把胸声区和头声区连接起来。必须把头声区的音唱得圆润,并且使音色和胸声区相同。此外还必须善于用头声来唱胸声区的(e’、f…  相似文献   

7.
在声乐训练中正确理解“美声”和“民族”这两种唱法的概念、特点及风格是十分重要的。“美声”发声自如,声区统一,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读字清真,讲究连音技巧,善于控制音量,注重声音的穿透力,要求高位置共鸣、良好的歌唱呼吸和相对稳定的喉位。民族新唱法在继承优秀的民族演唱传统基础上,从声乐训练上大胆向美声唱法学习,注意真假声结合的混声唱法的运用,同时也注意到真声色彩的发挥,充分发挥各腔体的共鸣效果,追求高位置共鸣和正确的呼吸支持,咬字清晰,发声圆润通畅,明亮悦耳,民族风格强,而且扩展了音域,声音的可塑性强,演唱的路子宽,还能演唱外国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段。在实际训练中,这两种唱法应互相汲取。  相似文献   

8.
以“声”论诗是明清的诗学热点。在声义与辞义离合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声辨体、以声论诗、无声不成诗等言论,以及反对以义学蔽声教、以义夺声等主张。近现代以来对“格调说”的研究多从其与“神韵”“性灵”“肌理”的关系出发,或从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层面展开。这些研究比较多地强调格调的辞义而忽视声义,特别是对声音的在场性关注不够。明代赵宧光提出“诗以声为命”“以声为体”的“声教”理念,进一步发展了宋代郑樵“诗以声为用”的观点,清代沈德潜接续明代七子派“格调”观,在阐发“以声求义”时突出“格调”的“温柔敦厚”诗教思想,强调控制声音以达到国家治理的诗学意图,此二种观念极大地促进了诗学中的“声学转向”。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美声教学中“四个统一”,即气息统一、声区统一、位置统一、音色统一的提法提出质疑,建议改为“四个协调”,即气息协调、位置协调、声区协调、音色协调。  相似文献   

10.
在男高音换声训练中,很多人换声区方法掌握不当,易出现高音上不去或嗓音挤压等现象。对这一系列问题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分别对换声区和换声点进行界定,通过换声区的训练准备与换声区的发声练习、半声唱法训练、母音转换法训练,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声区统一。  相似文献   

11.
要唱好民族风格的歌曲,必须了解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掌握歌唱语言的行腔归韵。头声即“以假声带真声”的训练和中声区训练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明素以“继往圣,开来学”的精神著称于世,把“善继其志”“善述其事”视为继往开来的精神要义,并由此形成了“慎始慎终”的伦理意识,凝结成“不忘初心”或“永葆初心”的价值眷注和文明血脉,凸显了对中华文明之精神源头和大本大源的坚守和维护,对中华文明根本价值、核心价值的高度认同和发展传承。这种“慎始慎终”的伦理意识融合着“殷鉴”和“安而不忘危”的忧患意识,有着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不断警醒和提撕,对“道”之大本大源的孜孜探求与念兹在兹,对文化根脉和精神命脉的培育重视和价值眷注,在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成员内心深处构筑起了“善始不易,善终更难”的修德意识和行稳致远的伦理品质,凝结成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的民族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方言笺疏》一书中“声转“与“语转”用例的分析,揭示了二者在辨析语词时的异同:它们都用来分辨近义词,但“声转”主要是强调字音声纽上的变转,“语转”则统指整个字音的转变:并指出:认真分析其中的”声转”、”语转”,对准确理解扬雄《方言》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4.
声乐是人类特有的用声音和旋律结合起来揭示情感、表达思想的艺术形式。本文以“声情并茂”为审美原则,通过对声乐表演艺术中“声”与“情”的作用论述,综合阐述了“声情并茂”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王枫  田萍 《华人时刊》2008,(2):48-51
当人们还在为风行天下的“中国制造”摆脱不了出口量大、利润率低、商品档次差、产业难升级、企业没有定价权的困局痛心时,“中国指数”犹如一声惊雷,在商界炸响。先是“义乌小商品指数”诞生,接着“塑料价格指数”亮相,一年后“纺织指数”公布。这些指数的发布,是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企业快步走向世界、影响世界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之为言”是专用于声训的训诂术语。本文征引先秦及秦汉之际文献中的用例,说明“之为言”不仅用于声训,也用于义训,且用于义训的比率也是不低的。结论是:在先秦及汉初,“之为言”是一个既用于声训又用于义训的训诂术语。  相似文献   

17.
一、影响音准的几个因素的剖析1.口腔内的调整及真假声的变换初学声乐或歌唱技能较差的人,在换声点的演唱中,会感到有不少困难。这是因为声区的变换主要靠气息的控制、喉头自然放松和共鸣区的调节所形成的。这一切的进行将是一瞬间之事(所说的关闭唱法就是获得高声区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未经严格训练是不易掌握的。因此,在换声点的演唱中,不少人因演唱技能较差,声带的形态与所要求的音准配合失调,当由中声区进入高声区时,常常是挤紧喉头喊出高音,这种声音不仅音准偏低,而且音色也不美;当由中声区进入低声区时,又怕声音位置掉下来…  相似文献   

18.
在明确界定“字”与“声”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传统声乐作品中的“字”与“声”的关系。从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字”与“声”之间关系的分析与解构入手,以“字”的语言语义属性、声调节奏属性等特征与“声”的关系为着眼点,以民歌《槐花几时开》为例,探寻演绎中国传统声乐作品之佳法。认为:中国传统声乐作品中,“字”同“声”的关系既紧密又复杂.既关乎“字”直接和隐喻铺叙的情感,又关乎吐字行腔、语韵声调;中国传统声乐作品的演绎虽是以“声”为最终形式表现,但如忽略“字”的语义、声调、语气、咬字吐字、行腔,不仅会在“声”的演绎中无法准确地表达音乐的真实情感,而且会因为“字”在韵腔上的不足而使“声”失色。  相似文献   

19.
在声乐教学中,关于声区的划分,一向是颇有争议的;有人认为只有一个声区,也有人认为有两个声区,而更多的人则认为有三个声区。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三个声区的提法是比较客观的。大家都知道,钢琴的琴弦的长短、粗细都不一样,发出的声音有高、中、低三个音区,而“声乐与器乐的最大区别,在于器乐所用的乐器是身外之物,而声乐所用的乐器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林俊卿语)因而人声这一特殊的乐器  相似文献   

20.
商周时代人们信仰上帝鬼神,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提出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至子思,则提出以“中”和“诚”为本的哲学本体论。子思认为,“中”和“诚”虽无形影,却具有与上帝、鬼神一样的至上性和神妙性,它已经不仅是一般学者所理解的“时中”之“中”和诚信之“诚”,它同时是“天下之大本”和“天之道”。后世儒者因而称子思善于“体道”。大凡“本体”问题,皆很难证实或证伪,但将“中”和“诚”视作“本体”,便使之进入了信仰的层面。子思在孔子创立仁学的哲学思想体系之后,又建立了“中”和“诚”的哲学思想体系,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儒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