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他们总是吵吵闹闹的,相互埋怨,这却是一辈子对彼此爱的表达……——题记她常对他说:"要不是看你当年身强力壮,我才不会嫁给你受苦!"他就对她说:"也不看看谁愿意娶你。"他说话时满是皱纹的脸上露着傻傻的笑。她便又开始吵嚷。他们总是吵吵闹闹的,相互埋怨,却依然你我依靠,一同生活了一辈子。  相似文献   

2.
原本你深受领导赏识,可是因为他的出现,掩盖了你光芒,于是,你耿耿于怀;原本你为自己口才而感到骄傲,可是因为她的到来,使你显得笨嘴拙舌,于是,她成了你的眼中钉……实际上,很多时候这不过是你“假想的敌人”,你虚构与放大了他对你的威胁,其实真正威胁你的是那只被你幻想出来“纸老虎”。怎样才能看清“纸老虎”的本来面目,走出“假想敌”的阴影呢?  相似文献   

3.
《可乐》2006,(6)
紫藤曾经是那么的自视清高,鄙视那些做情妇的女人。可当她遇上文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终于有一天,他们被文的老婆逮了个正着,闹得满城风雨。父母劝她,她不听。最后,老泪纵横的父亲狠心地甩下一句话:"你再和那个男人纠缠不清,你就别回这个家!"紫藤像着了心魔,不顾一切,离家而去。文为她买了一套新房,豪华装修,配最好的家具。不管生意有多忙,他每天都会给她打电话,每天都会来看她,还经常带她外出度假。紫藤过着优雅富足的情人生活。可是,更多的时候,紫藤心里涌动的是无法排遗的恫怅,她想做他的妻子。"给我时间,别逼我,该给你的,我都会给你。"记不清文多少次这样哀求她了。  相似文献   

4.
《可乐》2006,(2)
那时他们刚刚大学毕业,在一个小工厂里打工,生活孤寂无聊。晚饭后她常常去找他,让他陪她下几局跳棋。于是床前的书桌成为他们固定的战场,房间里常常回荡着她近乎放肆的笑声。他总是输。输了不服,再来,还是输。他不解:为什么你总能赢我?她笑:因为你傻,总是走错关键的几步。几个月后,他们开始逐渐对这个游戏失去兴趣。于是她再一次在他面前感叹,她说生活好无聊啊。他说是这样的,不过我们可以赌赌试试。她问赌什么,怎么赌。他说就赌跳棋,每天玩三局,两胜制,败者输掉一块钱。她说那好啊,这等于你在扶贫嘛。他笑笑:那可不一定。当然一定。事实上他从未赢过,三局两胜制让他偶来的一局胜利派不上  相似文献   

5.
《可乐》2006,(4)
她走了。车轮划过的地方,下了一夜的雪被染得通红。她一生就用一种香水,散发着淡淡的柠檬味道。他曾不止一次地开玩笑说,我第一鼻子就爱上了你。她也知道,他喜欢她身上的柠檬香味,她就说,这叫柠檬为媒吧。然而生活充满意外,那个浑身若隐若现柠檬香的她,就这样离他而去了。时间,能让一切淡化。半年的沉沦之后,他觉得,为了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开始见一个又一个女子。一个雪夜,一个女人让他冰封的心动了一下。后来,他和她,踏上了红地毯。  相似文献   

6.
七月 《今日南国》2007,(1):46-47
“她许你的海誓山盟蜜语甜言,我只有一句不后悔的成全。成全了你的今天与明天,成全了我的下个夏天……”她看到他,浅浅一笑,毫不避讳,就好像是始终为这一刻作好了准备。她迎向他,而他,却把持不住自己。两个人在一起,会有很多除去爱情之外的原因。这些原因,有时候重于爱情本身,造成了理所当然的叛离。我站在对街参加了你的婚礼,想象着那场盛宴的热闹。爱你,恨你,却祝你幸福。  相似文献   

7.
他爱与不爱,她都必须爱自己,这是生活,这是日子,与爱无关。那时使,他还是爱着地的吧?她依在他怀里,他挑她的一缕发,似是漫不经心地问,要是有一天,我不爱你了,会如何?当时,她是如何答他的?她在他怀里转过头来,微笑着说,我会难过,一个人小声地哭,哭完了,去逛街,买新衣服,或者去旅行……反正,我不会让自己闲着。  相似文献   

8.
爱值得收藏     
《北方人》2008,(4)
她为他收拾杂乱的房间,发现了一件东西:印有他和一个女孩子名字的钢笔,是放在他书桌的一个抽屉里,用一个很漂亮的锦盒装着。他说,那是初恋女友的东西,他和前女友已经没了任何联系,但他只是保留着想做个纪念,没有其他的意思。她不能接受他的解释,她说:"你为什么不扔了它?证明你余情未了,那么我在你心中是什么位置呢?"  相似文献   

9.
<正>你和他(她)有多久没有用文字描述过了?恋爱时,那个写日记的青涩少年;结婚时,那些蜜月中的缠绵;有了宝贝后,那些不在家时的眷恋;或者,各自默然,守着一份心安。伴侣之间有什么秘密,情人之间又有多少话语。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睡在同一张床上,却各自看着自己的手机沉默着。在这个影像时代,为他(她)写一篇文字吧,留下你内心的感触。影像太直观,语音太泛滥,唯有简单的文字,才能浓缩最复杂的情感。为了以上种种感性的理由,由人生与伴侣杂志社主办、人生与伴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伴侣征文活动开幕啦!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你和你伴侣之间的故事,或是你想对他(她)说的话,都是我们征文的范围。你可以写你们的故事,或是你对他(她)的倾诉,不管是深情的或是好玩的,不管是怀念的还是眼前的,  相似文献   

10.
我曾经的邻居,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没有成家。他没有工作,每天都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做他的根雕。母亲的退休金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她便天天去捡破烂,稍有空闲,便去城外刨树根,扛回来给儿子用。人们对她很不理解,三十多岁的男人,你养着他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费力地帮他不务正业呢?  相似文献   

11.
在新写实作家群中,池莉有其非常突出的独特性.池莉是一位平民化的作家,用自己敏感的心追逐着生活,警惕地注视着现实生活中平民阶层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这体现出一种直面人生的文学态度.而在作品题材的选择、处理及表现方式上,池莉也始终没有离开平民化的立场,她用一种平淡的笔法去叙述平凡的"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展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得失、苦乐,并在看似不动声色中把自己与他们融在一起,表达出对平民生活中平民们那种"不屈不挠的活"的无奈与顽强的同情和认同,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在读者的共鸣中生存.  相似文献   

12.
浮世的悲哀:张爱玲的日常生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张爱玲作品的细读入手,分析了她笔下人物在俗世中欲望的运作方式,藉此详尽阐发了她的日常生活哲学。它体现出与现实认同的保守主义倾向,并拒斥理想主义和超验价值。那些人物也曾有过逸出日常生活常规的震惊体验,但这只是生活中短暂的插曲,他们最终都回归到惯性十足的日常生活的轨道之中。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以女性作为她都市书写的主角,她关注的是都市日常的生活,聚焦的是都市凡俗的女人.王安忆的都市是欲望的释放地,都市里的凡俗女人为实现自我欲望莫不表现出功利务实的一面.王安忆的都市还具有漂泊性,她笔下的都市女人始终处于一种漂泊孤独的生命状态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池莉小说独特的审美价值,即对普通人爱情和婚姻生活的关注,分析了池莉小说创作的艺术风采,从而对新写实作家在当代文学创作实践上的得失和地位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朱天文是华语文坛上最优秀然而也是最难解读的小说家之一。从都市书写、身体书写与语言书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由此发现其一以贯之的后现代抵抗姿态。朱天文书写的台北是都市的台北、后现代的台北,借由这一书写,她填补了华文文学中书写抵抗后现代大都市的空白;朱天文的身体书写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借由书写情欲展开后现代分崩离析的认同探讨,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她对生命对时间的焦虑;而语言是朱天文作品最醒目的标志,她不断地试验中国文字的表现力,终于在《巫言》中大获成功,对她,语言/书写既是抵抗后现代的一种姿态,更是她生命的形式,她的原乡所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强调了王安忆的小说所描写的生活不是上层阶级的生活,而是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王安忆以生活为切入口,在小说人物心灵世界建构的突破与成熟的过程中,突显出耐人寻味的生活哲学和生活美学。王安忆在生活经验与审美意识上的趋于复杂,在她的小说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当然毫无疑问也是她作为一位杰出的现代小说家走向成熟的台阶。  相似文献   

17.
陆瞻云出生于有着家学渊源的文学世家,常与其亲族诗文唱和。她婚后清贫的生活环境对其宗陶诗风的形成有着决定性作用;在与汪亮的诗文酬唱中,也能看到女诗人对自身婚后生活状况及隐逸超脱个性特征的表现。陆瞻云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注重描写正积极的归隐情结,其笔下的日常生活亦与陶诗非常相似;创作题材上,陆诗多表现农田桑事等田园生活,既关注社会现实,又有享受隐居生活的摹写;语言风格方面,陆诗质朴清新与深沉豪迈之风并存。  相似文献   

18.
李吉林从普通小学教师成长为教育理论家 ,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 ,其个人品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儿童深沉的爱是其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不竭动力 ;童心使她能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 ,体察儿童的心灵世界 ;充满诗意的心灵使其发现教育、自然和生活之美 ,引导学生体验美的世界 ;她勇于实践 ,善于思考 ,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此其智慧之心 ;她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终臻成功佳境 ,此其恒心。爱心、诗心、童心、慧心和恒心构成其自成高格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9.
跃动的夏娃     
迟莉把艺术视角到市井生活之中,展示出女性意识逐渐变化的过程:由帮手女性、两极间跃动的过渡型女性到独立女性,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复苏和强化,从而塑造了一系列原汁原味、本真自然的女人,还原她们本来的历史重量,昭示出当代女子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及社会底蕴,透露出理想主义的曙光,彰显出女性主义的色彩,表现出对女性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以"新写实"著称的方方与池莉,是两位擅长以中篇体裁进行都市写作的女作家.虽说她们都对批评家总是将她们俩相提并论不以为然,但事实上,都立足于中南重镇武汉进行写作的这两位作家,她们的小说里都表现出一种对都市民众的生存关怀,在各自的文本里勾勒出一幅城市风景.尽管如此,两位作者各自的审美取向却大相径庭,而且在艺术成就上的确也不能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