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厂回族考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建于1955年,全县共有人口104544人,其中回族22.194人,是全省两个回族自治县之一。同时它又是距首都最近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被称为“京东伊斯兰之乡”。明朝建交四年(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夺得皇位,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将国都北迁定都于北京。在此迁都的前后,“出旨迁民”、“以实空地”。于是大量回族人口和其他民族人民一道,随之由南方北迁而来,其中有一部分落脚于京东大厂一带。年长日久,便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西北的北坞村,经大厂镇,至东南杨辛庄绵延40华里的20个回族聚居的自然村落(主要集中分布于夏垫、大厂两大回族镇)。根据有关回族史料和查阅部分回族家谱  相似文献   

2.
当黄河冲出激流飞湍的黑山峡谷,穿越过平沙莽莽的腾格里沙海时,就进入了沟渠纵横的宁夏平原。这里田园锦绣、物产丰饶,被世人誉为“塞上江南”。千年以来世代繁衍在黄河之滨的宁夏回族人民,会同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就是这“塞上江南”辛勤的耕耘者。宁夏回族把本民族的开拓精神、智慧和血汗无保留地贡献给这块土地,在黄河上游建起了全国最大的一处回族聚居区。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并有满、蒙古等共三十一个民族组成的民族自治地方。全自治区一九八四年末总人口为四百零六万人,其中回族有一百三十二万人,约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八,占自治区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二点五。宁夏的回族,集中居住在南部山区以及引黄灌区的吴忠、灵武、青铜峡、平罗、贺兰等市县;在石嘴山市以及其它各县,也有数量不等的散居回族。首府银川,居住着七万余名回民。  相似文献   

3.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青海回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有利于推进脱贫攻坚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治青理政战略的落实。青海回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有其特殊性,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区域性、民族性、滞后性的问题,表现为农业经济发展不足、农民增收有限、农村基础薄弱。实现青海回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必须要重视发展农业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着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发展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发展条件;提高回族农民文化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牛街这一都市回族聚居区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的解析,透视都市回族的经济生活、社会地位,揭示影响回族发展的深层社会原因,提示人们注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回族的皮毛行业发展年代久远,在回族所从事的传统行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当前国内对回族皮毛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甘宁青、内蒙古等聚居地区,对散杂居地区的回族皮毛贸易活动关注甚少。由于生活环境、经济发展程度、宗教氛围等方面的差异,散杂居地区的回族皮毛业相对于聚居区有其独有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主要以河南新野回民马庄为田野点,运用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搜集一手资料,对马庄回族的皮毛贸易活动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皮毛“经济共同体”结构进行宏观和微观上的分析,从整体上把握散杂区回族的皮毛贸易状况和背后折射出的商业社会结构,以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市民社会是黑格尔分析社会秩序结构时使用的重要范畴,市民社会理论为社会秩序的建构在国家与家庭之外,引入了一个社会的向度,用市民社会理论对回族宗教组织进行分析,从而为回族聚居区市民社会的建构提供一个发展的路径,其前提条件是回族宗教组织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7.
河南商丘地区回族的历史与现状张玮,胡云生商丘地区地处黄淮海平原,素有“豫省门户”之称。这里的回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字,商丘地区回族人口为113691,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7%,居全省第三位,杂居、散居在76个乡...  相似文献   

8.
固原地区是以贫困落后著名的回族聚居区,总人口158.3万,其中回族人口74万,占46.7%。对固原地区的教育予以充分的重视和必要的倾斜,这不仅是促进山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关系到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稳定宁夏政治局势,促进民族团结繁荣的一件大事。一、主要矛盾与问题固原地区教育走过了40年曲折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9.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回族第一大聚居区,回族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数的32.26%。解放前,回族人民政治地位低下,经济生活贫困,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宁夏总人口近120万,仅有十几所中等学校,在校学生千余人,小学518所,在校学生44000余人,回族学生寥寥无几。在回族人口最集中的泾源县,解放前,文盲人数占全县人口的99%。不少回族聚居的山村,往往全村没有一个识字的人,为写一封信不得不翻山越岭,求助于人。宁夏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宁夏的民族教育(在我区主要是回族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回族学生人数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回族是我国的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其人口在全国和新疆各民族人口总数中均居第四位。昌吉回族自治州是新疆回族的主要聚居区,回族占全州总人口的12%,是当地除汉族外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985年自治区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组成的一个调查组到回族聚居的米泉县长山子乡吉三泉村(以下简称吉村)进行了宗教社会学调查(见新疆社科院宗教所编《新疆宗教研究资料》第十三辑)。时隔13年,其社会经济,宗教文化等有什么变化?1998年暑假,我们对吉村又进行了为期10天的宗教社会学追踪调查。我们参照1985年调查的相关内容,结…  相似文献   

11.
包头地处祖国北疆,位于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东西两侧有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北境插入内蒙古大草原,是建国后国家在边疆建设的重工业基地,现在已成为内蒙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有“草原钢城”之誉。包头地区是蒙古族、汉族、回族等各民族居住的民族聚居区。截至1989年底,全市总人口为1720706人,包括30多个民族成份,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7.6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41%。在少数民族中,回族为28481人,约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37.47%。回族迁入包头并在此地定居下来已有24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张家川的回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甘肃省除临夏回族自治州之外的又一回族聚居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山西麓,曾是丝绸之路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该县始建于1953年7月,是由甘肃省属秦安、清水、庄浪、华亭和陕西省属陇县之部分地区组合而成。全县现有人口260496人,其中回族人口176966人,占总人口67.9%,是我国回族自治县中回族比例最高的,同时又是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的中心之一。木文通过对张家川回族的历史和现状,对经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反映,以期使更多的人了解张家川及张家川的回族人民。一回族始入张家川无明确的史料记载。一般的说法是,清朝前期张家川有回族居住,但为数不多,约占汉族的四分之一,且与汉族杂居。清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大起义爆发后,张家川的回民作为其中的一支力量,进  相似文献   

13.
西北回族社区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的社会区域。回族社区主要是由回族伊斯兰文化维系、凝聚在一起的回族群众聚居、生活并从事工作、交往、娱乐等活动的社会区域。西北回族社区是指在西北地区以回族聚居的地域性社会为单位的社区,一处回族聚居区域可形成一个社区。这种社区小的由几十户回族人家组成一个农业村庄、一个城镇街区,大的由几千户甚至几万户回族人家集中形成城镇街区或农业聚居区。这些社区散布于自然地理不同的区域,呈块状散布或区域连片地分布于西北大地。一、西北回族社区地域…  相似文献   

14.
“花儿”是流行于甘、青、宁、新的一种山歌,深受这四(区)各民族的喜爱。 “花儿”从整体上可分为洮岷花儿和河州花儿两大系统。洮岷花儿是汉族人民所创造和演唱的,而河州花儿则是以回族为主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所创造。这里,我们着重介绍河州花儿所反映的回族人民的生活史与习俗史。  相似文献   

15.
陈埭丁氏回族汉化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居于闽南泉州晋东平原上的陈埭丁氏回族,自南宋末年“肇基始祖节斋公由苏入泉,居于桐城之文山里,递传三世顾德公徙居陈江”的7个多世纪以来,“业日以拓.族日以大”,发展成了今被誉为“陈埭万人丁”的大姓巨族,有回民2万人.据《丁氏族谱》记载,丁氏“教宗回回”,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回回民族.1979年政府重申了陈埭丁氏回族的民族成份.然而.从丁氏回族社区的田野调查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风俗习惯.丁氏回族在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经汉化.在700多年与汉族共同生息和交往的历史发展中,陈埭丁氏回族经历了一个其文化内涵逐渐失去伊斯兰文化因素而不断趋同于汉文化的过程.那么,影响这一汉化过程的原因是什么?这里,笔者拟对此略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回族的来源和形成这是研究回族史首先遇到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马霄石著《回族的来源与形成》一书论述得比较全面。该书分五部分:回族共同语言的形成、回族共同居住区域的沿革、回族共同生活的演变、回族共同文化及其共同心理状态的形成、回族名称及姓氏的探源;共约五万字,一九八二年临夏回族自治州作为内部资料铅印。作者说:“这几篇论文是由二十年前的教学提纲扩充起来的”,“原来是专题写出的,自成体系,不相统属”。其中第二部分以《回族居住区域的历史沿革》为题,发表在《西北史地》一九八一年第三期。  相似文献   

17.
近代对西北回族来讲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其社会的大变迁主要有两次,一次是清末的"屠回"浪潮引发回民起义,左宗棠的屠杀和"善后"安置使回族人口的变化最为突出,回族聚居区的变化最为明显,甚至影响到今天西北边远山区回族群众的脱贫和温饱;一次是清末开始的"新政"和马家军阀的崛起对甘、宁、青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在复杂多变的民国时期,回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正面临重要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上旬在昆明市举行了第二次全国《回族简史》座谈会(简称“昆明会议”)。现将该会的学术交流情况综述如下: 一、“昆明会议”是“银川会议”的发展,它把回族史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昆明会议比起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在银川举行的第一次《回族简史》座谈会(简称“银川会议”)来,其会议规模大,与会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回族社会的“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回族社会的“坊”马宗保回族社会中的“坊”,是伴随着回族先民在中国的定居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而产生和完善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社区形态。它内含回族的文化特质,外联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作为回族社会的社区形态,“坊”维系着回族社会,对回族文化的延续和更新...  相似文献   

20.
<正> 乐都南山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很久很久以来,这里的各族群众就喜爱射箭活动。据当地群众口碑,他们的射箭活动,是从唐朝吐蕃的一位射手手持弓箭驰马逐猎于当地开始的。从那时起,射箭活动不仅在当地藏族中广泛开展,而且在当地汉、回、土族中也逐渐开展起来。在清朝,因箭术出众,这里还出过三名“武先生”,即“武秀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