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七大报告的最强音。经过多年来党的理论探索,“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全党的一项重要共识。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重要“细胞”,它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企业自身首先必须创建和谐。因为,没有和谐的单位,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单位和谐,领导班子是重点,起着“火车头”和“领头雁”的作用,是一个单位的最高决策机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他贯彻落实;改革发展和稳定等重大任务要靠他决策和引导;各种困难和风险要靠他去排除和化解等等。所以,在一个企业,领导班子的和谐至关重要。下面,笔者从和谐的角度,粗浅地谈谈领导班子建设。  相似文献   

2.
和谐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以“和”这一范畴出现的,和即适合,即聚集不同事物而取得平衡。平衡即统一,所以,和亦即合“多”为“一”。和谐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和谐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中的三句话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六个方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发展经济与安民富民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浅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坚持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突出强调“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的各个组织和单位的和谐。是构成社会整体和谐的基础。各级党政机关代表党委、政府行使权力,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处于重要地位.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负有重大责任。认清各级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的神圣使命.切实加强和谐机关建设.为构建“和谐南京”当好表率,是学习贯彻中央《决定》和省委、市委《意见》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经济上实行照顾各方面具体利益的“四面八方”政策,在文化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在社会领域清除旧社会遗毒,进行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实践,这启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利益和谐与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要维护政策的稳定性与党的决议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确定的伟大的历史目标。“和谐社会”包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和谐与矛盾并存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整体、系统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坚持群众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从唯物辩证法视角思考“和谐社会”,我们就会对构建“和谐社会”更有信心也更加自觉。  相似文献   

7.
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应深刻领会“和谐社会”的内涵,充分认识建构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意义与特征,努力建构科学文明的和谐校园,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人们总是努力地、竭尽全力消除“非和谐”因素而努力趋向“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凸现了主体性,是现代中国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大力培养和谐审美观。笔者调查表明:其一,在32 504个调查对象中,55%有时考虑美,33%总是考虑美,12%不太考虑美;其二,中国公民总体趋向于以善良为美,而以和谐为美排第四位,构建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其三,当前中国公民多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进行审美判断,占被调查人数的43.6%,25.5%选择“依据大众流行和时尚,”30.9%选择”依据理想化的标准或境界”进行审美判断;其四,中国公民的审美实践活动以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主。为此,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并未制约人们的审美需求,不能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而忽视人们的审美倾向,从物质产品生产与消费、精神产品的创造,从社会组织与运行状态角度、人与自然等角度看和谐社会的构建时都必须考虑人们的审美心理倾向且应进一步激发与引导中国公民的审美需求;二是和谐社会的构建既要尊重公民的个性因素,也应加强中国公民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和谐”本质的教育,还应加强公民对待社会的审美心态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从提出的背景看,统一在协调和解决现阶段经济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从内容看,统一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而二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它们内在的关联性,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1]我们怎样面对和思考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哲学、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角度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社会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和实质所在。当前,人们心理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问题。要构建和谐心理,就必须重视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制社会建设,建立和完善"安全阀"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成员心理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之决定。《决定》顺乎民心,合乎民意。笔者曾有幸多次聆听资深学者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之讲座,总的感觉学者们学识广博,逻辑严密,旁征博引,于我而言受益匪浅。然就“和谐”一词我对学者们的解释却不敢苟同。为防以讹传讹,不妨略作正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体现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社会主义社会协调的平衡机制的有机统一,二者的交互作用使社会在矛盾中和谐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国家发展方略。“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大众传媒的时代要求就是“构建和谐传播”。所谓和谐传播,就是指大众传媒和与之产生密切联系的各个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良好的互动状态。“和谐传播”应该努力建构好几对主要的关系。《深圳商报》的“谈话空间”是和谐传播的一个典型案例,它建构起了和谐的“传媒-受众”关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所作的原则性界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一、构建活力进发的社会;二、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三、构建安定团结的社会;四、构建民主与法治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中庸》既是一种思想道德观念,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论。中庸标榜社会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内涵。其中"诚"、"性"的内容对个人自身修养、社会关系协调、治国平天下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过千年的历史锤炼,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有无可替代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唯物史观角度解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的深化。指出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生产力与和谐生产关系、和谐经济基础与和谐上层建筑的统一;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主义总体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总体观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总体”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来源及方法论依据。执政党从总体观的角度运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对于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