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公关》2014,(1):68-69
正项目背景:捷豹文化之旅活动于2013年5月23日在北京世贸天阶盛大启动,历时四个月,走过北京、长沙、深圳、香港、广州、杭州、宁波、成都、西安、天津十座城市,参与活动的明星包括林志颖,吉克隽逸,倪妮,著名芭蕾舞艺术家侯宏澜,奥运冠军庄泳,仲满等,吸引了超过300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及1500位客户参与活动,公众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到曾经称霸勒芒赛道的C-TYPE,D-TYPE,及被誉为世界上最美跑车的E-TYPE。更可以有幸目睹捷豹全新F-TYPE的惊艳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世界幸存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中,当代中国古村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古村落数量多,分布广,历史文化价值高,享有“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等美誉。然而,中国古村落保护的现状却令人堪忧。选择和确认一批具有代表价值的古村落,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形式予以及时抢救和重点保护,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迫切需要。本文全面论述了建立“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构想,对历史文化名村的确认条件、保护内容、原则、方式、措施及开发方向等作了具体的分析,对古村落文化与景观的有效保护,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观念,如自然观、系统观、保护观、科学观和宗教观等。先民们对自然的看法以客观的、自然主义的态度为主,提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并且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产生了系统的生态观念,在此基础上,先民主张实行生态保护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生态科学观及实践是其重要的表现。此外,生态观念在文化中还有一个显著的体现,即生态宗教观念。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它将有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的认识和促进中国的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家成长的文化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家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人类群体,企业家成长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企业家成长与文化环境之间,不是一种单向的、被动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为此,应该更新文化环境观念,即从传统的"文化环境"过渡为全新的"文化生态"概念。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阶段所孕育的文化生态是迥异的,所以,对企业家成长的影响也很复杂。对于中国企业家而言,文化生态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逐步改善的,制度转型成为中国企业家成长的一个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生态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文化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生态与文化、生态保护与人类理性的关系;着重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料,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的保护生态的各种观念、行为、习俗和措施,并分别根据传统经济生产、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中反映的生态保护事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国际公关》2014,(6):72-72
正项目主体阳光保险爱心基金会项目执行关键点传媒项目背景:大学生有高涨的公益热情和无限的创意,是公益事业未来的生力军、公益文化未来的传播者。但在公益实践方面,大学生群体缺乏经费的支撑、规范的指导和专业的平台,这使得很多充满创意的公益梦想无法实现。而阳光飞轮公益活动的传播目标是:与高校人群充分沟通,吸引大学生群体广泛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以高校活动为突破,积累经验,持续公益,做成品牌活动;影响高校目标受众,品牌深入年轻人群,打造长期、可持续的公益事业,提升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7.
本刊在2014年将延续过去几年来的学术传统,与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联合组织相关学者就2013年度中国儿童研究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状况进行回顾与点评。本辑刊发的3篇论文分别就2013年度中国儿童文化理论、儿童社会学、儿童政策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国际公关》2010,(3):80-82
项目主体: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执行:新洲国际集团旗下趋势中国传播机构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结晶,是世界医学宝库的一朵奇葩,是唯一有着完整文字记录的传统医术。中医药随着海外华人的足迹而遍布全球,与"孔子"和"功夫"一样,是代表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目前接受过中医药、针灸、推拿或气功治疗的人数已达到世界总人口的1/3以上,但在全球范围内要达到正确认识并使用中医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将西方文化思潮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演进进行对照性阐释,既可以分析文学生态化趋势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格局的建立、精神资源的汲取及其审美特征的形成的内在关联,又可以揭示出中国作家对于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理解状态、接受途径、改造方式及其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公关》2014,(4):72-72
正项目主体银联在线支付项目执行睿符品牌传播机构项目背景:随着银联互联网业务创新产品的正式上线和逐步成熟,为提升银联在线支付品牌知名度,以及其用户的注册量与使用量,2013年3月5日至8月31日,睿符品牌传播机构以社交媒体新浪微博为营销主阵地启动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营销活动,以系统性营销布局在短时间为银联在线支付积累了超高人气,使银联在线支付品牌形象焕  相似文献   

11.
回顾过去的一年,中国儿童社会学研究在儿童的生存与发展、儿童与家庭、青少年犯罪、儿童保护、儿童福利、儿童文化和儿童教育等领域有着持续的关注和思考,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政府和社会对儿童现实处境的关注,也引发出一些新的儿童话题,例如虐童、儿童性侵、儿童自杀以及“星二代”等,这些都需要用专业的眼光予以严格而系统的解析。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公关》2014,(4):70-71
正项目主体渠道网络项目执行北京优势普元营销传播机构项目背景:渠道网络是一家帮助企业进行渠道建设的互联网企业,给国内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渠道建设、整合营销、电子商务三大板块的服务,在中国互联网排名第49位,旗下4大招商平台——渠道网、78.cn创业商机网、89178商机网、爱商网占有网络招商行业49%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观念,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格局,生态哲学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生态哲学丛书”无疑是当前我国系统、深入研究生态哲学的重要成果。盖光、陈红兵教授等主编的“生态哲学丛书”,是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研究人员的集体成果。该基地前身是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生态文化研究机构之一,2007年升格为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以儒道两家为主的“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以人与自然为整体,认为自然万物具有内在价值,应“平等相等”和敬畏生命、泛爱众生;主张万物之间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因而早在古代就已形成朴素生态学,重视生态和谐与“天时”、“地利”、“人和”的光辉思想;以道和德的内在统一,构成了人文伦理与自然生态相统一的生态道德;素有持续发展思想和自然保护理论,以生态认识为基础,主张“毋我”、“节欲”,人与自然相融洽,以及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并设立环保机构加以管理。以乃世界历史所罕见,足以为东方伦学之代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王京龙同志一直把主要精力投放在齐文化与中国早期体育的研究上,除却散见于报刊上的论文以外既主持有省社科基金项目、省软科学项目,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日由齐鲁书社出版的《齐文化与中国早期体育》便是王京龙同志在这一领域的一项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篇章。无锡的水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精髓,助力无锡水文化建设,是无锡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智慧之举。  相似文献   

17.
瓦乡文化是本真状态下的沅水流域文化,是湘西较为原始的地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瓦乡人富有特色的生计习俗、建房习俗、婚嫁习俗等原生态文化已处于濒危状态。建设瓦乡文化生态保护区,提高瓦乡人的文化自信,是保护瓦乡文化的重要举措。首先,建立瓦乡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坚持原真性和整体性保护原则,建立科学的原生态文化保护体系;其次,应深入挖掘瓦乡文化内涵,提升瓦乡人的文化品位,大力推进瓦乡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结合,提高瓦乡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经济效益。再次,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主体受益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加强对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最后,还需创新瓦乡文化的保护模式,通过营造瓦乡文化空间,创发瓦乡文化产业来促进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中未成年人的道德境况一直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和研究.其实,在中国文化中,未成年人的道德境况只有放在中国"孝文化"及其所建构的特定代际关系的背景下才能得到深刻的说明.中国的孝文化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未成年人的如下道德境况: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代际关系决定了未成年人处于极端不平等的道德境地;老年本位和过去本位使未成年人处于文化和社会的边缘地位;孝文化通过特定的代际传承机制使未成年人道德价值观得以形成;孝的社会功能使统治者保持着对未成年人之遵行孝道的强势道德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