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伏尔泰文化史观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首次把人类精神的进步作为历史发展的衡量尺度,提出了与只注重政治、军事、外交的传统史学相异的崭新的文化史观,开创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史领域,体现其文化史思想的代表作《风俗论》和《路易十四时代》奠定了其文化史研究的基础,并提供了文化史范式。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史学的发展中,最早提出人类精神史概念的,当属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论各民族的精神风俗》。这部著作展现了人性、理性的文明史观,开创了人类精神文明史之先河,在西方的史学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在我国的世界史的研究中,除了传统的世界通史著作外,世界文化史或世界文明史著作,雨后春笋般地一部接着一部地出版,丰富了我国世界史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尽管世界文化史或世界文明史著作包含了世界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史的内容,但毕竟不能代替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史的专题研究。特别是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精神文…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执行,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已在海内外形成热潮。尤其是介绍古代风俗习惯和各地风土人情的古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有关这方面的著作,已经整理出版了一批。最近读到宋金龙同志校注的《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专记荆楚地区风俗时令的著作。在它之前,专记时令之书有《礼记》中的《月令》、东汉崔寔《四民月令》等;专记风俗之书有东汉应劭《风俗通  相似文献   

4.
韩国景仁文化社自1995年至1997年陆续影印出版的《满蒙地理历史风俗志丛书》,共收录自1906年至1944年间日本研究满蒙史相关历史、地理、风俗类著作221种,并收录大量实地调查报告、游记、译著等。丛书分为两辑,共200册,对于东北史、日本侵华史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邓子琴生长于文化氛围浓郁而经济境况困乏的家庭 ,走的是一条文学—哲学—史学、文史哲贯通的治学道路。其成就主要在史学 ,可分为佛家哲学和佛教史、礼俗风俗史、唐宋史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四个方面。其主要著作有 :《隋唐佛教史》(4 0年代 )、《中国礼俗学纲要》(194 7)、《中国风俗史》(著成于 4 0年代 ,出版于 1987)、《隋唐五代史讲稿》(1957)、《南宋时代重庆在国防上之地位》(194 0 )、《钓鱼城史实考察》(196 2 )、《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集》(1958~ 196 4 )、《民族社会历史研究论丛》(196 0~ 196 3)、《中国少数民族史要略》(196 4 )。  相似文献   

6.
一、阿拉伯史著作述要 近30年来,中国世界史学家编著的世界通史著作或教材中,均含有关于阿拉伯历史的章节,这里略而不论。此处仅提及中国阿拉伯史研究专家编撰、出版的一系列阿拉伯史著作、教材,其中阿拉伯通史有:郭应德的《阿拉伯史纲610-1945》、彭树智的《阿拉伯国家简史》和《阿拉伯国家史》、纳忠的《阿拉伯通史》。断代史著作有:郭应德的《阿拉伯中古史简编》、杨灏城的《埃及近代史》和《纳赛尔和萨达特时代的埃及》(与江淳合著)、姜桂石的《战后中东史》、肖宪的《1945年以来的中东》等。地区国别史著作有:彭树智的《二十世纪中东史》、《中东国家通史》13卷本,以及姚大学、王泰的《中东通史简编》等。  相似文献   

7.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先驱伏尔泰开创了理性主义史学 ,提出了理性主义进步史观 ;他把目光从传统的政治军事史转向文化史 ,开文化史之先河 ;他批判了传统的西欧中心论 ,提出整体史的研究方法 ;他还首次提出“历史哲学”这一概念。所有这些思想精华和将其理论付诸实践的两部史著《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使之享有西方“近代历史学的先驱”这一不朽称号。但是 ,伏尔泰对人的理性过分夸大和对中世纪的论战性的否定 ,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史家反击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文学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总结和现代文学的先声,而且它本身也有很多文学现象和理论问题需进行探索。为此,漓江出版社于1991年5月出版《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丛书》第1辑,其中有七部著作《近代文学观念流变》(章亚昕著)、《近代文学与鲁迅》(牛仰山著),《梁启超与晚清文学革命》(连燕堂著)、《龚自珍综论》(陈铭著)、《晚清诗界革命论》(张永芳著)、《王鹏运及其词》(谭志峰著)、《中国近代戏剧形式论》(康保成著)。另有三部著作尚待出版。此套丛书由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正吾、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陈铭、光明日报社副社长邓小飞主编。  相似文献   

9.
简评《中国当代诗学论》黄石明(西北大学文学艺术传播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张孝评先生的诗学专著《中国当代诗学论》(以下简称《诗学论》,在经过十余年的蕴蓄和沉思之后,新近获陕西省优秀科学、艺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已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从诗美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九年以来,我校文科教师共出版了四百多部专著和教材,文科师生还在全国各种报刊上发表了五千多篇学术论文。不少著作和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一九八三年,本市高校文科科研评奖,我校有二十部专著和三十八篇论文获奖,获奖数为全市高校之冠。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获特等奖,受到市政府的通令嘉奖。郭绍虞的《宋诗话考》和章培恒的《洪升年谱》,被香港一家出版年鉴,评为当年国内出版的四部最重要古典文学著作中的两部,《洪升年谱》还获得一九八四年文化部颁发的戏剧著作奖。刘放桐的《现代西方哲学》,被认为是国内第一部较系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现代西方哲学的教科书,他撰写的有关现代西方哲学的论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石家庄铁道大学徐长山教授的《工程十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在《工程十论》中,作者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工程的主要特性进行了哲学分析,从而把中国学者开创的中国学派的工程哲学研究推向深入。《工程十论》是一部有独到见解、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它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学派的指导思想,突出体现在如下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教学论学科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胡哲敷的《历史教学法》是该时期历史教学论思想的代表。在胡哲敷的体系中,历史教学法作为教育学子学科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明确,但其与历史学的粘连性却十分明显,乃至于以历史学理论填充了学科教学论理论。尽管胡哲敷的体系还不太成熟,但其著作依然体现了对历史教学论学科的本土化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毛主席在这个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重要发展。《论十大关系》就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光辉著作,本文拟就哲学方面来学习领会这部著作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倡导严格学术性的“纯粹哲学丛书”(叶秀山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在这样的时刻出版,对于中国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都是值得关注的。在近二十年,中国哲学书出版的数量,可能超过此前近代以来的总和。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书,却可能难以与先前相比。例如,现在还没有出现如冯友兰的《贞元六书》、金岳霖的《论道》、熊十力的《新唯识论》等代表那一时代一种时代精神而意蕴深邃的著作。这其中  相似文献   

15.
刚刚过去的百年是中国历史上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百年.在告别20世纪迈向新世纪时,人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出版了大量的历史著作.但是,正如这个世界是男人的世界一样,众多的历史著作都是以男人为主体的,甚至包括一些写妇女解放的历史著作.这是很不恰当的.长期在妇运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的唐娅辉同志最近出版的新著《中国妇女百年奋斗史》,以翔实的资料和女性特有的视角,独树一帜地以广大妇女作为历史的行为主体,分析近代百年妇女奋斗的历史,总结妇女奋斗的经验,揭示妇女奋斗的规律,让人们真正感受  相似文献   

16.
《词学论考》(延边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 9月第 1版 )是孙克强教授近十年来所发表优秀论文的合集。集中所收论文发表于《文学遗产》、《文学评论》、《中国韵文学刊》等重要学术刊物 ,并多次由《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复印转载、为《新华文摘》摘要。同时 ,这些研究成果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一些研究观点已为研究界所肯定 ,并被征引。孙教授近年来相继出版了中国古典美学著作《雅俗之辨》(华文出版社1997年 )和词学文献著作《唐宋人词话》(河南文艺出版社 1999年 )。此二著与《词学论考》一书相得益彰 ,表现出孙教授的治学特点 ,正如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7.
开明出版社1993出版的何新文教授《中国赋论史稿》(以下简称《史稿》)一书,堪称中国赋论研究的拓荒之作.该书凡22万字,将中国赋论的发展历史划分为汉代赋论、魏晋南北朝赋论、唐宋赋论、金元明赋论、清及近代赋论、现当代赋论凡六个阶段,以翔实的资料、鲜明的观点、准确而流畅的语言系统梳理了中国赋论两千年的嬗变轨迹,对一些重要的赋论著作和赋论现象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该书在出版后颇受好评,赋学前辈、中国赋学会前会长马积高先生认为:"本书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赋论史,由于著者掌握的资料比较丰富,所论大都翔实切要,于推动辞赋的研究甚为有益.唐以后的赋论前人注意者少,著者努力搜剔整理,做出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尤为可贵."(《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8页)笔者在撰写《汉赋研究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时,亦曾大量征引《史稿》的相关论点,或以该书为重要线索,进一步展开研究.《史稿》嘉惠学人,有功赋学,可谓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18.
《诗经》文学地理观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受其影响,《汉书·地理志》在风俗区划上借鉴《诗》国地理,具有空间、时间、逻辑上的合理性;在风俗描述上汲取《诗》国风俗,对后世风俗研究、《诗经》研究产生影响;在风俗论议上征引先秦《诗》论,对其所含先秦人文地理观予以深刻的解读和充分的发挥运用。由此可见,《诗经》文学地理观对汉代时贤之影响,亦可窥见其在汉代发展所至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19.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七八年第四期曾刊载拙作《简论鲁迅著作的版本特点》一文,该文比较集中分析了鲁迅在世时著作出版的情况。本文接续前篇,着重分析鲁迅逝世后著作出版之特点,目的仍着眼于从出版史的角度,说明鲁迅著作出版之演变,探讨不同历史阶段鲁迅出版物之风格,进而认识鲁迅著作的版本特点,作为我们今后出版工作的借鉴。鲁迅生前对自己著作的出版是十分重视的,鲁迅著作传世有自选集、单行著作、编校古籍和书信、日记等,除未出著作全集外,基本具备了完整的著作的体系,而这些著作,大部  相似文献   

20.
《诗经》文学地理观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受其影响,《汉书·地理志》在风俗区划上借鉴《诗》国地理,具有空间、时间、逻辑上的合理性;在风俗描述上汲取《诗》国风俗,对后世风俗研究、《诗经》研究产生影响;在风俗论议上征引先秦《诗》论,对其所含先秦人文地理观予以深刻的解读和充分的发挥运用.由此可见,《诗经》文学地理观对汉代时贤之影响,亦可窥见其在汉代发展所至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