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轻松一刻     
《社区》2014,(10):64-64
够意思 去朋友家做客,给六岁的孩子买了不少好吃的,孩子也够意思,在朋友两口子去厨房的时候小家伙偷偷地给我一把东西神秘地说:“这玩艺儿特好吃,爸爸都合不得给我。”我尝了一个,很腥,味挺怪。过了一会朋友出来了,我问他是什么,他一看回头冲厨房大叫:“老婆,你把我鱼食放哪了,儿子又偷吃了!”  相似文献   

2.
吉安 《可乐》2007,(12)
那年,他是个年轻力壮的男人,希望能在繁华的北京混上几年,攒一笔钱,衣着光鲜地回老家,盖一所像模像样的房子。他收拾简单的行李,带上我和我母亲,坐火车来到北京。我们很快在一个胡同里安顿下来。我和母亲都不知道他具体干些什么。他有时会拿一把小葱回来,有时会带回一颗让我不知如何下口的棉花糖,有时还会给  相似文献   

3.
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美国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流亡者。沃尔逊人友善地款待这群流亡者。当镇长杰克逊将食物送到一个骨瘦如柴的年轻人面前时,年轻人问道:“先生,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杰克逊想,给一个流亡者一顿果腹的饮食,这是每一个善良人的朴实义务.他说:“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你来做。”  相似文献   

4.
他生长在湖南农村,是一个特别喜欢拉小提琴的男孩。他没有机会上学,除了帮助大人干些零碎的农活以外,就是不停地学拉琴。终于,一天他怀着梦想来到北京参加艺术考试,老师发现了这个孩子独特的音乐天赋,就破格收下了他。而此时他还是大字不识的文盲。  相似文献   

5.
年终岁来,和朋友聊起孩子教育问题,究竟以什么标准来要求孩子?要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学些什么?信仰什么? 朋友摇头,我亦摇头。 没辙,不好说,说不出所以然来。 说点大道理,仅仅口号式地讲一讲要信仰共产  相似文献   

6.
第一天去上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妈妈问:“孩子,今天老师都教你些什么?” 儿子说:“他什么也没有教给我,反倒问我‘一加二是几?’我就教他说:‘是三’。”  相似文献   

7.
孩子     
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不能成为家,没有孩子的家像是一株不结果实的树,总缺点什么,必定等到小宝贝呱呱堕地,家庭的柱石才算放稳,男人开始做父亲,女人开始做母亲,大家才算找到各自的岗位。我问过一个并非“神童”的孩子:“你妈妈是做什么的?”他说:“给我缝衣的。”“你爸爸呢?”小宝贝翻翻白眼:“爸爸是看报的!”  相似文献   

8.
在把三个孩子拉扯大以后,我和我的丈夫终于有更多的时间待在一起,我们相信我们离“银行里有存款”的日子已经不远了。“等我们退休之后,一切都会很棒,不是吗”成为我们日常闲谈中经常出现的句子。但是,不幸接二连三地降临到我们家。经常有一个声音在我的内心低语:还能有什么不幸的事情发生?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曾经充满深情地对一个失去了父母的少年说,你是一个多么幸运的孩子,你拥有了不幸。当时这个刚刚失去了父母的孩子,正处在孤苦无依的时候,孩子充满疑惑地看着这个被人们尊敬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摸着孩子的头说,因为不幸是人生最好的历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历程教育,因为你知道失去父母以后,一切就只能靠自己。这个孩子似乎领悟了什么,悄悄地离开了莎士比亚的目光。40年以后,这个孩子可克·詹姆士,成为英国剑桥大学校长,世界名的物理学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刘老师,您好!我是学生赵虎的妈妈,也不知您吃晚饭了没有?打扰了,孩子不争气,您说我该怎么办?小虎他爸刚刚把他打了一顿,孩子躲在房间里不出来吃饭……”电话那边传来阵阵啜泣。刹那间,一股热血直冲脑门,今天下午的一幕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11.
有位医生素以医术高明享誉医学界,事业蒸蒸日上。但不幸的是,就在某一天,他被诊断患有癌症。一年之后,他又去检查,病灶居然消失了,癌症奇迹般地好转。不少人感到惊讶,就问他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支撑着他。这位医生笑盈盈地答道:是希望,每天早晨,我都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个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温暖每个人。想不到,我这个希望也治好了自己的病。  相似文献   

12.
无耻的种类很多,埋怨便是其中的一种。 我小时候有一个邻居玩伴叫立立,他三岁的时候,爸爸得癌症去世了,是他妈妈一个人守寡靠着在街道小厂做工养活他,妈妈怕孩子受苦,自己舍不得吃,给孩子吃,舍不得穿,给孩子穿。可立立总是跟他妈妈埋怨,自己怎么就没有一个当官挣大钱的爸爸。  相似文献   

13.
一棵草气急败坏地质问着正在锄地的农夫:“瞧瞧你都干了些什么呀!你了解我的价值吗?我给大地带来了生命的绿意,给人类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我保护着堤坝不被雨水冲垮,我让世界充满生机……在千里沙漠,在茫茫戈壁,人们会因为有我的踪迹而欢呼雀跃,而现在,你竟然愚蠢得要除去我!”  相似文献   

14.
两年前,我和老公将9岁的儿子送到德国,在柏林一所小学读书。作为陪读,我很快发现了这里许多与在国内读书的不同:孩子的书包变轻了,放学时间提前了,每天都有大量的玩耍时间。最让我惊奇的是,那里居然没有教科书。儿子每天高高兴兴,而我却很忧虑,担心他学不到什么知识。一个学期过去了,问儿子德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给我一句德语:"自由!"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 那天,我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突然,同在批改作业的张老师十分气愤地说道:“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得了,作业都要请人做!”只见他很快找来一位学生,不由分说地劈头盖脸一顿狠批:“你知道帮别人做作业是什么行为吗?这叫帮助同学吗?你这是拖人后腿……”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很特别,因为他是一个残疾儿童,他只有一条腿,不知是什么原因让他失去了可以奔跑的腿,使他的童年和别人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有时候一句话就会改变人们的人生历程,这话一点不错。我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刚懂事时,看到爸爸和妈妈都是残疾人,总觉得低人一等。一次,妈妈拿出亲友送的旧男棉袄给我,我怕同学们笑话,便皱起眉头,不愿伸胳膊。爸爸看出我的心思,含着眼泪说“:孩子,爸妈无能,不能给你买新衣服,  相似文献   

18.
孙欣 《中国农村》2007,(6):61-61
我长叹!男人,一个男人,他应该干些什么?这回,轮到我拧老婆的鼻子(耳朵不敢拧)了:左男人右男人,到底谁之为“善”?  相似文献   

19.
赵莹 《社区》2008,(12):40-41
再过几个月中考、高考就要到来了,考生们学习紧张,考生家长们也不轻松,想尽办法做些好吃的给孩子补身体,让孩子更有精力迎接挑战。很多家长都认为,吃了高营养的食品就会身体健康。于是上顿鱼肉,下顿鸡鸭,水果不停吃,饮料不停喝,人参、鹿茸等珍贵药材也成了补养品,结果有的学生越吃越胖,但精力反而下降;有的吃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体质下降,甚至得了病。其实考生吃什么是很有讲究的,在这里,我们从中医饮食养生的角度给考生家长们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那年秋天,我穿着一双鞋底快要磨穿的鞋子去上主日学校。有一次,校长将各个班级的学生全部召集起来讲话,说这些日子人们的光景不太好,许多贫困的孩子甚至吃不饱肚子。我是第一次听说有这种事。校长号召大家在下个星期日从家里带些食品来接济那些穷孩子。我为那些孩子感到十分难过。学校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小信封,好让家长捐些钱放在里面让我们带回学校去。主日学校那位漂亮的女老师对我们解释说,小信封的左上角需要写上我们的名字,我们可以自己写,也可以由家长代写。回家后,我就把学校通知的事情告诉了妈妈。紧接着的那个星期日,妈妈给了我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