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我省的劳动制度改革进展较快,除新招工人一律实行了合同制外,还在企业推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目前在全省实行劳动合同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根据《劳动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现就我省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问题作如下通知,请遵照执行。一、实施范围和对象在我省行政区内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城镇和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联营企业、联合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中的全体劳动者,以及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非企业化管理事业组织中的工勤人员均实行劳动合同制。上述单位应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劳动者,凡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都  相似文献   

2.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它的颁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大事。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今年初,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明确指出:"今年凡是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实行劳动合同制。力争到今年年末,除少数有特殊情况的企业外,全省企业基本达到以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的改革目标。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企业已达3760多户,比去年底增加了近30%;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企业职工已达到126万人,加上其他企业的原有合同制职工,全省企业劳动合同制职工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已达31%,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县(市、区)已达38个,比去年增加10个。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是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劳动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取得长足的进展,以成都市为例,现已有128户市属国有企业的13万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中物资、冶金两个系统企业已全面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新的劳动用工机制在逐步形成。但也应该看到,前阶段的改革,同现行的国家政策和管理体制发生一定的矛盾,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实际运行中距深化改革的要求和初衷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一系列的难点和问题:1、一些企业经营者思想认识上的畏难情绪和职工心理承受能力受限,直接影响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进度。有的企业领导,特别是一些微利企业领导,认为主要精力应集中在抓生产经营,当前还顾不上抓改革;经营状况比较好的企业,有的认为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风险大,怕给企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影响生产经营,不愿  相似文献   

4.
奉节县从1994年开始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到1995年底,全县81户国有企业全部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度,76户城镇集体企业中60%的单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在推行劳动合同制的同时,针对企业经济效益差、富余职工多的特点,县政府还规定:1、企业富余职工没有妥善安置的单位,不准直接向社会招收新职工;2、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新增劳动力时,应优先从失业职工和富余职工中调剂;3、未经劳动部门批准不准招用农民临时工。这些措施,为富余职工和失业职工再就业创造了积极条件,初步形成了劳动力市场流动的新机制。1995年全年,劳动部门接纳从企业分离出来的待业职工427名,发放失业救济金15.14万元,给企业调剂拨付使用养老保险金283万元。为企业建立新型劳动用工机制,轻装前进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1998]10号,以下简称中央10号文件)精神,加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管理和再就业服务中心(包括类似机构或代管科室,以下简称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程序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是指: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国有企业的正式职工(不含从农村招收的临时合同工),以及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后参加工作且合同期未满的合同制职工中,因企业生产经营等原因而下岗,但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没有在社会上找到其他工作的人员。  相似文献   

6.
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是企业用人制度的一项根本性改革,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推进这项改革是十分有益的。一、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工作难点(一)旧观念与新制度对立并行。劳动合同制虽在全国已普遍实行,但旧的传统观念一时难以根本转变,表现在:其一,职工不习惯竞争和淘汰机制。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本身蕴含着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机制,但职工习惯了计划经济时的"大锅饭"和"铁饭碗",虽然也对计划经济弊端有切肤之痛,却又害怕实行合同制后的竞争和淘汰风险。其二,劳动者本人不重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劳动合同形同一纸虚文,签订合同流于形式。(二)企业经济困难,合同难以兑现。在一些企业中职工即使按合同提供了正常劳动,但企业因受市场制约不一定有预想的经济效益,正常支付职工的工资难以兑现。据有关资料表明,有的亏损或停产半停产企业,连最低工资也没有保障,更无法依合同条文向职工分配。因此,对困难企业解困,也是实行劳动合同制后突出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物资厅有直属企业9户,职工1715人,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规定和省政府川府发〔1992〕55号、56号文件精神,我们从1992年下半年起积极帮助、指导厅属企业进行用工制度改革,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截止去年底,先后有6户企业实行了劳动合同制,1159名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分别占企业总数的66.7%和职工总数的67.6%。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进一步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1993年实现销售收入29.59亿元,利润总额4977.8万元。去年在面临市场疲软,全省物资系统销售利润严重滑坡的情况下,6户企业仍实现销售收入16.78亿元,利润863万元,分别占厅属企业销售总额的69.6%和利润总额的62.4%。今年还有2户企业在积极准备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方案。回顾我厅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作为企业主管部门指导和帮助企业进行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只要主管部门积极参与,认真帮助指导,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制的实施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德阳市东工集团公司、东石总厂、什化集团公司、耐火材料公司、川西磷化工集团公司、西南化机股份有限公司、广化股份有限公司、金路股份有限公司、剑南春股份有限公司、金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劳动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企业,本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重点突破的精神,大力推进劳动体制综台配套改革,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1、全面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10户试点企业已有9户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以劳动合同的形式确立了劳动关系,明确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的建立和调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有企业的劳动合同制已基本上全面实行。原有的企业正式职工与企业都签订了劳动合同,确立了劳动关系。从而改变了建国以来形成的用单纯行政手段分配和录用职工的办法。实行企业和职工双向选择、平等协商,通过签订劳动合同这种形式,用法律手段来确立和调整劳动关系,促进了用工制度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劳动力合理配置的方向改进。但是,在改革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还存在一些难点,影响了这项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些难点不突破,劳动合同很难真正起到规范劳动关系的作用,不容易实现劳动用工制度的根本变革。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些障碍。在企业领导层,有  相似文献   

10.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和国家的安排部署,劳动合同制度将于1996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职工何仅存在岗位和职务的差别,打破了诸如干部与工人、固定工与合同工等身份界限,统称"企业职工"或"劳动合同制职工",并对全体人员统一按劳动合同进行管理。在企业外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干部由人事部门耸理、工人由劳动部门管理的旧模式已明显不适应新情况、新体制的要求。旧模式下的多头管理,给企业内部管理造成政策上的矛盾,管理上的混乱,进而将影响到劳动合同制这一新型劳动制度的巩固与完善,不利于企业职工的内部团结,不利于搞活企业用工。在职工招聘流动管理上,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是实施《劳动法》的重头戏。最近,李部长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明年劳动工作的重点是以贯彻《劳动法》为中心,抓好五项工作。这五项工作的"龙头"是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制是贯彻《劳动法》的先决条件和依据,一定要搞好。"龙尾"是加强劳动监察体制建设。"龙头"与"龙尾"中问加上三个方面,一是抓就业,先解决吃饭问题;二是抓分配,重点解决分配不公问题;三是抓社会保险。伯勇部长把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比作贯彻实施《劳动法》的"龙头"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双方特别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对劳动关系的调整,是以法律认定的劳动关系为基础的,而劳动关系要有法律效力,唯一的途径就是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因此只有具备了这个前提条件,才能派生出许多与劳动关  相似文献   

12.
咨询台     
转制企业职工医疗期如何执行重庆畜电池隔板厂来函咨询:企业在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过程中,职工的医疗期应从何时开始起算?如何计算?经与有关部门联系,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医疗期的执行时间。虽然劳动部劳部发〔1994〕479号文第九条规定从1995年1月1日起执行,但鉴于第二条明确规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制度的时限",医疗期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配套规定。因此,企业职工医疗期执行可从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签订劳动合同后开始计算。  相似文献   

13.
成都钢铁厂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占地面积1600多亩,现有原料、烧结、炼铁、电炉、转炉、开坯、小型材、线材、制氧、动力等生产分厂,已形成年产20多万吨铁、30多万吨钢、30多万吨材的生产水平。现有职工8378人,固定资产4.8亿,1992年实现销售收入近6亿,利税7000万元。1992年,我厂被省、市定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试点企业,试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3年来,从实践中我们的主要体会和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是:一、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从观念上较彻底地破除了"国家职工"的老概念,破除了一部  相似文献   

14.
9月12日,绵阳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工作动员大会。会议要求,市境内的所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用人单位必须在年底前与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规定,这是一项硬指标、硬任务,不得有半点含糊,不充许打丝毫折扣。截止今年6月末,绵阳市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国有企业160户、职工78403人,分别占国有企业户数和职工人数的22.9%和46.8%。为此,市政府副市长钱鹏霄同志要求,各级政府和市府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象抓经济指标一样抓劳动合同制的落实。市政府把推行劳动合同制纳入对各县(市、区)、市级各企业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5.
宜宾地区巡场水泥厂1993年末共有职工653人,工业总产值2032万元,职工平均工资4900元。这个厂近两年在实行劳动工作三项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近年来,在调整结构,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上,推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化管理。1993年进一步全面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全厂653名职工(包括临时工)中已有641名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全员劳动合同,占职工总数98.2%。巳签劳动合同职工中,进入待岗12人,试岗25人,进入社会待业的8人,厂内提前退养的56人。  相似文献   

16.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安置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就业路子。为加强乡镇企业职工就业的宏观管理,稳定乡镇企业的劳动关系,保障乡镇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乡镇企业高效、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有关规定,现就乡镇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乡镇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范围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应结合乡镇企业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乡(镇)、村骨干企业1996年底前要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其它乡镇企业也应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丰都县按照国务院《转机条例》和省政府《实施办法》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企业用工制度改革步伐,在全县国有企业范围内全面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成为我省率先进行区域性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县级单位之一。他们的具体作法是根据积极、稳妥原则,重点抓了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典型引路等项工作,着重抓了方案实施工作,把好四关:一是方案制定关。企业改制方案必须符合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发[1992]55号文件精神,必须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必须经劳动局审查把关,成熟一个批复一个,必须按劳动局批复方案组织实施;二是合同签订关。劳动合同的有关内容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为此,统一印制了《国有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制合同书》、《企业职工改制申请表》,统一了标准;三是组织实施关。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出台改制后劳动合同制职工工资性补贴、流动、保险、退休等配套政策,使职工心  相似文献   

18.
劳动制度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是这几年劳动工作重点,也是贯彻实施《劳动法》的重要内容,成为社会及企业和广大职工关注的问题。在短短两三年内,把几十年来形成的传统制度和观念,通过实行劳动合同制改变过来,不仅工作量大,任务艰巨,而且涉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和观念转变。因此劳动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付出的艰辛,必须充分肯定。同时也要看到,通过这次改革也不可能把企业存在的问题都解决了,一定要全面的、实事求是的总结分析改革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宏观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剑阁县劳动局从1993年开始,集中精力苦干3年狠抓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经历了由试点、国有企业先行、非国有企业全面推进三个阶段,截止1995年12月底,全县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个体企业、乡镇企业共554个单位、职工2.35万人,全部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签定率达98.5%,该县劳动局连续3年被广元市劳动局评为先进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劳动法》的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也成为街头巷尾、车间柜台的热门话题,劳动合同制度为愈来愈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所理解和接受。但也有一些模糊认识仅存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及时澄清这些模糊认识,引导人们走出误区,对于实行劳边合同制度是十分重要的。误区之一:企业经济效益不好,不适合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一些厂长认为,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度,就得按照劳动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