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入WTO后,江苏经济将面临国际经济抖技的更大压力,亟需培育科技研究、开发与转化的综合优势,形成科技增长极。根据国际经验,把院校科研与科技开发以及生产园区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一体化整合,更有利于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综合优势,有利于形成科技创业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文化氛围。南京有全国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城南、城北已有大学城、工业园的良好基础,通过政府支持和引导,可以建设集大学园、科技园、工业园和创业园融为一体的“南京科学城”。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南京市民精神是“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城市精神是“厚德载物、同进文 明”,也是新时代的南京地域文化的高度凝练,更是南京经济发展的灵魂和新人文环境的体现。南京的综合竞 争能力及其经济地位已近增长瓶颈,其表面的征兆是南京的企业在日渐全球化的国内市场之中,无论在整体 上还是个体上都缺乏竞争优势,更不能发挥南京得天独厚的科技文化比较优势。如何发挥南京的比较优势, 使之成为增强南京综合竞争能力的动力,也就是如何寻求南京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则决定于两方面,一是必须 清醒地认识自己,重新选择发展战略;二是消除束缚南京比较优势发挥、制约南京经济发展的制度桎梏,营造 最有利于南京本土企业家成长、有利于所有驻地企业发展的新人文环境及其政策、法律服务的制度保障,在推 进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充分吸纳现代文明,逐渐将作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基地的南京改造成为制造技术的 研发基地,把南京打造成为具有浓郁古代文明特质的东方信息大港--硅市。  相似文献   

3.
“发挥南京中心城市功能”研讨活动征文选题说明1.南京市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C,是跨省际的区域经济中。C和综合性的区域交通枢纽,又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充分发挥南京的区位优势、科技优势、文化优势和中心城市的作用,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科教兴市”的财税对策探讨南京市“科教兴市”的地方财税对策课题组(南京210087)一、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南京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和教育基地,科技教育综合实力在全国位居第三。充分发挥科教优势,促进南京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已被确定为南京市发展战...  相似文献   

5.
南京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对策分析张二震马野青(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南京210093)冯宝椿(南京市计划委员会南京210008)一、南京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基础分析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以来的辛勤建设,南京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国内影响扩大。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南京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产业对策马野青(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讲师南京210093)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南京又进一步提出了要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奋斗目标。为此...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也呈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一些全球性产业初步形成。国际产业分工 中出现了新的比较优势,差异化产业技术、区位条件、产业组织、产业价值链等成为这种新比较优势的主要因 素。南京的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和升级,应当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加快利用国际产业资本,参与国际产业分 工,提高自身的产业竞争优势。在制造业领域,南京应调整产业政策,把重点放在构建产业内的比较优势,力 争把石油化工、电子和车辆制造三个行业建成全国一流并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南京应通过和国际上高新技术产业资本的合作,有重点地发晨通信、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等行 业,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此外,在发展新型服务业方面,南京应引入必要的国际资本和管理模式, 重点发展资讯服务、物流、会展、咨询、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以提高南京服务业的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8.
贯彻科学发展观 ,促进南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要充分发挥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 ,大力推进南京科技创新的产业化进程。本文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 ,对南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有形资源、制度环境以及科技创新对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 ,对如何推动南京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民营经济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两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便于利用现有统计数据,文中民 营经济界定为:经济总量-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外商经济-港澳台商独资经济,城市综合竞争力则采用综 合经济实力、聚集能力、科技水平和发展潜力、扩散能力、城市生活质量五个指标来表述。在概念界定的基础 上,以南京为例,运用 Granger 因果分析方法对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定量分析。结论是南京民营经济与城市综 合经济实力、扩散能力、科技水平和发展潜力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城市聚集能力和生 活质量有单向影响,南京民营经济发展轨迹与城市扩散能力和生活质量发展趋势相近。  相似文献   

10.
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南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大力推进南京科技创新的产业化进程.本文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南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有形资源、制度环境以及科技创新对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推动南京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大科学这一“大的时间箭头”下,培育出小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氛围,以及在此氛围中产生出广泛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小科学,为中国科学发展提供新的分岔点和增长点、提供“涨落”。具有真正不断分岔和变化的中国小科学,促进中国大科学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征医学对医学图书馆的要求。方法:阐述循征医学概念及其对临床医生的作用。结 果:医学图书馆要为循征医学提供优质服务。结论:医学图书馆馆员对新医学模式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文化运动期间,"先进知识分子"与"传统知识分子"之间形成了"科学主义"与"人文宗教"的思想冲突,由此引发的"科玄论战"对研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问题富有意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融通并非指在同一层面上互补互益,而是指科学精神向更高层次的人文精神的跃升,即科学精神向人的"类本性"的积极扬弃。  相似文献   

14.
The initiativ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STEM disciplines and train them for a science-related job is a current national focus. Using longitudinal panel data from a national study that followed underrepresented college students in STEM fields, we investigate the neglected role that social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play in influencing science activity among the young. We study the impact of identity processes related to being a science student on entering a science occupation. More broadly, we examine whether an identity formulated in one institutional setting (education) has effects that persist to another institutional setting (the economy). We find that the science identity positively impacts the likelihood of entering a science occupation. It also serves as a mediator for other factors that are related to educational success. This provides insight into how an identity can guide behavior to move persons into structural positions across institutional domains.  相似文献   

15.
系统科学是政治学的科学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科学是政治学科学化的科学哲学基础。将系统科学引入政治学 ,有利于清除政治学研究中的不可知论、机械论和还原论倾向 ,加强政治学科学化的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学界以基督教为例重新审视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并取得重大成果,但伊斯兰教与科学的关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精神层面上分析了伊斯兰文明的兴起,认为促进中世纪阿拉伯半岛科学发展的灵魂趋动力是伊斯兰教,并在伦理向度上展现了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科学应用的重大影响,以期认识伊斯兰教并为厘清宗教与科学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提供新素材。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主导作用。科技所创造的价值不取决于劳动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劳动的质量,即通过提高劳动的质量来实现价值增值。与科技价值相联形成了一种资本的新形态——科技资本,它以独占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实现价值的增值,并深刻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科技企业的创办人和领办人,他们融科技创新者和经营管理者双重身份于一身,直接经营企业,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新的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历史 ,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近代以来 ,每一次生产力突破性的发展 ,都是当时科学技术重大进步所决定的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 ,必然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伴随全球数百年的工业化发展,科学技术虽功不可没,但其负面影响依然伤痕累累.归纳起来,科技促成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工业文明却伴随着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活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了生态危机;科技形成了人类技术化的生存方式,技术生存对科技单一、过度的依赖,给人类带来了人性危机;由于不同主体的利益驱动和人类主体能力的有限性,科技给人类带来了或显或隐的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20.
以主体需要为价值尺度 ,在我国已成为共识。主体需要并非总是合理 ,以此为价值尺度 ,会导致作出荒谬的结论。用此尺度 ,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则会导致极端“人类中心主义” ;对待人与人的关系 ,则会导致极端个人主义。以主体需要为价值尺度和以客体为价值尺度都是各执一端来理解价值问题 ,因而都不具有科学性。生存和发展的效益尺度是科学的价值尺度 ,它是社会共同尺度 ,体现了价值多元性和一元性的统一 ;它是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相统一的尺度 ,体现了万物一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