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茅盾和老舍都是现代文学巨匠,他们以不朽的作品达到了对现实生活真实的反映和深刻的批判.但他们反映社会人生的角度,以及对文学的认识、理解却迥然不同,文章从文学创作冲动的触发、题材选择、人物描写等方面比较了他们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朝鲜词文学发展论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中国的影响,朝鲜古代也有词文学创作.根据史料记载,最晚在高丽文宗二十七年之前,词文学已经传入了朝鲜.词文学最初在宫廷之间流行,后来一些文人开始创作,历高丽、朝鲜朝两朝,流传下来的作品有1400首左右,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了不同的风貌和发展态势.其中不乏优秀的词人和词作,大多作品都反映了朝鲜古代词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中朝的文学、文化交流,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怎样正确对待现代外国资产阶级文学作家作品,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代欧美文学,特别是现代美国文学,无庸置疑,是充斥着大量色情、凶杀的下流作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有的很快就被淘汰,有的将来也会被淘汰,如“垮掉的一代”的作品,前些年还盛极一时,近来却已销声匿迹,最有名的凯鲁阿克不是已经吸毒过分,潦倒而死了吗?至于那些作品所反映的一些问题,可供社会学家参考,那就另当别论了。然而欧美也有一些严肃的作家,尽管他们的世界观是资产阶级的,但也能够写出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他们生活在西方社会中,  相似文献   

4.
<正> 列宁在一九○八年发表的评论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章中,提出了“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这个著名论点,同时指出:“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末他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列宁论文学与艺术》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81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原则。列宁在一系列评论作家作品的文章中,在哲学著作中,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原则作了充分的论述。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列宁关于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由民族走向世界每个民族的文学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所谓文学的民族性,是不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各自不同的社会生活特点和文化传统在文学创作上的反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品,在内容上表现着本民族人民的生活和心理特征,在形式上为本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纵观历史,那些在世界文学史  相似文献   

6.
时至今日,当代文学创作已基本形成鼎足而立的三大种类:(1)主流文学或者说主旋律文学,或许也可以称为官方文学。这类作品内在的主要的支配力量是政治功利,因此一般来说这类作品都比较富于理想主义色彩,具有集体主义立场,比较注重作品激励人和鼓舞人的教育作用,而作者也都比较自觉地以时代代言人身份和立场来写作。(2)精英文学,或者称纯文学。这类作品内在的支配力量主要是人道主义、个体价值和自由意志,因此大体来说这类作品都比较富于批评精神,具有个人化的叙事立场,比较关注人类和个体的生存困境,关注人性的美好、丑陋和复杂,文学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正全书以年月日的编排方式,反映自1900年1月1日至1949年12月31日中国文学的现状、变化和发展。本书的涉及面远非文学一端,涵盖面相当广泛,篇幅浩大,入选作家有一千五百余人,至于列入的报刊、作品等则以数万计,还附有多种索引,便于读者查阅。不仅反映新文学,还反映通俗文学以及用古文创作的文学;不仅反映中国作家自著的文学,还反映外国文学在中  相似文献   

8.
1970年代,美英出版了一批收录中国"十七年文学"的选本,编者或为地道的西方人,或为华裔学者,或为两种族裔人合作编辑。有的选本试图以作品呈现新中国文学发展概况,具有以"选"代"史"的特点;有的从、主题角度编选作品,力图以选本展示新中国社会状况;有的则注重从新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学关系角度编选作品。有的选本中渗透着编者明显的政治意识形态观念;有的选本则因编者态度较为冷静,重视审美维度的考察,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新中国文学的实绩。这些选本虽各有特色,但也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趣味,它们是研究那个年代西方文化取向的重要标本。  相似文献   

9.
世界文学是跨文化理解之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歌德时代起,世界文学的定义一直具有三种范式:经典、杰作和世界窗口。世界文学存在于全球、区域、民族、个人四个空间维度中,另外也存在于时间维度中。世界文学的可定义特性在于它是由在翻译中获得生命力的作品构成的。《一千零一夜》这部作品为我们的世界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案例,反映出一部作品经过翻译之后的得与失。面对当今世界的文化冲突,世界文学应发挥跨文化理解之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土著文学作为澳大利亚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澳大利亚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有着独具特色的发展轨迹。其中土著女作家的创作对土著文学的发展贡献功不可没。本文选取了三位土著女作家采用四种不同文体(土著诗歌、土著短篇小说、土著自传体小说、土著小说)创作的四部作品加以介绍和分析,反映了土著女作家在澳大利亚社会发展不同时期,对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在土著文学创作发展历程中,为本民族发出她们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文学背景中的中国文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良桂 《云梦学刊》2001,22(2):62-67
世界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与历史形态.从世界文学背景看20世纪中国文学的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带来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变化,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宏观的规律性认识,只有确立中国文学精神在世界文学背景中的独立存在意义,中国文学才能产生世界文学意义上作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大庆石油文学的文化定位问题,是大庆石油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大庆石油文学,从地域文化角度分析,属于龙江文学一部分,从行业文化角度分析,属于工业题材文学一部分.大庆石油文学发展需协同相同、相近行业内部文学的同时,也关注好区域文学之间的协调,更注重文学内部所反映的不同维度的价值,如历史维度、思想道德维度以及审美维度等,全面细致地研究,努力探索大庆石油文学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一老舍和赵树理都是我国新文学的代表作家,虽然进入新文学领域的时期不同,生活和创作的环境不同,作品的风貌不同,但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来说,他们都沿着“五四”文学革命所疏导的现实主义道路前进,取得丰硕的成果,为继承和发展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各自作了突出的贡献。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重重压迫之下,人民苦难深重,社会动荡不已。但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在文学中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全面而深刻的反映。尽管清末有谴责小说出现,其中较为优秀的作品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社会黑暗,但由于思想观念和表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精神分析作品的概念,旨在与一般意义上的心理描写的小说有所区别,像精神分析批评一样,精神分析的作品也认为,文学像其他的人类活动一样可以体现潜在的动机和意义,文学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可以是无意识的过程,主张揭示文艺创作的无意识内容与特征,反映的多是压抑和受挫的主题。由于这种区别,精神分析作品表现出一些与一般作品不太相同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5.
司小同 《兰州学刊》2012,(2):207-209
曹雪芹和纳博科夫生活在不同的时空和语境,但其有着相似的家庭出身与人生方式,良好教育培育出相似的心灵和智慧。比较他们的文学观念与审美追求,是我们进入其文学世界,探寻其作品所达到的人性深度和历史深度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6.
柳青的<创业史>与陈忠实的<白鹿原>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作品,由于它们各自所反映的宏大的历史内容和独特的艺术追求而都被视为史诗性作品.然而,如果以史诗性作品的标准对这两部长篇小说从文化层面上进行分析和比较则不难看出,<白鹿原>的文化底蕴要比<创业史>更为宽广和深厚,因而,史诗品格也就更为鲜明和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柳青的<创业史>作为"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作品,由于极左观念的束缚,突出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往往不是从丰富的生活实际出发而是从单一的政治视角出发的文学观念和创作模式;而陈忠实的<白鹿原>则超越了时代和政治的局限,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广阔历史视野来观察、描写生活,从而使他的创作达到了高度的历史真实与丰富的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草明工业小说是现代东北工业文学、中国现当代工业文学的滥觞,草明不仅长期专注于工业文学写作,还在工业环境与人物形象关系的描写中,开创性地、比较真实贴切地引入和展现了新的工业"风景",提出和表现了工业文学中的若干重要现象和问题,在现当代文学中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这也是草明工业小说的文学史价值所在。文章还从中外文学史视阈探寻草明的工业文学中存在的不足、缺失及其原因,从而说明这些不足既有作家个人原因,也是世界性的工业文学至今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与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比较,说明它们二者的体系建构都反映了人类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即作品、世界、作者、读者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因而具有共同性,可以相互印证;但由于双方在思维方式、术语使用以及表述方式上的不同,也产生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正是由于具有共同性与差异性,《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才有可能与必然对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浩繁的敦煌遗书中珍藏着十分丰富的文学典籍,而在这批文学典籍中,甘肃籍作者和外省籍旅陇作者的作品又占有相当的比重。这种情况就使我们在述及甘肃文学发展历史的时候,不能不注意到这些作品的客观存在。同时,由于这些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乃至艺术风格,都和甘肃地域的、历史的某些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生动真实地展现出唐五代以至宋初时期敦煌地区复杂而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而且直接间接地反映出敦煌历史上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所以我们就更应视其为甘肃文学  相似文献   

20.
《城堡》和《海的诱惑》两部作品虽然创作手法和外在形态相似,但作品的内蕴却不同:《城堡》关注的是人类生存与死亡的斗争,有浓厚的悲剧感;《海的诱惑》表现的却是对人们之间和谐关系的向往,在失败中存在希望。《城堡》反映出西方文学传统中重个人、重思辩的色彩;《海的诱惑》表现出重群体、重伦理的特质。残雪作品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积极接受外来影响,同时又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一个成功的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