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网络社会的发展运行正在从无序走向有序,在影响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同时,必然引起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网络本身的社会问题,也包括网络对现实社会所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文章从网络社会学的角度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大学生存在网络道德认知迷失?道德行为失范和道德情感危机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措施,以期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社会问题是当今社会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网络社会问题的类型有:网络犯罪和网络黑客、网络色情、信息化污染、网络沉溺、信息垄断与两极分化等等.网络社会问题具有以下特征:全球性、高技术性、主观认定上的文化差异性、后果控制的艰难性.根据这些特征,网络社会问题的控制要诉诸技术、法律、道德和人文观念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高校网络德育的提出在于,网络的社会本质是网络德育的社会基础,它决定了网络需要道德和网民需要德育,网络社会中德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要求革新传统德育而实施网络德育,网络社会中各种道德问题的出现需要网络道德来规范和矫正。网络德育的关键是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网络虚拟社会伦理问题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建设的发展 ,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态——虚拟社会正在浮现。虚拟社会的本质特征是虚拟性。虚拟的本质就是“数字化”、“符号化”。虚拟社会区别于现实社会的虚拟性等特征 ,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这些问题的爆发 ,既与网络技术及其运行的不完善有关 ,也与网络中人性的异化有关 ,还与网络外部的社会根源有关。对虚拟社会中的伦理问题的克服与控制 ,首先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与阐释 ,以认清问题的实质。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网络技术进行道德关怀、整合传统伦理资源 ,来矫正网络技术发展的价值导向 ,形成网络时代的新道德 ,实现人性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网络虚拟社会伦理问题的终极控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网络社会也随之崛起,这既为社会管理提供了新的平台,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的意义也显得日益重大。对我国网络社会管理的现状、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梳理,对其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结,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加快网络社会管理立法、创新网络社会管理理念、重视网上舆情引导、强化网络道德建设、健全网络社会管理保障机制、构建多方参与的网络监管模式等方面,对我国网络社会管理一体化管控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网络社会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崭新的社会形态。它具有匿名性、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网络社会的这些特点使网络社会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道德问题。构建网络社会的道德体系是网络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独立的活动空间需要新的行为规范来调整 ,网络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当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新的行为规范加以预防和消除。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中 ,网络道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网络社会呼唤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 ,既是网络社会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挑战 ,也是道德教育的世纪选择  相似文献   

8.
网络购物在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购物的健康发展.诚信缺失、隐私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信息安全问题是目前存在于网络购物活动中的主要伦理问题.针对这些伦理道德问题,文章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从人的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分析了网络购物伦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给出了具体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互联网与移动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发展迅猛,而随之也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正确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本刊特推出一组新媒体与公民社会参与研究的文章,重点关注新媒体对中国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以及新媒体广泛的参与性在推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方面的能动作用。胡正荣教授的文章辨析了新媒体时代公民网络社会参与的理论来源、社会功能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价值评析和诚恳建议;郭彦森教授着眼于网络参与的典型负面现象和焦点问题——网络群体性事件,重点研究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伤害及其防范;樊红敏副教授关注网络社会参与的一个积极现象——网络草根公益,以此为个案讨论网络新媒体在促进社会公益等方面的作用和困惑;张淑华副教授围绕当前互联网社会参与的一种独特现象和典型形式——网络围观,重点讨论网络围观中的社会参与及其功能发挥过程中所呈现的两面性;钟瑛教授就如何规避新媒体中新传播现象的社会风险,从管理层面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网络社会是由多个子系统和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自我协同演化的—个生态系统,网络社会生态平衡最根本的条件是系统协同演化的自发扩展秩序的发展.网络社会问题的根源是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各子系统和构成要素不能协同演化,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因此,网络社会管理体制必须遵循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协商演化规律,发挥主体自治功能,健全网络社会管理体系,使网络自治逻辑与网络法律规制逻辑并行不悖,形成有效的引导手段.  相似文献   

11.
对科学中的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问题可以指明科学研究的方向。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必须包含有意义的陈述,必须满足自然语言的句法规则和逻辑句法。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对问题求解的过程。为了保证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并且能够找到一种科学的解释,必须分析问题的预设。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目前中国教育事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关系到整个高教事业和社会的稳定。本文对高校贫困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导致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探索解决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是民族栋梁、国家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单维系着家庭幸福、人民期望,更直接关系着社会安定、国家兴衰。文章紧扣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入手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关研究;从社会学、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全民精神卫生理念、探索矫正心理问题等方面去展开阐述与论证。突出了教育工作者的职能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旨在呼吁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医学家以及全社会关心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是一个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难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我国的"三农"问题,由于特殊国情所致,与其他国家相比,表现得更为突出,解决起来难度更大。深入探索"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就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老年人口激增,尤其在农村地区出现了许多农村居民养老难的问题.由此国家出台新政策,在全国部分地区设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以期解决试点地区农村居民养老难的问题.本文针对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地区运行期间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探讨,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建立适合黑龙江省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论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全球化对民族国家造成了重大冲击,使民族问题更加复杂化,并出现了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纠结在一起的突出现象.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国家如何维护其民族利益的问题,以及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纠结在一起的缘由;论述了应该如何看待宗教与文明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棘手问题是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引人关注的一类社会问题,随着大量棘手问题的出现,传统社会治理模式日益陷入治理效果不彰的境地。基于对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失灵的反思以及棘手问题本质的把握,网络化治理,以反思理性的“复杂人”为逻辑起点,以公共价值的生产为目的,通过价值理念的再构、主体协商的拓展以及介体适应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棘手问题的可治理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化治理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在现实的棘手问题治理过程中,应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再思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引用李佐军的"人本"经济思想,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基于这样的理论模型,从"人本"视角看待发展的瓶颈,分析了温州市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大概可以归为四类:制度、要素、分工和农民自身问题.结合温州农村经济发展的实情,相应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一类带等式、不等式约束的极大极小值问题,将其转化为带等式、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利用辅助规划进行处理,给出了一个广义的梯度投影算法,解决了一般约束极大极小值问题。算法可在有限步达到最优点或产生一系列点列,其极限点则是最优点,并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行政执法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行政执法问题,大多数人习惯从行政执法本身寻找问题.行政执法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执法,我们不仅要从行政执法行为本身找原因,更应该透视这些问题发生的社会根源.本文拟通过对当前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分析,深刻揭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