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卫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7,2(5):117-121
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有关的种种社会冲突现象而发展起来的,在其形成过程中既有理论层面的发展背景,又有着社会现实层面上发展背景,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科塞、达伦道夫的社会冲突理论观点,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四有”职工队伍的历史使命,党员干部在这一使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使党员干部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 相似文献
4.
当代价值冲突的哲学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价值冲突存在于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及任何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当代社会存在诸多价值冲突 ,现代化进程及其结果造成了人道与天道相悖离的事态 ,这是造成当代诸多价值冲突的直接根源。解决价值冲突的根本出路 ,一是找到提高活动效率的方式 ,二是抑制或转移日益膨胀的需求体系。即对造成价值冲突之根源的合理性的批判 ,主要是对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方式之限度与合理性的批判 ,在此基础上给出责任理念及其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5.
申丽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3)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达型的过程中,道德观念主要发生了以下几个变化:道德主体个性化、自主化;道德目标、道德原则现实化;道德标准和评价多样化;道德观念淡化。社会转型期道德观念必须加以认真的导控。 相似文献
6.
7.
8.
冲突控制和冲突化解是社会冲突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依赖并相互补充。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冲突管理是以冲突控制为主导并辅之以冲突化解。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冲突能量和管理难度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冲突控制成本上升、成效下降,而冲突化解的有效供给不足,这对维护社会秩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种挑战,应当加强冲突化解能力建设,弥补冲突控制留下的管理真空,提高冲突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9.
"文明冲突论"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学者围绕其主旨展开了"冲突"还是"合作"的讨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在文明的交互过程中,因其符合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要求,具有不可或缺的当代价值,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培育与共同富裕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是澄清共同富裕中关于道德认识的误区,如“道德无用论”与“道德万能论”误区的需要;是破解共同富裕中不良道德的阻碍,如为富不仁、“躺平”为善、以穷为荣等观念的需要;也是为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动力的需要。自我要求的勤俭和创新观念、对待他人的慷慨大方观念、社会自身的公平正义观念等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应树立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不仅具有理论合理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仁爱友善的民族基因为与共同富裕相适应的道德观念的实践、推进共同富裕等奠定中华传统文化基础;典型人物的社会示范表明共同富裕视域下的道德观念在现实社会中已经被一些人践行,其在现实中是可行与可能的,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宣传媒体的舆论引导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人们从内心中感受到精神观念的力量与价值,并通过宣扬和批判两条途径的共同作用,促进勤俭和创新、慷慨大方、公平正义观念的确立,推进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少数大学生的道德缺失状况亦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为:在道德境界上缺乏奉献精神;在道德实践上偏重物质享受;在道德观念上以个人为中心;在道德理想上表现为理想追求较低。导致少数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观念冲突的社会现状、脱离实际的学校道德教育、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德育、独生子女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应对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对策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即改变道德教育理念、采用道德内化方法、营造培育美德的环境、健全道德的奖罚制度。 相似文献
12.
提出道德责任的理念和认同道德责任建设,不意味着自然而然地产生道德责任的行为,也并不必然会带来社会生活以及个人实践方式朝着责任伦理所预示的方向转化的结果。因为道德责任主体为自己的道德实践行为寻找合理性根据而进行的理性认知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公民所面临的现实伦理处境以及在道德实践中的两难选择,进而研究"道德责任能力"的伦理价值、建构驾御各种复杂伦理关系的包含理性认知能力、心理能力和实践能力三大能力要素的体系,切实地加强道德责任能力建设,是实现上述转化的必要环节。惟有如此,方能使纯思辨的价值探讨凸显其应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兰若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26(6):91-93
跨世纪的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不仅是个人思想道 德素质优劣的具体反映,而且还关系到21世纪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 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评价当代大学生,有助于我们根据胡锦涛同志关于人才思想道德 素质的要求,找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对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今青少年德行教育所处状况,并运用实证剖析的方法透析其成因,进而就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加强青少年德行教育展开了深刻论述。探究当今青少年道德品质每况愈下、违法犯罪行为日趋严重的重要原因,有多年来我们不加甄别地引用西方教育理念;也有重智育,重学生纯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重升学率,重追求名利,轻德育,或德育不得法,加之电视、网络中不良传媒的污染毒害;还有长期忽视或遗弃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育等因素。然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德行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之根本。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反思与当代道德理想主义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性的发展,在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世俗化进程的同时,也导致了功利主义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现代性也因此遭至多维的反思与批判.而传统道德理想主义在批判现代性负面效应的同时,也由于太过偏激与执着而走向了道德专制主义和对现代文明的否定,而同样遭到深刻的批判.因此,努力构建一种更能反映人们普遍愿望,超越了现代性与传统道德理想主义局限的当代新道德理想主义,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时代任务. 相似文献
16.
立足现实需要构建新的道德价值系统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和推进的基础之一。“重构”必须遵循四项原则 :人性化原则 ,理性化原则 ,时代化原则 ,现实化与超越化相结合的原则。新道德价值系统是建立在健康合理的道德理性基础上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体系。具体包括 :权利观念和尊重个人权利的行为规范 ,平等观念和平等待人的行为规范 ,信用观念和重诺守信的行为规范 ,责任观念和负责任的行为规范 ,仁爱观念和不计功利的人道主义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7.
试论当代中国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其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随着法律与道德的分离,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也日益凸显出来.一般而言,法律与道德的合理限度内的冲突对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有着积极的功能.而一旦法律与道德的冲突显得比较激烈并有可能超过必要的限度时,就可能会对社会的正常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甚至可能成为阻力.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中国法律与道德的冲突这一现象及其深层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限制这一冲突的法律途径,以实现"在和谐中的冲突"和"在冲突中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1):114-117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呈现健康、稳定、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针对其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认真剖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环境的改变导致民众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为了保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独立性,必须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对儒家传统道德观进行辩证分析.在对儒家伦理在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的局限性有清醒认识的前提下,要对儒家伦理在具有现代性的道德教育价值加以分析、提炼和改造,使其成为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0.
李承贵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81-88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史中,对德性的来源有三种解释,即道德源于天(自然)道、来源于性(心性)道和来源于人(社会)道。这些解释不仅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在建造伦理道德方面的独特智慧;而且对于更准确地理解中国传统道德、对于清除近世以来所形成的对道德的错误观念、对如何使德性由“潜在”变为“现在”、对如何建设德性社会等都具有特别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