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道德推脱对共情和校园欺凌的中介作用。以共情量表、道德推脱问卷,校园欺凌问卷为测量工具,对方便取样的44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共情和遭受校园欺凌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在共情和校园欺凌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即共情通过道德推脱影响校园欺凌。本研究的发现对预防学生校园欺凌行为有重要的理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丰富技术支撑,同时也对人类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伦理道德就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延伸,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在追求人的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促进其自我发展,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4.
网络欺负是指个人或者群体使用信息传播技术有意、重复地实施旨在伤害他人的恶意行为。网络欺负具有匿名性、隐蔽性,难于监控的特点。它是校园欺负的一种新兴形式,也是存在于各国青少年之间的普遍现象。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网络欺负的概念界定,分析了网络欺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立法、青少年本身、家庭、学校等多维度对网络欺负的治理提供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网络道德暴力在"道德、正义"的名义下,通过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大规模舆论攻击,甚至由网络平台发展到现实社会的围攻,以使对方受到道德惩罚或迫使对方改变自己的行为。网络道德暴力具有"暴力"的性质,扰乱了网络生活甚至是现实生活秩序,客观上妨害了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大学生实施网络道德暴力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言论自由的异化和群体动力,外因是社会情绪郁积和"匿名制服"效应。基于"共享共治"的基本精神,通过大学生网民、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携手行动是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暴力问题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成长,他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道德认识偏差、社会责任淡化、道德行为失范等现象。网络道德问题不能被无视,本文就网络道德评价标准的构建原则、标准构建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剖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和原因,并提出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袁绍成 《职业》2013,(12):33-34
大学生“道德银行”是网络时代催生的产物,构建大学生“道德银行”离不开网络。具体来讲,网络运行是构建大学生“道德银行”载体的技术路径,网络环境是大学生“道德银行”构建目标的实现平台,大学生应在网络社会里实践“道德银行”。  相似文献   

9.
如今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尤其是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信息多元、多样、多变、丰富、便捷是网络社会的突出特征。网络促进德育发展的同时,也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选择困境。然而,现在高校偏重对大学生道德知识的教育,从而导致大学生在面临道德选择时不能独立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薄弱阻碍了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以及德行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徐玉芳  王盈盈  赵保海 《职业》2015,(8):118-119
本文提出,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网络的虚拟性、无拘束性易使自律能力差、正念定力弱的大学生偏离正确使用网络的导向,因此加强大学生定力建设,是网络道德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势如破竹,导致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然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以大学生群体为例,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比比皆是,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产生了消极的作用。这同时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网络领域的秩序也同样混乱不堪,网络道德成为了当前社会亟待正视的问题。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及引导机制方面作了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12.
现今,由于信息技术不断地创新与发展,越来越多人的生活离不开网络,尤其以大学生最为常见。但频繁地被报道的大学生的不良网络道德现象,使得网络道德教育受到极大重视。而众多专家学者指出,儒家慎独思想一方面强调自律,另一方面强调诚实,是否能借助这一传承千载的儒家思想来指导网络道德建设呢?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互联网固有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征.网络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捷和丰富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道德认识模糊、道德情感危机和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负面影响。本文在阐述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的同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设途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道德应该是植根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法律,但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很容易产生各种网络道德问题。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还不够完善,很多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方面缺乏认知,本文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寻找对策,对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普遍偏重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他们为网上所传递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充分地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对于网络对自身素质发展的影响、网络道德规范的真空、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深层次问题缺乏思考,对在网络社会生活中应持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全面迅速发展,在不同环境中的诚信研究也越来越细致和系统。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道德培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代的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网民群体,对这一群体的上网状况微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方面出现了“信息污染”严重、不能“健康上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和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有关,也和学校的德育教育有关.因此,应该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高校应该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有关部门应该加快网络立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宋倩 《公关世界》2023,(5):90-91
道德信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必然要拥有正确的道德理想,树立崇高的道德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自身价值。但是,当代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道德冷漠、道德麻木、道德滑坡的现象,这与社会环境、高校德育建设、网络舆情等因素密切相关,为助力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重塑必须从社会制度、学校教育和家庭等角度深究其原因,探索实现路径,化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危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阐述传统道德内涵与精髓、道德价值观的基础上,梳理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存在的误区,分析了传统道德在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升华中的价值,通过传统价值的学习、教育、弘扬,提高大学生道德价值的认知水平,升华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促成大学生高尚道德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对学校欺负相关研究的回顾发现,当前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学校欺负核心概念仍然没有达成共识;理论研究处于"松散状态";现状研究对核心问题尚未探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单一;干预策略本土化研究尚少。透过社会学视角,未来学校欺负研究应转向欺负行为背后,探讨谁在欺负与受欺负;明确学校欺负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建立学术共同体提升理论研究与现状研究,尤其是对个案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社会支持系统下的学校欺负干预实验,提升本土化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