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主义“虚幻共同体”界定了“真正共同体”的价值内涵:从人的本质出发,人的真正共同体应超越共同体的虚假性,实现自我与他者和共同体之间的和谐共在,促进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做到:自觉倡导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与尊重文化多样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支撑张力;全面理解个体的自我实现与共同体的自由繁荣相统一的科学内涵,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义性基础;始终坚持价值观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正确立场,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义感召力;科学把握共同体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客观逻辑,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2.
相较欧美舆论,韩国舆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度较高,态度更为中立、积极。其关注动机有两点,一是对中国外交路线、中韩关系、国际新秩序探索、国际合作等议题的高度关切;二是对文在寅政府依循该理念提出的"中韩命运共同体"的关注。韩国舆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促进地区和平与一体化、加强文化价值传播、增进人类健康福祉等方面抱有期待,亦在"中美争霸"、新"天下秩序"、民族主义等多维度存有疑虑。为扭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韩传播时呈现的抽象化、单向化倾向,中国应重视该理念与韩国重点关注议题与主流价值——如"东亚共同体"、多边主义、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环境卫生合作等的话语对接,在全球合作抗疫的背景下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数字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将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数字命运共同体具有数字连通性、数字互惠性和数字调试性三大全新的属性特征,能够促进人类数字社区的出现与演化,并将促成一种数字时代的世界大同思想——数字世界主义的诞生。数字命运共同体将赋予数字人类一种全新的、超国别民族的数字文化身份,给予数字人类一种超越宗教信仰的数字文化归属,成为追问数字人类的人文精神形态和人文精神价值的新平台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在深刻揭示人的本质与批判虚假的共同体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组织形式的理论学说。现实的人是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逻辑出发点,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其本质,以公有制为前提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其物质保障,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其价值旨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继承与发扬。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对当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为共同富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奋斗目标,公平正义是其价值追求,和谐世界是其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发展时间不算长,但与理性主义理论坚持物质中心主义不同,它注重从观念和文化角度看待与分析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与中国政府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虽属不同领域事物,但探究建构主义理论有助于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丰富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为国际文化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参与各方做到政治互信、增强身份认同和寻求更多利益合作。  相似文献   

6.
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核安全领域提出的新理念。虽然实现这一理念面临诸多挑战,但是从共同体实践模式、国家合作、共同利益观和全球治理的角度来看,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具有可行性。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扩大国际合作范围,深化国际合作方式;强化国家责任,提高国际道德和共同体意识;积极推进核安全体系建设;培育核安全文化,增强核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7.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世界历史和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球文明转型的必然要求,更是基于共赢逻辑的文化自觉。文化是联结人类共同命运的精神纽带,从文化维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超越民族地域局限的全球合作意识、尊重文明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文明融合意识以及体现共同性的共赢文化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针对全球性问题提出的具有原创性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话语,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原创性的话语不仅凸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形象,而且还体现全球视野、国际风范和人类高度,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中国倡导、服务全人类的海洋治理构想,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基于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生态和海洋安全而形成的“五位一体”共同体理论体系。在理论设计与实践构建过程中,海洋命运共同体充分彰显了延续性、实践性、人民性与系统性等内在特质。如何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一个从观念转向实体的动态过程,需要从话语引领、法治支撑、外交推动和安全维护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海洋命运共同体话语力量,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法治建设,深化海洋命运共同体外交实践,优化海洋命运共同体安全环境,从而有力推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后文简称“两个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实践中国共产党执政精神的基础上,为解决民族治理和全球治理问题而提出的带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治理理念。“两个共同体”是中国智慧与世界思维、经验基础与理论升华、相互依存与双向互动的内在关系;“两个共同体”的构建和铸牢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国梦与世界梦共筑等方面具有极为丰富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0.
中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元"文化。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原文化失语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体现在跨国家跨文化以及国内各民族的交往中。如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建立文化自信,从而实现中原文化"走出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视角。在分析中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阐释中原文化失语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原文化"走出去"的多模态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创业与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器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鼓励与扶持毕业生创业,已成为社会关心的话题.由于毕业生普遍存在社会经验不足、资金有限、市场观念不成熟等短板,其创业之路举步维艰.创业孵化器是帮扶毕业生创业的社会组织,而毕业生创业最有效的物质载体是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器通过孵化小微企业帮助毕业生完成创业实践,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12.
论“三位一体”的企业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指出了建立体制、技术和管理"三位一体"的企业创新模式的重要作用,具体阐述了体制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的核心,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提出了要把相互关联的"三个创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切实推动企业发展的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13.
要更全面地理解信任机制就应考虑到信任受托者本身所具有的特质、信任双方的关系、作用于信任双方的社会机制、信任媒介及信任的管理与动态演进.文章分析了华人家族企业的信任特征,并以广东中山市家族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部分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绩效考核中常忽视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以期对企业有效进行绩效考核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5.
商业模式创新是商界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捋清当前人们对"商业模式"含义的模糊认识,重新界定了商业模式的内涵,分析了商业模式的组成要素,并针对当今中国小企业面临的残酷的市场环境,指出商业模式创新是保持其相对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并在综合波特的"目标集中"竞争战略和价值链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小企业通用商业模式"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产业性与公益性再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的产业性是生产性与商品性的统一,其中生产性包括一般的生产性和特殊的生产性,特殊的生产性正是生产劳动能力的属性,亦即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属性;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不是体现在高等教育的产品性质上,正是体现在它的社会功能上。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通过其本体功能实现,因而高等教育的产业性与公益性在生产性要求上不但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且是构成手段目的的共存关系。同时,通过克服两者在商品性条件下的矛盾冲突,能够实现高等教育产业性和公益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霍布斯国家理论奠定了人类政治走向文明的理论基础。但霍布斯本质民主的国家理论最后却未能与君主专制划清界限。对这一理论与现实间的悖论,学者们多是从霍布斯的人生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寻找答案。实际上,导致这一悖论的根本原因在于霍布斯国家理论自身不易察觉的逻辑错误。霍布斯国家理论的逻辑论证包含三个基本环节:首先设定国家创制的前提——自然状态;然后导入国家创制的人性基础——人类的理性与激情;最后在前两个逻辑环节的基础上推导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霍布斯在论证的最后环节将"现实中的人"与"虚拟中的人"未加区分地混为一谈,致使他一开始谨遵逻辑、在"公共意志"价值层面精心建构的"国家"却异化为外在于人民之物,使他本质民主的国家理论不得不"合乎逻辑"地成为君主专制政体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异常严峻,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针对食品安全问题,从食品供应链出发,通过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诸多原因,以核心企业为抓手,提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包括提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供产销各环节进行积极合作,实现保证食品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企业管理能力建设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企业管理能力即企业管理者能力建设研究主题,简要阐述了企业管理者知识结构、理念、素质、能力的内容构成,论述了能力建设方法论问题。提出,企业管理者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企业科学发展的需要,是企业管理者自我成长、自我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高非公经济的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非公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对非公企业而言,要挑战国内外竞争对手并在竞争中取胜,进而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能否培育其核心竞争力.非公企业要提高竞争优势必须实现的五个方面的转变,企业产权主体、管理制度、人力资源配置、经营理念、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