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一、定义 在涉及当下教育界和学术界种种不良行为时,一般有“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三种主要称呼。从汉语语义上分析,这三个概念所指相同,但强度不一。“学术不端”重于“学术失范”,“学术腐败”又 重于“学 术不端”。对于年青的大学生们的学术不良行为,用“学术腐败”来称呼,太重,不恰当。对于学术权力场中的种种以权谋私的丑闻,用“学术失范”来形容,太轻,也不恰当。因此,有 必要对这 三个词汇进行明确的界定。 学 术失 范 主要指学者违背学术规范所犯下的技术性过失。例如行文失范(如学术论文缺乏必要构件,行文中含有太…  相似文献   

2.
学术不端与学术规范、学术管理对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学术失范、不端乃至学术腐败的事件不断出现,其中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越来越严重的学术评价过度症。学术规范建设方面的问题只是学术不端事件增多中很次要的原因。人们面对学术不端现象而见惯不怪,一方面意味着学术不端已经成为非常普遍、非常严重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人们面对学术不端现象已近乎无可奈何。导致学术不端的原因包括社会、管理界、学者自身等方面。治理学术不端也必须全社会、管理界、学者自身一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现象,已经对社会构成严重危害.有效遏制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并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术行为约束机制,构建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防火墙”.主要应从权力约束、利益约束、责任约束和社会心理约束四个方面建立健全学术行为约束机制,及时检讨修正学术行为,促进学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胡杨 《云梦学刊》2003,24(5):14-18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2000—2001年组织的“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大讨论,发表了对我国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现象、根源和具体防治措施等各种观点。随着学术规范大讨论的进一步深入,学术共同体内部深层的理论矛盾如学术规范讨论中的“反身性”问题,科学的价值规范矛盾问题以及科学共同体的自足性问题等等逐渐暴露出来,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既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理论矛盾的结果,同时也是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孳生的原因,因此整饬学术规范,反对学术腐败应该从学术价值和学术规范的重构入手。  相似文献   

5.
日前,全国109名教授联名发表致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各大学、地方社会科学院诸位领导的公开信--<关于抵制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开信>,呼吁抵制学术腐败、谴责"本校保护主义"、建议成立学术纪律仲裁委员会.包括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贺卫方、张维迎,吉林大学教授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徐友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等.  相似文献   

6.
吴励生 《云梦学刊》2007,28(5):13-24
杨玉圣以其长年坚持且深入细致的学术批评志业成为学术中国的守夜人。其对种种学术腐败、学术不端和学术失范现象的批评,不仅推动了学术规范的发现与重建,而且敞开了学术的公共空间,使一种对话和商谈的伦理开始进入中国的学术共同体。而其在专业领域所做的考据性批评,同样旨在多重的建与立:确立信史,学科建构,乃至重建学术传统,等等。从而使他的守夜人角色在惩恶之外又多了一重扬善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学术是神圣庄严的,高校本应是一方净土.但越来越严重的高校学术腐败现象使庄严的学术面临失范和失衡的危险.文章列举了当前高校学术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云梦学刊》2004,25(6):13-14
金秋十月,北京,吾等来自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的学人,秉持职业良知与学术公益之心,汇聚于“首都中青年学者学术规范论坛”,以文会友,各抒己见,自由讨论,就恪守学术规范、保障学术自由、加强学风建设、推进学术创新达成共识。鉴于学术规范对中国学术繁荣与发展、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深感当前存在的学术失范问题、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坚信经过不懈的集体努力以促进中国学术规范化的可能性,兹谨向学界同人发出如下倡议:———恪守职业道德,扎实治学,老实做人。摒弃急功近利、沽名钓誉的浮躁心态。反对抄袭剽…  相似文献   

9.
学术行为的规范化: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关学术规范的讨论中,学术规范的价值、学术规范的主体和学术规范的方法是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学术规范的价值应该包括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学术规范的主体应当包括学术生产者、学术评价者和学术管理者;寻求学术规范的方法的关键在于从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原因入手,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使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无利可图。  相似文献   

10.
“学术腐败”的说法已经有年头了。如果仅仅用这四个字来概括整个学术界的状况,显然有失偏颇,但学术界严重存在的腐败现象的确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年来,关于学界剽窃、抄袭、造假、虚报等学术腐败的新闻屡屡曝光,严重损害了学术界的形象和声誉。引文不注出处、注释不规范、篡改文献和数据、署名混乱、评价夸张、学术批评失范等学术不端行为,也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学术研究的发展。尽管有不少知名学者大声疾呼,很多媒体也严厉抨击,但学界的情形未见多大改观。如今的书店里,乍一看,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丰富得不得了,但究竟有多少原创的、高质量的、…  相似文献   

11.
论科技期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应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中有所作为,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对于编辑而言,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德"与"能","德"是编辑人员防范和发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动力和主观条件,"能"是编辑人员发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客观条件和必要条件;二是对于编辑部而言,应健全编辑部内部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审稿制度,建立针对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惩治机制;三是科学运用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2.
李丹 《学术界》2012,(12):129-133,286
随着学术论文的海量增加、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加剧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应运而生,成为初审的把关者,还是终审后上稿前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学术审稿的"第三只眼睛"。但它只能对"复制粘贴"这种简单抄袭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要甄别更隐蔽的、没有创造性意义的抄袭还需要提升编辑的业务素质,另外,它存在对表格、公式等无法查询,检测不同格式的文章结果有差异等缺陷。因此,建议编辑人员不要简单以检测数据来判定稿件抄袭与否,不要完全依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需要在不同时段对文章进行多次查询,通过理性使用,使该系统成为防止和打击学术不端的一个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论学术信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不端行为的蔓延之势玷污着学术圣洁的殿堂,整治学术腐败的文章连篇累牍.文章认为解决中国目前学术界的问题的根本还应当从建立学术的信仰开始.尊重科学研究内在的规定性,形成学界对科学研究规定性的高度认同,并由外在的约束上升为内在的自律,不畏艰难,蔑视权贵,追求真理是学术信仰的精神内核,它是学者心中的敬仰、敬畏的"神",心中有"神"的学者才可被视为智慧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社会良知的守护者,学术界才可被称之为象牙塔、圣洁的殿堂和社会的净土.当今中国只有从科学精神的再塑造、知识分子良知的猛唤醒、社会正义的共培植等方面入手建立学术信仰,最终从根本上实现学术腐败的全面整治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救赎.  相似文献   

14.
袁玉立 《学术界》2012,(12):120-128,285,286
学术不端是我国历史文化中实事求是精神与实用主义博弈的消极产物,应当对此实行伦理控制。学术人应当是融自由与自律于一体的职业人,是自我控制能力最强的社会人。学术不端的伦理控制,首先应当唤醒学术人的自我意识,在问学实践和德性实践中实现自我。其次还要加强学术共同体的伦理建设,将学术自由、学术创新、学术平等和学术批评牢固树立为长期践行的伦理价值目标。全社会要从学术伦理的教育与教化的结合上,对于学术失范、学术不端的规范与规制的结合上,实行伦理控制。这样才能有效克服学术不端,推动我国学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术腐败的产生有如下原因:一是因为我们抛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二是师道的不尊与学术的不独立;三是体制上计划学术与行政学术的误导;四是对西学的追逐使我们的学术失去了主体性和创造活力.可以从四个方面惩治和预防学术腐败:一是要建立严格的学术规范;二是对学术腐败要严惩;三是要尊重学术独立,尊重文化传统,维护学术和学者的尊严,知识分子和教师要自尊自爱,建立学术主体性;四是改变"审批学术"的运作模式,改变违背学术研究和人材成长规律的种种做法,防止以自然科学评价体系规范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6.
谈谈学术的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正当性的根据在于学术的德性。只有合乎学术德性的学术活动才具有正当性,而学术规范则是这种正当性的具体化。当今学术失范乃至学术腐败问题已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而要拒斥学术腐败,应当通过返归圣人之道来修持学术德性:其一,追求卓越的专业成就,是现代学术的天职;其二,发现不朽的真理——其表征是既没,其言立,是专业成就卓越的唯一指标;其三,以爱智为至高的人生趣味,是发现真理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有学术,就有抄袭术;有学界,就有抄袭界;有学者,就有抄袭者。抄袭事件不断曝光,文贼学盗陆续亮相,抄袭剽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这些原本很少登场的术语,渐入人们的视野,一时间变成了频繁露面的热词。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超常规发展,学术数量不断增加,呈现"繁荣"景象,但是随之产生的学术腐败现象也屡见报端。本文即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学术腐败行为的根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最近十多年来,学术界在取得了众所周知的巨大业绩的同时,也暴露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形形色色,或属于学术失范问题,或属于学术道德问题,或属于违反知识产权问题,或属于学术腐败问题,既令人触目惊心,又教人痛心疾首.  相似文献   

20.
作为特定"场域"的学术系统,总是按照分化与整合的逻辑不断进化与发展.以组织上的横向分部、纵向分层为基础,学术场域进而借鉴行会"对外垄断、内部共谋"的机制,维护学术自由和组织自治.不过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学术场域的过度分化,滋生过度自利倾向、诱致学术腐败.为了防止过度分化与自利、持续赢得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学术场域一般会从认识论基础、知识操作规则及社会心理基础等方面寻求整合之道.分化与整合机制有助于保证学术场域相对独立地运行,并在一定程度上自我调节学术失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