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援助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社会援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就业援助制度的对象、责任主体、主要途径等方面探讨对大学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援助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就业形势也就更加严峻。本文主要是对社会和高校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进行分析,并且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高校教学方案的改革、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不断推广,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家庭以及社会一起关注的问题,并且影响大学毕业生未来的发展,影响社会平稳发展和国家实现人才强国目标。在现阶段的就业形势下,要想降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需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就业形势也就更加严峻.本文主要是对社会和高校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进行分析,并且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高校教学方案的改革、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不断推广,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家庭以及社会一起关注的问题,并且影响大学毕业生未来的发展,影响社会平稳发展和国家实现人才强国目标.在现阶段的就业形势下,要想降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需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4.
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分析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教育对策,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0月25日,湖北民族学院传出好消息:在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背景下,该校总就业率达90.30%,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湖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胡茂成说,这得益于学校以"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精神在人才培养道路上开辟新模式的有益尝试。湖北民族学院长期坚持从招生和专业设置上,扎实打牢人才培养工作基础。2013年,该校本部完成各类招生计划5586人,其中研究生112人、  相似文献   

6.
《民族论坛》2010,(5):11-11
<正>高职高专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据麦可思公司(中国目前最专业、最全面、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最近两年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签约率和签约薪资  相似文献   

7.
张为波 《民族学刊》2014,5(1):82-87,124-126
大学生就业问题近年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其既具有共性,又带有特性,更应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对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研,发现当前成都地区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一定程度存在热衷大城市就业,沟通能力相对不足,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易受到不公对待等就业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传统择业观、汉语水平、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用人单位的不当认识有关。为此,本文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注程度;学校应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应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提升自身能力、转变择业观念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立体呈现青海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本研究从地方和毕业生两个方面来梳理大学生就业数据.地方层面,获取了海南州2003年至2015年近13年,黄南州2004年至2014年近11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的基本情况;毕业生层面,笔者从毕业生基本信息、就业意愿、就业行为、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服务等五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对以上两个层面的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研究提出毕业生要改变就业观念、掌握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力,高校要重视就业服务、加强创业教育,以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当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种种消极的择业观念,极大影响了毕业生顺利、充分地就业.因此,帮助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端正就业思想,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临近毕业的中央民族大学校园里几乎看不见应届毕业生的身影。他们正在为论文、为工作奔波着。作为人生中重要的一段 ,他们的校园生活即将结束 ,迎接他们的将是陌生的另一种人生抉择。采访2000年应届毕业生这天 ,正赶上北京沙尘暴天气 ,这来自西部的尘暴使在校园穿行的毕业生们对前途有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就业 ,早已从“分到哪里去哪里”的单向型选择 ,发展到“想去哪里 ,能去哪里”或“能做什么 ,适合做什么”的双向、多向型选择阶段。毫无疑问 ,今天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就业 ,面临着日…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以来,湖北省黄石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决完成党中央赋予的援藏政治任务,紧密结合西藏之需和黄石所能,精深开发就业岗位,精准对接就业信息,精细完善就业政策,精确开展就业服务,积极探索并持续深化组团式市场化就业援藏工作,推动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由过去自由零散型务工向规模组团式就业转变、由低质量打工向高质量创业推进取得新成效。截至2022年7月,黄石市累计吸纳103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到16家企事业单位实现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2010届112名本科毕业生书面问卷调查,掌握了解了医学毕业生就业前景自我评价及其成功就业签约实现途径,提出了医学类本科生就业指导应超前化、全程化、专业化,应加大面向基层就业指导教育力度,应与国家医疗卫生职业准入制度接轨,应"保老拓新"扩大就业渠道,增强医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签约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新形势下,高校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充分认识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任重道远。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为毕业生提高能够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积极探索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真正为大学生走向社会顺利就业起到铺路架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但很少有人谈到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其实,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更为巨大.作者从实际出发,分析了民族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提出了促进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就业质量的职业意识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就业质量内涵和评价出发,通过对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职业意识及职业意识教育的现状分析,针对当前职业意识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职业意识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其重点就是就业。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需要等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改变过去被动接受企业上门招聘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由于历史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尽如人意。文章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存在的认识误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对策思考等三方面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常晓鸣 《民族学刊》2021,12(4):18-24, 112
我国脱贫攻坚战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迎来了全面胜利。作为精准脱贫战略的重要构成,易地扶贫搬迁在“搬得出”目标完成之后,“稳得住”与“能致富”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地区内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基于凉山彝区179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的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实证分析了产业发展、就业质量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产业帮扶、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等措施对政策满意度形成正向拉力,家庭人口特征对政策的满意度有显著推力影响,而鼓励传统农业生产、发展民族手工业和改善社会保障等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要以做强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引导高质量就业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为路径,多渠道促进就业,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融入,真正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  相似文献   

18.
"培养一个大学生,脱贫一家人",这是武陵山片区农村家庭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出发点。本文选取武陵山片区湘西古丈县作为调查样本,对大学生家庭的教育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家庭对发展高等教育的意愿十分强烈,但存在着支付能力很有限、大学生比例低、大学生对家庭脱贫的短期作用不明显、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不选择回乡就业等问题,最后是作者提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婷  刘毅 《民族论坛》2013,(8X):89-92
"培养一个大学生,脱贫一家人",这是武陵山片区农村家庭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出发点。本文选取武陵山片区湘西古丈县作为调查样本,对大学生家庭的教育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家庭对发展高等教育的意愿十分强烈,但存在着支付能力很有限、大学生比例低、大学生对家庭脱贫的短期作用不明显、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不选择回乡就业等问题,最后是作者提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西部省份社会与经济发展监测研究"数据,比较分析了转型期维吾尔与汉族的教育分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维、汉民族的教育分层主要集中于初中和高中升学阶段。大学升学率上的不平等主要存在于城乡和阶层之间,民族不平等因政策因素基本消弭。统计结果显示,两个民族的教育不平等大部分是由民族人口的城乡分布不平衡、阶层结构(或家庭背景)差异所致,但民族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兼容问题及教育理念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相对而言,维吾尔族人口内部教育获得的城乡、阶层分化比汉族更为明显。因而,维吾尔族教育问题既是社会阶层或城乡问题,也是民族问题。要想实现各民族共享发展,还是要从改善广大中下阶层的受教育环境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