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司法独立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对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司法独立状况进行了概括 ;分析了清末司法独立思想产生的原因 ;认为这两个时期的司法独立是被扭曲的司法独立 ,而非真正的独立 ,其深层原因是由于缺乏发达的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与之相适应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
清末和民国时期禁毒政策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毒品问题和政府的禁毒政策, 分析了造成当时社会毒品泛滥的政策原因, 指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禁绝毒品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毒品问题和政府的禁毒政策, 分析了造成当时社会毒品泛滥的政策原因, 指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禁绝毒品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云南的职业技术教育产生于 190 4年 ,在民国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这一阶段云南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真实反映云南职业教育实际状况 ,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其发展规律 ,旨在对今天云南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从而起到借鉴和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清末民国时期的新疆货币、金融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民国时期 ,新疆货币、金融呈现出明显的地方割据性与半殖民地性。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国时期,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初具规模,旅游专业机构出现,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力度加大,旅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大。苏州作为自然及人文资源皆丰富的古城,旅游业更显繁荣。旅游影响了苏州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市规划,促进了苏州市政建设和服务业的发展,使得苏州传统手工业部分地得以维持,并开阔了苏州居民的视野、促进了苏州"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国时期的基层邮政——以原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民国时期原四川省基层邮政,尽管它“僻处西偏”,却也能伴随全国大潮“裁铺改邮”,且组织完备,业务发达,管理颇具特色。这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邮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  相似文献   

9.
贤妻良母,曾是中国女性传统形象和生活的基本范式.清末民国时期,“贤妻良母”女子教育观曾兴盛一时,并多次引发争论.针对此教育观,有识之士褒贬不一,各执己见.本文将此一时期的“贤妻良母”女子教育观分为三大派别:以官方为代表的保守派;以严复为代表的温和派;以胡适为代表的激进派,并以性别平等为视角,对这三大派别的“贤妻良母”女子教育观进行客观回顾.  相似文献   

10.
11.
从沿海考古和科技史研究的角度讨论了环珠江口先秦手工业史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对前入相关研究述评,指出现有研究存在注重技术史分析却轻视技术与社会互动考察的局限性,提出要运用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研究方法,对其先秦手工业史进行“技术-经济-社会”的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2.
针对清代民国时期四川乡村市场研究中一些问题,主要从市场密度、集期、规模和发展阶段四个方面入手,运用历史地理学的分析方法,依据方志资料进行数量统计,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上,揭示了四川乡村市场合理的密度、市场集期所反映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市场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性,以及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乡村市场发展的不同进程,展示了清代民国时期四川乡村市场在时空分布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清朝统治者继承并改善了督抚制度,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权力体系,使中央与地方之间保持了200多年的制衡状态。19世纪中叶,由于战争的原因,这种平衡被打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晚清地方督抚彻底掌握了交战各省的军政大权,政令、军令得以统一。这一方面为清朝在战争中获得胜利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失衡。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期的域外书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西学东渐之际,在这一变局下,晚清人的域外写作发生了不同于古典域外书写的近代转型:其一,体现为现代地球观念的形成,即从“中国天下”观转向现代地理观;其二,体现为“夷夏之辨”观念的转换,即从“华夷之别”转向“天下一家”;其三,体现为书写心态的转换,即从追求异国情调到着重于问政求学;晚清域外书写具备了丰富的现代内涵与文化意味,成为触摸晚清士人思想嬗变的重要文本。  相似文献   

15.
晚清戊戌至庚子年间,正值清廷政局动荡、人心思变之际,肩负朝廷文书往来职责的驿递系统积弊甚重,而裕国便民的新式邮政体系统合官民邮递职能的呼声日高。朝野之间,关于裁驿置邮的议论及方案亦各有不同,其中不仅是邮递功能或方式的转变,更是在清末官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建立有效的管邮机构和统一邮权的尝试。所以清末的裁驿置邮不仅涉及制度变化,背后更有观念、人事的多种纠缠,最终邮传部的建立与初衷方案的差异,也反映出清末制度转型中的艰难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晚清的思想和文学中,普遍认为奴隶是中国人的本性。对奴隶的认识和批判实质是对中国政治与社会关系的多重揭示,不仅把矛头指向了君主专制,也包含满族的统治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奴隶批判的目的是要国民从奴隶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它是民族国家想象的一个重要步骤。另外,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无论亚洲和欧洲都经历了政治奴役的历史,启蒙主义和民族主义对"奴隶"的批判也具有历史的普遍性。因此,把"奴隶"当作是中国人的本性,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历史误解。  相似文献   

17.
清末时期,安徽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发,对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农作物的破坏,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损坏,对农业劳动力的伤害,造成农业人口的大量流动,扰乱正常的农村经济秩序和农村社会秩序混乱动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文章概述了清末民初摄影术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对传统视觉经验格局产生的影响,揭示了现代性市民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世俗感性的趣味中所包含的对人性满足的合理性,旨在为中国传统视觉艺术和现代视觉文化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分析指出,清末新政时期,在内外合力作用下,湖南省省会长沙被迫跨入了早期城市现代化的行列,突出表现为:经济的近代化转变,报刊媒体的广泛传播,城市市政管理机构的改革等,具有近代意义的市民社会开始出现,长沙城市的早期现代化取得了极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清末新政时期,随着监狱改良思潮的兴起,以新式模范监狱建设为目标的监狱制度改革也提上了清政府的议事日程.规范的监狱管理以及监狱管理人才的培养,使清政府的监狱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近代西方监狱管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监狱的近代转型奠定了基础.但由于监狱改革的执行缺乏力度以及传统监狱观念的影响,清末的监狱制度改革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