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产业蓝皮书》显示,中国变为弱势的传统优势行业有18类,这些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曾大于1,但近5年,其比较优势指数已小于1。农产品、"两高一资"产品,正在成为消失的竞争优势行业。中国贸易竞争力稳中略增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安徽省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以安徽制造产业为例分析评价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98-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中高技术产业及相关测度的方法对中国现阶段的外贸产品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出口的不断增强,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外资企业表现尤为明显。最后提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竞争力是一国或一个区域特定产业在国际市场或区域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这种能力是竞争主体多方面因素和实力的综合表现.研究产业竞争力是寻找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着力点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产业竞争战略优势的逻辑起点.本文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测定和评价,揭示其变动趋势,从而找到工业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其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波士顿矩阵的分析思想,以美国进口市场作为特定国际市场,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供的一般进口(General Imports)通行海关价值(General Custom Value)数据.通过电机与电气设备产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份额增长率两个显示性指标,分别就中国电机与电气设备产业与中国其它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中国电机与电气设备产品在美国进口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及发展态势.以及中国电机与电气设备产业各子类产业的竞争力表现三个方面系统地展开讨论.并认为中国电机与电气设备产业相对于大多数中国其它产业及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且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内部各细分子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表现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区域经济竞争,已经不单单是单个企业在品牌、渠道方面的竞争,也不单单是产业链某一个环节的竞争,而是产业链从上到下所有环节的全产业链整体竞争。经过多年的发展,乐山多晶硅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在基础资源、技术、人才、产业基础和布局、循环利用和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在全国已经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产业链竞争力已经初步形成。乐山多晶硅产业要想在全国范围和世界范围内保持其优势竞争地位和维持其产业链竞争力,还需要不断加强和提升多晶硅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管理学报》2009,6(1):142-142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商业行为对中国产业部门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宏观与微观影响;以及我国产业升级与转型对全球经济与商业体系的作用与影响;中国产业竞争力培育的进程与途径:生产率(productivity)、成本效率(cost efficiency)及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的提高、技术进步、产品质量的提升等;促进和阻碍中国产业部门和企业实现有效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制度因素,如产业政策、公司治理等;  相似文献   

8.
精彩预告     
《经理人》2010,(7):126-126
2010(第四届)中国CEO年会将于9月在京举办 2010(第四届)中国CEO年会,将于9月25H在北京隆重举办,本届年会主题为:“竞争力再造,发展模式的关键抉择”。一场金融危机,将中国企业不太明显的竞争优势几乎耗尽。经济虽持续复苏,但企业生存艰难,风险挥之不去,产业洗牌势不可挡;经济结构重大转变,倒逼企业发展模式变革;中国企业,渴望“竞争力再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对工业竞争力的内涵和决定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 ,并提出了增强中国工业竞争力的具体途径和方向。工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工业对于该国资源禀赋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反应和调整能力。它包括微观层次企业竞争力和宏观层次产业竞争力两个方面。前者是基础 ,后者是条件。在WTO框架下 ,充分考虑发挥我国丰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进行产业选择、技术选择和分工选择 ,是提高中国工业竞争力的现实途径和出路。  相似文献   

10.
技术垄断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产业获取垄断利润的关键保障,西方发达经济体依据其跨国公司技术垄断竞争力优势获得垄断利润,同时导致发展中国家产业上升通道技术壁垒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分析西方产业技术垄断竞争力优势产生原因及其维持优势机理,试图构建产业技术垄断竞争力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中国大豆进出口现状以及通过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说明中国大豆出口的竞争优势与劣势,综合中国大豆产业所存在的问题和所具有的优势,提出在WTO的规则下,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其宏 《科学咨询》2007,(17):10-10
近3年来,重庆市基于在青篙(黄花篙)种质资源、优良品种选育、种植技术及青篙素制剂生产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青蒿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青篙产业基地,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强有力的竞争。当前,青篙产业正处于混乱、整合、激烈竞争的产业发展初期阶段,能否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将主要取决于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结合重庆市青篙产业各环节的实际现状,就重庆市参与青篙产业发展竞争的竞争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2,(24):22-27
当代的国际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地方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而言,我国要实现从产业大国到产业强国的转变,提升竞争力,产业集群势在必行。我们选取顺德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燕 《经营管理者》2009,(13):355-356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复建设、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分散、竞争无序和技术水平较低等状况,这些直接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基于此,笔者采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的优势、劣势、威胁与机遇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以期对整合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扩大规模,发挥竞争优势、从而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黄慧 《经营管理者》2009,(18):145-145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际分工已经演化为价值链分工,产业边界超越国界,企业与国家互相渗透。本文运用产业国际竞争力二维评价,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焦点转移到企业,考察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力贡献,并结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典型模式和中国制鞋业的现状,相应的提出中国制鞋业的多通路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30省市汽车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立我国区域汽车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竞争信息平台,为汽车制造业企业经营发展与科学决策提供权威的汽车行业竞争力信息,为政府、金融机构在政策、融资与投资方面提供高水平的汽车行业咨询性综合竞争力信息。本文借鉴国外竞争力前沿研究,联系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与发展的实际问题,开发了针对我国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对称性设计评价方法,建立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的7大要素和49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运用于企业集群、产业和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实际研究,以及多元统计等分析方法,对我国地区汽车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和汽车制造业企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经济圈与“长三角”区域相比.竞争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也不强,但是有很强的产业合作基础。以加强产业合作为突破口和拉动力。是提升京津冀经济圈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保定新能源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具体介绍保定市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对其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用AHP法确定了其指标体系的权重,然后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其最终竞争力作出了评价.得出保定市新能源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最后,本文分析了保定市独有的优势,指出只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的作用,就能更好地体现其竞争力,对保定市的产业决策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林枚  王芳 《经营管理者》2013,(4):103-104
科技人才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科技发展进步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在借鉴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天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旨在找出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人才竞争力的优势和不足,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提出提升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以推动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