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认同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一个主题。本文对社会心理学对宗教认同的研究做了梳理,发现宗教认同的理论研究主要从宗教认同的概念、宗教认同的要素、宗教认同的发展模型几个角度展开。本文认为,社会认同复合论中有关多元认同的表征对宗教认同的表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概念隐喻是有效的认知学习手段之一,本文以概念隐喻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概念隐喻,提出对学生的概念隐喻教授不能只在语言层面进行教授,而应化知识点的枯燥为思想的活跃,让学生掌握运用概念隐喻表达熟知但无法通过普通语言来描述的思想及观点。对概念隐喻从语言学习角度与人生观方面进行双重分析,学生既能够了解概念隐喻,又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对自身学习和生活积极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一种思维现象,是人用甲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乙事物的一种手段。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现代隐喻研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表明,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普遍的思维认知方式。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与吃及颜色的有关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试了解隐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隐喻作用一种认知现象,在语言、隐喻和认知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隐喻能力的分析,可以通过隐喻性的语言同透射出文化间的深厚内涵,并且在掌握目标语言文化中的隐喻性中逐渐探知出英语中最为本质的内涵,所以,在对于外语的学习和交流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培养隐喻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逐步探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词汇教学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在多方面提升少数民族的语言认知能力和文化意识,进而提升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意识,达到改进英语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广告业的快速发展,广告用语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在广告中,隐喻的使用是比较普遍的,而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广告中的隐喻则意在发展一种理解广告中隐喻的认知模型,以此来探索认知角度下广告中隐喻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对隐喻的本质问题,不同的语言学派有着不同的解释。当代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是隐喻本质的所在,也是隐喻区别于其他相关语言用法的重要条件。从人们对相似性的构建和理解两个方面来看,隐喻的相似性具有重要的认知价值,更能体现隐喻的认知本质。  相似文献   

7.
歧义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歧义与语法隐喻是紧密相连的。语言在方式上是隐喻的,在内容上总是容易产生歧义的。语法隐喻理论的提出为歧义现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以Lakoff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从实体对应和关系对应两方面探讨中文流行歌曲中常见的爱情隐喻。当今流行歌曲中"爱情是战争","爱情是旅程","爱情是人"的概念隐喻被广泛采用,这反映了当下人们对爱情的认知模式,突出了爱情的残酷性、过程性和物质性。  相似文献   

9.
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一反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人类生存主要和基本的方式。他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本文从这三种隐喻出发结合实例分别对其概念、表现方式与相似性及文化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语言活动,是人类在认知某种事物时由于思维及其表达上的限制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因此,从本质上讲隐喻是一种认知活动。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隐喻与语言,文化以及认知之间存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一系列一词多义,同义词的例子,验证了认知语言中隐喻概念对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从而强调了词汇教学中培养学习者隐喻意识,提升隐喻能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世界局势变幻莫测,在这个后发展的时代,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又摆在每个国家面前。本文选取俄罗斯帝国的奠基人——彼得一世的外交战争思想,并结合其真实经历和具体实践分为五个方面简单阐述其对当前中国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环球扫描     
俄罗斯政府决心改变嗜酒陋习俄国人每年酒的消费量居世界之首,平均每人要喝掉15升纯酒精,这一点使其他国家“望尘莫及”。为什么俄国人“嗜酒如命”?一种解释为俄国严冬漫长,人们为取暖喝酒;另一种解释是蒙古人曾统治俄国达240年之久,生活习性同化,俄国人传承了蒙古人爱喝酒的习性。俄国人喝酒近似吸毒,不是为了休闲、解愁、沟通情感,而是“为喝酒而喝酒”,追求“一醉方休”的感觉。据称,平均每七个俄罗斯人中就有一个酒鬼。衣冠不整,走路踉跄的醉汉在城市街头随时可见。酗酒问题是俄国最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之一。首先是引起健康问题,俄罗斯…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角度对不同文化中隐喻概念进行对比研究,来寻找隐喻表达存在的差别和成因.发现中英隐喻表达存在一定的认知上的差异,它们所处的不同文化造成了具有不同的隐喻性表达的原因.因此,对隐喻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就要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进行着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些流行用语的使用范围如此之广泛,我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他们,有时在主流大众媒体中也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因此,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会是完善语言学研究多样化的一个重要补充。概念隐喻是由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不仅仅是一个修辞手法,还是一个普遍的语言规律,并且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网络流行用语也不例外。因此,这篇文章将试图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来研究网络流行用语。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争夺也日趋显著。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类型之一,学生在社会转型、多元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参与宗教活动、传播宗教音视频资料等情况。通过对特定地区高职院校相关数据分析与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可以有多种思路和方法。本文拟在从宏观的层面上,对目前语法隐喻研究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回顾,并针对研究中的空白提出了认知功能视角下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即系统性的语法隐喻观、语法隐喻对语言交际中的意义、表达效果之间的相互影响、英汉语法隐喻研究的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和思维方式,经常直接参与到人类的认知过程,并植根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人是植物”这一概念隐喻,以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红楼梦》中关于植物的语句为例,探究汉语和英语中植物与人类的“生”“死”隐喻表达,体会植物与人类在成长过程过中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是我国一部长篇神魔志怪小说,其中的神仙形象深入人心。二十世纪以来,隐喻作为批评方法运用到文学作品中往往可以挖掘出人性更深层次的内涵。运用隐喻的手法对《西游记》中的神仙形象进行研究,可以探究出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理解以及对生命延长的渴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人体“脚”的隐喻。以发现隐藏在其后的隐喻概念及其形状、功能、位置和心里相似性的认知基础,从而说明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的思想和认知工具。本文从“脚”的隐喻和转喻用法着手,体现出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在二者用法上的词义的延伸过程。最终意在说明隐喻和转喻是词义扩展以及词义延伸的重要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