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电容量投资不足或过剩都将带来巨大经济与社会损失.论文针对不确定需求下的电力市场,在分析了容量约束下的寡头发电商竞价策略基础上,运用实物期权和博弈论思想,构建了寡头发电投资阈值与容量选择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给出了投资商的投资阈值与最优投资容量,分析结果表明:1)随投资商数量的增加,投资阈值下降,但最优的投资容量也随之下降;若需求不确定性增大,投资阈值与最优容量则随之增大;2)就整个电力市场而言,在发电商数量比较少时,电力市场效率较低,但电力供给充裕;而在发电商数量较多时,市场效率较高,但电力供给却较为紧张.  相似文献   

2.
假定火力发电商的上网电量和二氧化碳排放权价格(碳价)服从几何布朗运动,针对无营运成本和有营运成本两种情况分别构建收益下限政策下的发电商碳减排投资实物期权模型,在求解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最优的收益下限及其实施期限.模型的实证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1)收益下限政策可激励发电商进行碳减排投资,但最优的实施期限可能低于设施的运行年限; 2)发电商碳减排投资阈值最低点对应的收益下限,即为最优的收益下限; 3)在无营运成本情况下收益下限相对于直接补贴政策可节省资金,但在有营运成本情况下是否节省资金与电力需求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面向多重不确定性的发电商碳减排投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技术进步、电力价格、燃料价格、碳价、补贴政策和投资项目的碳减排率等多重不确定因素,构建了发电商减排投资的实物期权模型,求解得到了投资阈值、投资时点和投资补贴条件.参数敏感性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碳价波动风险抑制了减排投资;技术进步和投资补贴能够激励发电商投资,但当前的碳价和技术水平无法支撑CCS项目的大规模应用;合作减排有利于发现碳减排率较高的项目,进而刺激发电商的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碳限额与交易机制的背景下,构建了由发电商与售电商组成的二级电力供应链,考虑了发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与售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两种不同情形。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价与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问题。通过比较不同情形下的均衡结果,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相对于发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而言,售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中将有更多的投资量。(2)在发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中,售电商的利润低于发电商的利润;而在售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中,售电商的利润高于发电商的利润。(3)可再生能源投资成本系数的增加,将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量、电价和电力需求量,从而导致售电商利润会减少,但发电商利润会增加。(4)可再生能源偏好系数的增加使得售电商利润增加,发电商利润减少。  相似文献   

5.
考虑价格上限的发电容量投资模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将价格上限管制因素纳入发电容量投资决策模型,运用MATIAB软件进行算例分析,探讨市场变量和管制变量发生变化时发电企业的投资行为及其市场均衡效应.结果表明:1)企业对未来需求增长的预期较高时,将延迟投资并在投资时提高装机容量;2)需求波动率比需求增长率对投资决策有更大影响;3)合理的价格上限水平对减缓投资波动有明显效果;4)提高容量电价能够降低投资临界值并增加一次性投资数量,同时也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电源结构优化调整;5)不确定需求条件下,高容量电价和低价格上限的管制政策组合是实现电力市场长期均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投资政策是影响发电容量投资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论文运用实物期权理论,构建电力需求与投资政策双重不确定条件下的发电容量投资模型,在模型的求解与分析基础上,对两个投资阈值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当投资补贴比率较低时,取消“投资补贴”政策预期越大,发电商越延迟其容量投资,而当补贴比率较高时则抢先投资,在“投资补贴”政策即将被取消时发电商投资积极性最大;(2)实施“投资补贴”政策预期越大,发电商越延迟其容量投资,在“投资补贴”政策即将实施时发电商尽最大可能延迟其投资。  相似文献   

7.
随着煤炭市场的规模化、集中化的出现,煤炭商利用其市场力哄抬煤炭市场价格的现象自然会出现,而煤炭价格的上涨又会带来发电上网价格、供电销售价格的上涨。可见,控制煤炭商市场力可以从源头有效管理能源价格问题。本文设计了煤电的差价合约模型,然后运用Cournot寡头垄断模型论述差价合约对煤炭商的生产行为与发电商的决策行为的影响,运用Stackelberg寡头垄断模型论述发电商之间合作对其效应的影响,并通过Shapley原理给出了发电商之间合作利益分配模型。通过算例模拟发现,煤电差价合约可以促使煤炭商增加生产量,降低煤炭市场价格,稳定销售量,而发电商的合作行为使这种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行为经济学理论研究了电力市场中异质发电商竞争下的减排锦标博弈问题,先后讨论了不同市场与奖金结构下均衡的边际获胜概率及其最优减排努力程度.从实验经济学角度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检验,在此基础上将模型拓展到考虑影响发电商减排决策的非金钱因素,如社会比较的减排锦标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最优参数估计与均衡预测值.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3、4人减排锦标赛中,针对不同发电主体构成,增加胜利者奖励数量既不能驱动强者提高也不会迫使弱者降低各自的最优减排量;无论初始调度禀赋如何,只要检验实验信息完全公开,所有发电商均存在过度减排投资行为,且在双强者单弱者参与情形下,强势发电商的减排努力水平与获胜者数量正相关关系与标准理论预测相悖;对参数的约束条件显著降低行为经济学模型拟合度,其中广义模型均衡预测最契合检验实验的基本特征,而特定嵌套模型验证理论预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在多寡头竞争下,本文利用微分对策理论研究了电力市场中考虑水平合作的碳减排竞争问题。发展了Bass等提出的双寡头竞争模型,构建了多寡头竞争微分对策碳减排模型,并运用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求解了该模型的最优上网电价、初始竞争性碳减排和水平合作碳减排投入以及均衡价值函数。在非对称发电商情形下,考虑了水平合作碳减排对市场份额的影响,给出了稳定时发电商所占的市场份额解析式,扩展了Prasad和Sethi关于市场份额的结论;在对称发电商情形下,分析了合作碳减排成本占总碳减排成本比例与市场份额的相关性,并讨论了市场最优发电商数量满足的参数约束。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发电商的初始市场份额相等,投入碳减排成本最大的发电商在稳定时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而投入减排成本最小的发电商稳定的市场份额则最小;即使对称发电商的初始市场份额存在差异,某个对称发电商完全垄断整个市场的极端情形也不会出现,而是由各自趋于承担相同电力供给任务;双、三寡头电力市场总能保证对称发电商都能获得正利润,一旦发电商数量增至大于三个将无法保证。  相似文献   

10.
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使电力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并为发电商提供了多种市场选择.在这种新的市场环境下,发电商为为了获得较多的利润或降低市场风险,有必要对投标策略进行研究,并合理地决定在各个市场的投标电量.本文从投资组合的角度出发,以降低风险、保证投资成本的回收为目标,建立了求解最低风险、最大收益的多目标数学模型,利用投资学中的Markowitz模型对发电商的两市场最优风险投标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保证最低风险的情况下,使发电商两市场投标的期望收益最大,所得结论对发电商确定不同市场中的投标电量比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