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德伦 《办公室业务》2000,(5):32-33,22
<正> 公文多、会议多是多年来在机关工作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顽症”,人们为了表示对“两多”的深恶痛绝,称之为“文山会海”。目前,领导同志攀“文山”、涉“会海”,深感精力空耗;秘书人员开“夜车”、爬“格子”,倍觉劳而无功。削“文山”、填“会海”已成了社会各界的  相似文献   

2.
既然有爬不到头的文山涉不到边的会海,自然便有写不完的讲稿发不完的言。近观领导讲话,多有“万用”之趋势,遂为领导者拟定《万用标准讲稿提纲》如下:  相似文献   

3.
曾几何时,“文山会海”此起彼伏,成为了各级党政机关痛心疾首的顽症。去年以来,秦皇岛市委办借助全省“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东风,大力精文简会,出实招、下猛药,采取了一系列针对精文简会工作的“组合拳”,彻底削减“文山”、填浅“会海”,使领导干部真正从“文山会海”中解脱了出来,  相似文献   

4.
做好精文简会工作,是各级办公厅(室)的重要职责,是提高工作效率、深化“三服务”的关键环节和有力保证。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精文简会作为转变工作作风的突破口,自觉发挥带头和带动作用,搬“文山”、填“会海”,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文风会风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了办公厅(室)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官场一直是孕育形式主义的土壤。从封建社会象征皇权至上的龙袍龙椅、三拜九叩礼仪,到现在浩瀚的“会海”、高耸的“文山”、空洞的官话,无不带有形式主义的影子。可以说,形式主义对领导干部心灵与工作的影响一点也不比其他“主义”逊色。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开好群众大会,是乡镇领导要练就的一项基本功。如运用得当,就可以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密切干群关系、融通干群感情的作用。然而,时下召开群众大会的乡镇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几年也不开一次,许多群众反映上面是“会海”,农村是“会荒”。一些群众长年累月见不到乡镇主要领导,  相似文献   

7.
周垂日 《决策》2005,(7):22-23
成本化管理还需辅之以完善的预算控制,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这样才能避免会务费成为什么开支都可以装的大箩筐,以此遏制会海现象,最终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对2018年G市L区安监局全体领导干部参加的639次各类会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会海"的特点主要有一把手会议多、会议类型五花八门、各类政治学习和党员大会必不可少、套会和陪会现象普遍存在等。"会海"背后隐含四重政治逻辑:一是政治权威贯彻的需要,二是政治文化与行政伦理的影响,三是留痕与避责的需要,四是狠抓落实本领不足。治理基层领导干部陷入"会海",需要重塑上下级行政关系,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建设;考核和督查要轻表面重实质,解决过度留痕问题;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明确职责范围;创新工作方法,化"会海"于无形。  相似文献   

9.
<正>对"会海"和不良会风,这些年社会各界诟病不断,媒体口诛笔伐,各级各部门也三令五申,为啥各种各样的会还是这么多?显然,这背后有一些很难触动的游戏规则,正是这些推手让"会海"如此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0.
张业修 《决策》2013,(6):89
对于文山会海问题,我国喊了多年,但喊来喊去文山依然、会海依旧。前不久报载,沿海一个省份某厅局负责人因不堪忍受会议过多,让人统计涉及厅局相关工作全年的开会数量,统计结果令人震惊:1068个!也就是说,这个厅局的人员每天要参加近3个会议,厅长不够副厅长顶,处长不够副处长顶。更具有讽  相似文献   

11.
婚姻之"痒"     
现代人喜欢用一个“痒”字,伊拉克的自杀性爆炸是美国之“痒”,法国、荷兰的全民公决否定“欧宪”成了欧盟之“痒”,男人不男为女人之“痒”,妻子施暴乃丈夫之“痒”,腐败是官场之“痒”,作弊是足球之“痒”……这个痒那个痒,仿佛当今世界处处发痒,现代人身上无处不痒。痒了就要抓,就要挠。现代之痒大多是越挠越痒,越痒越挠,直至挠破,血糊肉烂,然后开始新一轮的痒。而在当今世界诸多的痒中,似乎惟婚姻中的“痒”最多。不信咱们就数数看:“婚姻的一年半之痒”。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最近公布了他们经多年跟踪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新婚夫妇18个月后…  相似文献   

12.
项目背景与动因杭州申请注册“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近年来,杭州拥有了很多光彩夺目的头衔,诸如“东方休闲之都”、“天堂硅谷”、“中国茶都”、“丝绸之府”等。但杭州市认为,杭州还需要一个  相似文献   

13.
<正>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地严格落实规定要求,"削"文山,"填"会海,"正"会风,"严"会纪,"文山会海"现象总体得到有效遏制。但是近年来,以会议落实会议等形式主义问题又有反弹迹象。  相似文献   

14.
《论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乐之”是求知的最佳态度。求知者只有在“好之”是求知的最佳态度。求知者只有在“好之”“乐之”的前提下才能够自觉的、主动积极投入学习中,也只有“乐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如何让学生“好之”并“乐之”呢?尤其是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揣摩,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蒲奕 《科学咨询》2010,(10):36-36
本文运用系统论的科学方法,分析了《国防教育法》所具有的整体性、开放性的特点,并且指出了其贯彻落实过程中的“扰动点”之所在——通过教育引导国民强化国防意识,提高国防之“德”和增加国防之“才”。  相似文献   

16.
唐勇力是对本土传统语境格外重视的一位。他的工笔极好,有一组人体,以沉重之笔遣灵动之气,特重虚实生发,毫无僵死板定的“工笔病”。与田黎明、胡明哲的平和不同,唐勇力则下笔张扬,动感很强,但他的用线却未见因此紧张,反而较松弛,这是不易做到的。“动”之外,他追求“浑”。工笔画有“三要”:“坚”、“透”、“浑”, 这“三要”中,“浑”最难做到,唐勇力从两方面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是打破形与线的界线,使之儒染淋漓;二是重彩厚涂,然后任其剥落,使之纵横斑斓。这两道“工序”,他分别命曰“虚染法”、剥落法”。问题是解决了,效果也达到了。  相似文献   

17.
覃伟 《科学咨询》2010,(18):54-55
钱学森刚刚辞世,安徽高校的11名教授联合给教育部部长及全国教育界同仁写了《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11’的公开信,一时间,“钱学森之问”变成了网友之问,媒体之问,学者之问、教育之问、国家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直指我们的教育,再次重重地敲打着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心。  相似文献   

18.
陈元邦 《领导文萃》2011,(4):128-130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是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同是一个“事”字,其含义也有不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之“事”是事业之“事”、职责之“事”、为人民谋利之“事”。  相似文献   

19.
苏东坡是一个留下了多方面影响的历史人物。作为封建官吏,从政自然是他的“业”;为官之“余”,他也很有作为,其诗词歌赋,无论是水平之高,还是数量之多,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屈指可数,堪称一代文豪。他留下了“苏堤垂柳”、“东坡赤壁”,至今文人喜吟“大江东去”,百姓不忘东坡德政,可谓“业”显“余”彰。这种历史现象耐人回味。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批评形式主义:会议多,而且讲话太长,内容重复,又没多少新语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可是有些领导同志,沉浸于会海之中,竟徒然自叹,无可奈何。试看张百发同志是怎样开短会,说短话的。 这一天,张百发同志在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