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就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结合辅导员的角色和地位,分析了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引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新生开始做起十分必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新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新突破口。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普遍存在主体意识淡薄,大学生职业定位不准,求职就业道路狭窄等问题。笔者阐述了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角色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观教育的重任。文章分析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归纳,提出了辅导员视角下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系统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式现状及问题,运用角色理论,从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大学生自身两方面入手,探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迫切需要通过着眼于大学四年的全程式职业生涯教育来尽早认识自己,逐步构建起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以便应对未来的挑战,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全程式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杨晨科 《国际公关》2023,(2):135-137
在目前毕业人数日益增多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和就业压力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就业难度与日俱增,不少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前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变得更为重要,而大学辅导员作为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力军和指导者,更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清楚每个学生的想法和需求,这对辅导员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而盲目就业又导致部分毕业生陷入了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刻不容缓。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不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功能窄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匮乏、教育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采取如下对策:推广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机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队伍;构建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思想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合理、正确地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成绩,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他们进行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大学毕业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进而对转变高等教育传统体制、加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当中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提出了时代性的需求.事实也证明,不论是必要性、可行性还是操作性分析,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当中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角色适应不良表现:其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其二,高校教师感觉压力过大;其三,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普遍,这些必然危及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当下,虽然高校教师角色适应不良问题十分突出,但由于它诱发于合理的多元背景即高等教育国际化给高校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社会转型给高校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更重的负荷,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因此,高校教师角色适应不良难以回避。从学理而言,研究高校教师角色适应问题具有十分明显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与已有的高校教师问题研究相比,研究高校教师角色适应问题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均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谈大学生角色意识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的角色意识是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在培养大学生的角色意识过程中,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技能培养等各种途径提高大学生角色扮演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角度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角色期待,让学生通过角色学习实现角色扮演,并通过不断地实践,成为一名"四有"新人的过程。要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就要运用社会角色理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角色变化,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角色期待、角色学习与角色扮演的特点,注意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教学系统中,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主体要素,应该努力成为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作为具有独立性、探究性的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根据大学生的这种角色定位,在与教师的教学交往中,大学生的角色行为主要表现为自主学习、合作求知和参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谈大学生角色适应中的"职业角色"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在面临两次社会角色转变中出现的角色转变障碍问题及其角色调适对策。高等院校在重视提高大学生角色适应能力时应突出“职业角色”培养。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学生社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的成长中的独特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具有推动和落实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作用: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作用;繁荣校同文化、推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作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困惑的起因与消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师在新教学模式下角色困惑表现为角色认同困惑和角色生存困惑。前者是由教师自身理论素养、对新角色可操作性的认识模糊以及评价机制和课程改革设置滞后等引起的;后者是由二语习得理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外语个性学习需求等导致的。因此,外语教师应加强学习,勇于实践,提高担当新角色的能力以及使大学英语教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高校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高校体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六个方面探讨了高校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素质培养和提高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从事多年武术的研究和教学,对改善太极拳现状提出了解决思想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理念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作为承载历史使命,全社会尽心尽力培养的,能够促进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却在不小范围内发生了心理健康问题。对现阶段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的研究成果,和在临床上对心理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心得,及对山西师范大学在学生教育现象上观察,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发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根源应该是学生学习目标的偏差。想要改变现状,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等手段虽然有效,但从投入与效果比上来分析,认为学校应该选择优秀的班主任和优秀的中医师,让他们进行有机的配合来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样效果更为明显,方法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