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羽与貂蝉     
文章通过分析关羽与貂蝉故事的演变,探讨这些故事的背景,首先讲述《三国演义》怎么描写关羽与貂蝉;然后,介绍“关羽斩貂蝉”故事以及新的关羽与貂蝉的故事;最后,探讨这些故事的背景。  相似文献   

2.
杂剧《斩貂蝉》,北五折。全名为《关大王月下斩貂蝉》。明人赵琦美《胍望馆钞校古今杂剧》收录三国故事杂剧二十一种,其中就包括《斩貂蝉》一剧。明人晁(王栗)《宝文堂书目》卷中《乐府类》也有著录。明末人钱谦益重编《义勇武安王集·正俗考》云:“今内府《斩貉蝉》杂剧,谓(吕)布死后,貉蝉归于侯(关羽),巧言(此口)布。侯怒且杀之。则初无此事。”这其中的“则初无此事”之句,显然系指元代杂剧或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所著小说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风光的人物,除了孔丘,恐怕就数关羽了。前者称孔夫子,端坐文庙,后者称关夫子,端坐武庙,一文一武,为皇帝们帮闲帮忙。崇关之风可概括为“四多”:封号多、庙宇多、像多、坟多。以封号为例:刘备封他为“五虎大将”,曹操任命他为“偏将军”,加封“汉寿亭侯”。蜀汉后主追封他为“壮缨侯”。北宋晚期,关羽忽然身价倍增,宋徽宗封他为“忠惠公”,旋又加封“武安王”。元文宗封他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到明中叶,封建制度开始动荡,关羽地位随之飚升,明神宗封其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20年后又敕封他为…  相似文献   

4.
青年学者蔡东洲、文廷海合著的《关羽崇拜研究》一书即将问世了。我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关羽崇拜,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十分独特的现象。从三国时期号称"万人敌"而功业未终的勇将,到地位凌驾于历代所有武将的"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再到让芸芸众生顶礼膜拜的"关圣大帝",其影响持续千余年,遍及海内外。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依然随处可见。在历史悠久而形式多样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只有对"万世师表"孔子的崇拜可以与关羽崇拜相提并论;而至少在影响的广度上,关羽崇拜明显超过了孔子崇拜。这种现象,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深刻的…  相似文献   

5.
纵观《三国》全书,其中能够受到人们(包括普通人民和统治者)普遍敬仰的英雄形象还要首批关羽.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三国演义》人物塑造上的欠缺.“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而谈到关羽时,却说“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清代小说评论家毛宗岗也于《读三国志法》里说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那么,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形象生,为何独数夫羽的声誉最为广大呢?我想莫过于下列三种因素.一、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尊崇.二、小说本身的传播.三、戏剧的表演不息.作为小说,该者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关羽形象呢?我认为必须抓住关羽一生中的两个主要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黄宗羲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镇 ,张岱年先生曾说 :“黄梨洲是中国过去民主思想的一个伟大的代表。”正因为如此 ,黄宗羲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徐定宝教授撰写的《黄宗羲评传》 ,充分吸取了学界既有的成果 ,同时又不因循陈说 ,通过认真研读《黄宗羲全集》 ,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 ,是研究黄宗羲的一部力作。徐定宝博士研究黄宗羲十多年 ,此前曾编著了《黄宗羲年谱》(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5年版 )。由于作者对黄宗羲进行了充分的前期研究 ,尤其是通过编写《黄宗羲年谱》 ,全面挖掘爬梳了黄宗羲的生平史料 ,对黄炳的《黄梨洲先生年谱》多有补正 ,并…  相似文献   

7.
魏寿昆院士是中国资深冶金学、冶金物理化学、冶金教育家,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冶金界的学术泰斗. 新近出版的《魏寿昆文集》,是由姜曦博士收集、主编,汇集了魏老1929-1949年间研究所得. 主要论述范围涵盖矿藏调查、化工染织、近现代炼铁、工业调查、耐火材料等专业学科. 笔者作为一个炼铁工作者,跨越69年,置身于魏老所处的时代,而今细细读来,仍觉得信息丰富,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8.
高曾伟先生主编的《中国民俗地理》已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书是中国民俗与地理研究领域的一支夺目的奇葩,更是从地理学角度研究民俗的起源、发展、传承及嬗变的独特之作。《中国民俗地理》一书立意新颖,结构严谨,内容翔实,寓学术性和可读性于一体。诚如书中所言,“此书深入浅出,文字流畅,雅俗共赏,可供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阅读,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地理、历史、旅游等专业的学生及专业工作者参考”。该书吸收了民俗学、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从新的角度剖析了居住、饮食、服饰、交通、农业生产、民间传统体育竞技…  相似文献   

9.
陈康扬副教授编著的《法律逻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4月出版),作为大学本科法律教材,是一本较好的书。我认为这本书具有以下的优点。 第一,体系较新,眉目清楚。一般形式逻辑教科书都是按概念、判断、思维规律、推理、假说、说明的旧体系讲述。这种讲述的缺点是:思维规律常常插在思维形式中讲述,因而有点眉目不清;逻辑方法分散在各章讲述,常常把它降到次要地位。《法律逻辑》打破了  相似文献   

10.
《钟树梁诗词集》读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都大学教授钟树梁的《钟树梁诗词集》(巴蜀书社2005年出版),收集了诗人自1938年到2004年间的诗、词、曲、对联共二千零数十首(副),无论从诗词的数量上抑或质量上,也无论从创作的时间上抑或内容反映的空间上,都令人叹为观止。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谓:“犹有锦江钟老在,更无遗憾句何工”(引杜诗:“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意),  相似文献   

11.
梁朝钟嵘著的《诗品》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五言诗的理论批评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话,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贵州人民出版社把它列入“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是恰当的。徐达译注的《诗品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2次印刷)在这套丛书中是比较好的一本,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前言”写得具体充实。1979年版《辞  相似文献   

12.
提起陶潜(字渊明),许多人都会知道他是我国东晋时著名的大诗人,古今中外学者研究他的著作也很多,自然也是把他作为一名诗人来进行研究的。近日又有李锦全先生的《陶潜评传》问世,在未打开该书封面阅读之前,却发现了它的一个非同一般之处:它是作为南...  相似文献   

13.
关羽北伐是对《隆中对》思想实践的产物 ,失在时机的选择不当和退却不及。但刘备缺乏权变 ,丧失了对荆益二刘的取代先机 ,蜀汉汉中、东线、关羽三路军队未能统筹策应 ,诸葛亮前期不甚为刘备倚重 ,联盟破裂 ,是关羽北伐毁败的重要原因。随即刘备夷陵战败 ,诸葛亮治国的思想不得已由“跨有荆益”嬗变为渐取陇右、蚕食雍凉、东和孙吴的务实方略  相似文献   

14.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形象与历史人物关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结局更是被赋予了宗教色彩:皈依佛门。这不是作者的凭空构想,而是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将关羽纳入佛教体系,改造成为佛教中的护法伽蓝神。这种改造反过来又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影响,并最终影响到文学领域,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的美化、神化都与佛教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关羽的登神入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关羽是"忠义"英雄的集中代表,是孔子所提倡的忠、勇、义的化身和道德楷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尤其是孔子的《春秋》大义所表现出的"尊王攘夷"的历史观和礼乐伦理教化思想以及"内圣外王"道德修养,表现在文学上则是正统思想和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关羽形象的登神入圣演变不仅是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是古代"士"的人格理想和人格追求的结果,也是儒释道三教合流与融合的结果,更是儒学成为民间文化的主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关羽和貂蝉     
貂蝉这个名字,不见于正史,仅仅是元代出版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曲选》中的《连环计》杂剧里面,才说吕布的妻子姓任,小字貂蝉,可见是出于民间艺人的虚构。《三国演义》里的“王司徒巧使连环计”故事,也是在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的。 清代地方戏中出现了《斩貂》一剧,演述曹操杀了吕布之后,把貂蝉赐给关羽,关羽认为貂蝉是  相似文献   

17.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在刘备三顾茅庐时,便提出<隆中对>,为刘备指出发展方向和治国方略.<隆中对>前后可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劝告刘备不要与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争锋;要与占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孙权结盟,不要为敌.指出刘备的发展方向是占有荆州和益州.后半部分为刘备指出五点治国方略和战略部署:(一)联吴抗曹;(二)跨有荆、益;(三)西和西戎,南抚夷越;(四)内修政理;(五)两路出军,一向宛、洛,一出秦川.这五大治国方略和战略部署,由于关羽大意失荆州而受到严重打击,使"跨有荆、益"和"两路出军"的计划落空,吴蜀联盟中断,但诸葛亮在"联吴抗曹"、"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等方面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开发四川、云南、贵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相似文献   

18.
龙云的文学评论集<点击文学>在马年伊斯正式出版了.这本评论集的出版,可以说有诸多意义,首先是在文学已经淡出社会生活中心地带之后的今天,龙云依然坚守在这块领地,辛勤耕耘,显示了一位年轻的学者对于自己的事业的钟爱和执着追求.其次是,这本评论集的出版,不仅填补了榆林本土文学评论工作者出版个人评论集的空白,而且对于陕西文学评论界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收获.  相似文献   

19.
大概由于我曾应约整理过清人顾彩的《容美纪游》、涉猎过一点关于鄂西的人文材料的缘故吧,捧读甘茂华先生的《鄂西风情录》,颇有一种亲切感。这是一幅以巴山楚水为背景的、多彩的巴人生活风俗的长卷。甘茂华称自己的散文为“风情散文”。所谓“风情”,他有特定的解说,那就...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卅年左右的历史。关于这方面的专著,一向不多,海外能见到的也屈指可数。港台两地作者撰述的,往往因资料不足并受特殊情势的限制,因而错误、遗漏之处常令人咋舌,姑且不去说它。内地流传出来的,倒很有几部有份量,象王瑶、刘绶松等人的著作就是。但这些作品由于写作时间较早,新的研究成果未能及时采入。而六十年代以后编就的一些高等学校用的讲义,则大多有下列“通病”:(一)有的对某些问题的提法和阐述有刻意“拔高”的倾向,喜将现今才“时髦”起来的论点强派给早期的革命作家。例如将还不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鲁迅的《呐喊》、《彷徨》或郭沫若的《女神》,硬说其可贵处是具有了无产阶级思想,反而对它们所具有的代表“五四”的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