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关于美国2004年总统大选的定性研究。在分析大选调查数据的同时,笔者探讨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在处理宗教与政治关系上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及策略。结果表明,布什更好地利用了宗教因素为其政治服务的方式和策略,赢得了主流教派的支持和认同,获得了广大选民的理解,从而达到了利用宗教为其政治竞争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李国强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5-19
美国慈善事业是全球慈善事业的楷模和领头军,我们对美国慈善事业的关注大多集中于慈善家、慈善捐款等物质因素,而对其慈善意识的关注相对较少。美国人的慈善意识源于基督教的慈善观念,历经了边疆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对极端个人主义的修正,平等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补充,经过卡耐基等人的理论总结,通过美国新政的实践,逐渐地得到了完善。美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给我们许多启示,对发展我国的慈善事业不无借鉴意义:应该吸收基督教的有益成分,对极端个人主义进行调节,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3.
刚刚结束的美国总统大选和以往历届一样,要想入主白宫,必须借助于媒体力量方可。笔者在美国期间刚好赶上了本届总统犬选,实地认真地观察了此次选举,对美国国内各类媒体在大选中的具体表现有着切身感受,因而,通过本文对美国几大主流媒体在本届大选中的具体表现,做一番较深入探索,着重从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视角探讨各类媒体在大选最后那段日子的所作所为,力争能在传播学研究领域有一个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5.
邓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3):82-84
价值观是人的思想观念,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并形成的。中美两国文化中基本价值观的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譬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体取向、稳中求发展和重义轻利;美国社会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讲求竞争与金钱至上等等。认识中美文化中不同价值观,旨在促进中美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美国国防部前部长助理约瑟夫.奈(Joseph.J.Nye)提出了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这促进了人们从文化战略的视角来审视当前的国家战略。通过对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的历史演变、思想、内容和手段的分析,以及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的形成、发展及实施的角度出发,可以指出美国的这一战略就其实现国家深层次战略目标而言并不太成功。 相似文献
7.
刘合行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50-54
面对纷繁多变的市场环境,面对不同的企业文化理念,我国的企业应当如何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是摆在每一个决策者面前的问题之一。作为企业,想要做大做好,没有企业文化不行;有了企业文化,没有价值观念更不行。那么我国的企业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来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呢?这里,通过分析中国传统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期望对我国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建设提出一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于翠红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2,11(2):46-49,68
在当代美国外交中 ,以“人权”为武器实现既定的外交目标是美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美国“人权外交”的由来、美国对华推行“人权外交”的事实入手 ,着重探究其深层次的文化动因 ,对全面认识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政府思考制定长期的战略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向荣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3):87-90
委婉语作为普遍存在的人类语言现象,无论扎根于那一种文化土壤,必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委婉语的使用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文将从中产阶级文化、妇女解放运动、种族问题、政治和战争各方面探讨影响美国委婉语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华关系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对外政策在现实操作上是以所谓国家利益为准绳的 ;在精神道德主张上则由以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为基本内容的价值观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文化为依据。对华政策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不会偏离上述基石 ,反而因文化传承的差异、现行政治制度的不同和意识形态及宗教信仰的大异其趣更加彰显了这些内容。了解美国对华关系中的文化因素 ,有助于研究中美磨擦冲突中美国方面所主导的东西。文化因素虽然不像政治操作、对外政策和军事行动那样具象 ,但后者都是前者的表现 ;后者是结果 ,前者是起因。美国人的核心文化价值观里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构成是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恒定文化因素 ;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制衡机制是美国政治文化中的恒定模式。这两个因素在研究美国对华关系时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1.
赵文学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259-262,268
清教主义起源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得以实践与发展.其因信称义、天职思想、山颠之城等核心理念,虽然构成宗教行为规范要素,却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消解禁锢人们思想与行为的主流教会传统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世俗化进程,在早期的美国,推动了个性解放,促成建立现代劳动、职业和财富观,以宗教的理想勾勒出国家未来追求的目标.它们奠定了今日美国主流文化(WASP)价值观念的基础,铸就了美国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12.
邢悦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文章首先利用哲学、文化学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建立了一个解释“文化”自变量与“对外政策”因变量的理论模型,总结出文化在对外政策中的定位、定向、规范和认同功能,然后将文化——对外政策分析模式运用到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分析中,探讨了美国对外政策在其特有的文化背景下所呈现出的特点。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对外政策可以理解对外政策的内涵和深层动机,但不能预测一个国家的对外行为。 相似文献
13.
董迎轩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5):65-68
鄂伦春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民族文化有其鲜明的特色。鄂伦春人的民族传统培育道德,生产的狩猎活动凸显道德,文化上传承道德,禁忌和不成文习惯法维系道德。其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不仅加强了民族凝聚力,也塑造着鄂伦春民族美好的品行。 相似文献
14.
王瑜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2):12-14
俚语是语言的一种变体,文章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来论述了美国俚语和其反映的美国文化,同时也论述了美利坚民族性格特征及美国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美国俚语,可以加深我们对美国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阮守华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
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道德文化的礼仪之邦,传统道德文化对人的心理影响深远,并支配着 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现代化进程使传统道德文化面临种种挑战,道德文化缺失,道德行为失范,并 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道德文化重建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杨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54-158
美国文化中心是美国近年在中国高等院校开展的文化外交工程,其传播美国文化思想的目的反映美国文化扩张传统,是在“宗教使命感”驱动下,由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美国文化外交理念在中国的延伸,并得到相对成熟的美国文化外交机制保障.比较美国文化外交理念和文化外交机制,中国孔子学院在开展汉语语言教学同时,应加强对中国文化思想的介绍,并在机制上给予保障,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尹青梅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159-16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讨论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与谚语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谚语是文化价值观的外衣,直接体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价值观,因此学习谚语也就是学习谚语国的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后冷战时代,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尽管文明的差异并不必然引发冲突,但文化确实已经作为国际关系的一个变量在发挥着作用.美国是一个基督教信仰浓厚的国家,色彩浓厚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下形成了美国独特的国家认同,并成为美国主导世界的外交模式形成过程中的恒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美国青年,经历了迷惘的一代,沉默的一代,叛逆的一代,直到八、九十年代保守的一代。透视这些名称的背后,我们会掌握不同时代美国青年的特点和价值取向,也会对美国社会的发展有新的感悟。青年往往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会撞击出千姿百态的浪花,或许会在大潮中呛水,但永远是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美国宗教与通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4):99-102
美国宗教与通俗文化关系密切。一方面,宗教的巨大影响涵括了通俗文化的各种形态,另一方面,宗教借助通俗文化扩大影响,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宗教中的通俗文化成分淡化了宗教的神学理论,使美国人的宗教信仰广泛而不深刻,虔敬与世俗并存依然是美国宗教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犹太—基督教是美国的主流宗教信仰,是美国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的源泉,通俗文化中被神化的偶像是美国民族文化的象征。宗教与通俗文化间的冲突和对话折射出美国社会固有的种族和宗教矛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