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玉慧 《经营管理者》2011,(10):188-189
股东有限责任制度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这是股东有限责任的表现。但在股东有限责任制度下,股东以将公司财产与本人财产混同或转移公司财产等方法,致使公司可用于履行债务的财产大量减少,从而严重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新公司法确立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公司人格滥用的问题,成为股东有限责任的例外适用和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唐琳 《决策与信息》2010,(12):130-130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对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的一种修正,目的在于维护公司法人人格独立,保护公司债权人及社会公共利益。为了正确地适用该制度,本文旨在探求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一般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3.
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是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石,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通过制止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行为,来保护债权人及社会公共利益,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4.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我国经济界、理论界和企业界的人士普遍认为,这个核心是产权问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中,完善企业法人制度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基础。完善企业法人制度,关键是确立法人财产权。这就需要理顺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实行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对国有企业而言,国家作为出资者享有财产所有权;对国家和市场而言,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享有法人财产权。同一份财产,出现两种权利关系,这并不矛盾,重点是要把握住两种权利关系的涵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公司形态下,出资者所有权表现为出资者拥有股权,即以股东的身份依法享有资产受益、选择管理者、决定公司章程和产权处置等权利;法人财产权表现为公司企业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以独立的财产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责。一方面,出资者作为股东,不能随意抽回投资,也不能对法人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进行支配,只能以股东的身份影响企业行为,而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公司企业不管其拥有多少股东,其法人财产已经合为一体,分不清哪一部分是属于哪一个股东的,实行统一的经营管理。公司的效益以分配的形式,按照股权比例转交给股东。  相似文献   

5.
所谓股利政策是指股份制公司对股利分配有关事项所做的方针与政策,其实质就是解决留存和分红的比例关系。因为股利的发放,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公司股利政策历来是证券市场经久不衰的炒作题材,也是影响股票价格大幅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合理的股利政策对公司的各利益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能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帮助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连续稳定的股利会向市场传递关于公司未来前景的正确信息,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激发投资者对公司持续投资的热情,从而使公司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相似文献   

6.
吊销营业执照是公司解散的原因之一,公司解散是公司法人资格归于消灭的必经程序。公司解散后是否还具有法人主体资格,目前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公司法的规定、财产、债权债务以及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等说明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依法注销前仍具有法人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7.
所谓股利政策是指股份制公司对股利分配有关事项所做的方针与政策,其实质就是解决留存和分红的比例关系。因为股利的发放,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公司股利政策历来是证券市场经久不衰的炒作题材,也是影响股票价格大幅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合理的股利政策对公司的各利益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能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帮助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连续稳定的股利会向市场传递关于公司未来前景的正确信息,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激发投资者对公司持续投资的热情,从而使公司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相似文献   

8.
公司公立,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一个公司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法律制度,公司分立是公司组织再造的重要手段,具有提高公司经营专业水平、降低内部管理成本等效率价值。面分立的结果会使公司在人格、财产、权利义务等许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给公司经营与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便作为利害关系人的中小股东、债权人受到较大影响,其利益有被侵害的危险。因此如何对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进行合理保护与救济是公司分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司人格否认”或“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于防止少数股东滥用其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有着重要意义。但以否认公司或法人的人格,导致股东无限责任的“公司人格否认”或“法人人格否认”的提法并不科学,错误地把公司人格或法人人格与有限责任混同起来,即投资人承担有限责任的是法人,投资人承担无限责任的是非法人,否定投资人的有限责任必然要否定公司的法人资格。  相似文献   

10.
梅乔 《科学咨询》2008,(5):22-22
吊销营业执照是公司解散的原因之一,公司解散是公司法人资格归于消灭的必经程序.公司解散后是否还具有法人主体资格,目前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公司法的规定、财产、债权债务以及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等说明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依法注销前仍具有法人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实物期权模型,我们分析了集中股权结构下,股东异质性所导致的控股股东代理冲突对企业投资决策和负债融资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集中股权结构下的控股股东价值最大化动机会导致过度投资的产生,并显著提高负债融资的代理成本,即控股股东的价值侵占行为不仅影响到大小股东间的代理冲突,而且会加重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会产生公司治理的正向激励效应,持股比例的增加会降低过度投资程度、增加企业价值和降低负债融资代理成本。而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则会产生公司治理的负向侵占效应,分离程度的增加会导致更严重的过度投资、更低的企业价值和更高的负债融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2.
宋小保  刘星 《管理学报》2007,4(6):760-766
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占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但控股股东与债权人的冲突还较少受到关注。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对中小股东与债权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无负债情况下,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企业过早及高风险的投资;在负债融资的情况下,由于收益函数性质的差别,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资产替代发生的根源。此外,为了获得控制权私利,控股股东大化自身价值的行为使得企业投资更早,投资的风险性更大,损害了中小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公司债务与内生破产的实物期权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在风险中性概率测试下研究公司的债务与内生破产问题。将公司破产与接管理解为股东和债权人持有的期权,在得到写在公司资产上的各种相机权益的价值后,本文详细讨论风险债务的债权人在公司破产时选择破产清算或破产营运时公司债务水平与破产决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杠杆水平的公司破产决策问题,发现公司债务对公司的破产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杠杆公司股东策略违约的破产时间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时间通常不一致,破产导致公司价值损失;而且由于杠杆融资,公司破产时间与纯股本公司破产时间不一致,破产带来效率损失。本文的分析对我国公司债务与破产政策的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负债代理冲突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实物期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实物期权方法研究了负债代理冲突下的企业投资决策问题.与现有的研究文献不同,本文不仅考虑了无破产代理下的股东投资目标异化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机理,而且分析了破产代理冲突所导致的企业投资决策扭曲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负债企业股东通常存在过度投资现象,这种过度投资一方面来自投资目标异化影响下的股东对税收利益的过度追逐,另一方面来自策略性违约破产对股东投资风险的庇护作用.在较低负债水平下,前者是企业投资决策扭曲的主导机制;在较高负债水平下,后者的影响则更为显著.并且,高风险项目更容易产生投资目标异化下的投资扭曲,而破产代理下的高成长项目的投资扭曲则会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5.
吸收战略性大股东加盟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新生事物,也是国有企业实行股权主体多元化的具体表现。本文从理论模型上探讨了战略性大股东加盟的基础条件、战略性大股东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战略性大股东的公司治理方式和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超额控制、董事会构成与公司多元化折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利用2004年的上市公司资料和国际通用的超额价值分析方法,不仅验证了我国上市多元化公司存在折价现象,平均折价程度达到4.8%,而且,从控股股东超额控制和董事会构成两个方面考察了控股股东攫取行为对公司多元化折价的影响.我们发现,公司多元化程度与控股股东的超额控制程度、来自控股股东的董监事比例、集团所属和两职合一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新投资机会存在假设,构建两期投资下的大股东利益侵占模型,剖析新投资机会、现金流权以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对控制权私利的影响。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产生的背景,以2000-2008年间沪深两市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经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新投资机会与控制权私利显著负相关,新投资机会对于抑制控制权私利具有重要作用;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私利水平之间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与控制权私利显著不相关,再次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低效性。  相似文献   

18.
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现金持有量价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2002年非金融类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量水平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当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虽然正相关,但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国有终极控股股东对高现金持有量水平具有较高的偏好;(2)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且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存在分离时,现金持有量的价值为0.769元;而当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不存在分离或虽存在分离但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现金持有量的价值为1.206元.从而表明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国有终极控股股东对高现金持有量水平的偏好是一种控股股东利益侵占动机.  相似文献   

19.
所有权安排对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尽管所有权安排将通过所有权的性质、控制方式和结构比例等主要特征影响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攫取行为,但在不同国别和公共治理模式下却存在着利益目标抉择和诉求的相对差异。本文结合分级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制度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国资委分别掌握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的基本特征,着重从所有权的控制方式和结构比例两方面阐释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能力和实际效果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将为股权分置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中配套法规的建立提供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终极控制人、负责融资与企业非效率投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栋 《中国管理科学》2009,17(6):177-185
通过对LSV模型的扩展,构建终极控制人对企业投资影响两期静态理论模型,研究终极控制人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分析表明,终极控制人在谋取控制权私有收益情况下,"隧道挖掘"成本越小,企业投资者保护程度越差时,终极控制人越易进行过度投资;终极控制人为国有性质的企业比终极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的企业更易过度投资;负债融资具有一定的相机治理效应,可提高终极控制人的投资决策点,抑制终极控制人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