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等,都可以综合成为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成为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体现了语文教育观念的进一步更新,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现就在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之见:一、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特别是语文教材更为师生提供了训练能力展示才华的平台.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一幅精美巧妙的插图、一次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一个标新立异的问题设计,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益阵地,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语文素养,开发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利用民族风情资源遵循语文规律加强听说训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状况,使学生丧失了主体性,处于被动地位.结果,抑制了学生潜在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全世界的呼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可见,新课程语文教学落实好综合性学习,是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体现,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牟来华 《科学咨询》2007,(10):34-35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而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笔者认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要做到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发挥资源优势、鼓励自主探究、进行综合学习.教师只有利用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语文教学中课程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7.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倡导的"习",就是要反复训练,不断实践.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师和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但是,在教学第一线,包括一些观摩研究课,常有一味追求所谓人文性,偏离语文习学规律,忽视必要的语文知识训练的现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笔者认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实践,对于在校学生仍然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的语文训练活动.要通过语文课程把语文知识转化为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语文训练.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现"全面"与"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唐永红 《科学咨询》2008,(14):32-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基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想象力是重要的素养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教学,包蕴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启学生创新大门?笔者想以"课堂作文导训"为题将自己的实践体会,述诸笔端.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特别是语文教材更为师生提供了训练能力展示才华的平台。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一幅精美巧妙的插图、一次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一个标新立异的问题设计,都是培养学生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解放学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是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学习理念的重要标志.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先驱,解放学生是他的重要主张.  相似文献   

14.
袁婷婷 《经营管理者》2013,(31):354-35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中职语文教师应重视教材内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锻炼实践能力的意识,自觉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其实践性,动耳、动手、动脑地活动起来.让学生有机会走上讲台,走进图书馆、阅览室;走进社会,走向大自然去陶冶身心,锻炼才干."为此,笔者在努力实践新课标新课改的同时,就如何提高本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作了一些探索和努力.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将语文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开设第二课堂,多渠道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立足于现实,面向未来。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是要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使优秀的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和重复使用,让其价值无限扩大。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当前进行的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成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课程理念更新,是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20.
阅读能力的培养既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阅读能力是对书面语言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