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族元散曲作家隐逸思想产生的渊源杨泉良,刘晓峰在元朝,蒙古族是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有着诸多的特权。虽然统治者视文人为下九流,但元朝蒙古族散曲作家并没有因此受贬和受歧视,多数担任官职。可以说,元朝为蒙古族散曲作家施展才能,实现抱负提供了最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2.
元顺帝时期党争连绵不断,愈演愈烈,直接导致了元朝末年的政治混乱、吏治废弛、经济萎缩和军事解体,严重地削弱了元朝统治,终于使元朝不足百年而亡。元顺帝时期党争激烈的主要原因,是极端利己主义思想在这些人的头脑中作怪,也是元代中期党争的继续.党争是剥削阶级官僚政治的痼疾。  相似文献   

3.
杨素、杨玄感父子为隋代关陇勋贵之代表。隋灭陈后,南士北徙,杨氏父子相继招引、交结南人,对南北文化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究其原因,杨素如此,主要出于对江左文化的钦羡,其文风显然受到了南人的影响。杨玄感与南人交往,但主要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故为隋炀帝嫉恨。诸多南士依违杨素父子,本想寻找新的政治靠山,但最终遭受炀帝的严惩。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习惯法是早期游牧民族法律文化的缩影,也是元朝法制建设的特殊起点。元朝法制同蒙古法文化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蒙古族习惯法对元朝法律的影响是深刻的,这使得元朝法制始终表现出封建法和民族习惯法的二元特色。  相似文献   

5.
在蒙元时期,钦察人土土哈及其后人累代簪缨,是最为显赫的钦察阀阅世家。土土哈家族几乎伴随着元朝从建立到消灭的全过程,在元朝的政治、军事方面发挥过显著的作用。是元朝时钦察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目前,山东省回族人口,约占全国回族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六点六,其中约三分之二居住在农村,三分之一居住在城镇。其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在农村多系自成村落,在城镇多系自成街道。其聚居点散布于六十多个县(市),六百八十多个自然村落和城镇街道。而多数位于鲁西南、鲁西北和鲁、苏、豫、冀等省交界处。沿黄河故道、运河两岸以及旅行要道,回族聚居的村、镇也比较多。 徙居山东的回族,不论自西往东,或从南向北,多系元朝从西域诸国东来的“回部人”。迁徙的过程大致是:随着元帝国的崛起和复灭,“回部人”中少数贵族后裔因仕宦迁居山东;而多数做为元朝军旅编迁屯垦,后定居业与当地汉族女子通婚、繁衍后代;也有的  相似文献   

7.
元朝至治元年(1321)以后,为了缓解学官升转的困难,元政府将儒士出身的学官选注为以捕盗为主要职责的巡检官,这一政策的实施在当时引起激烈的争论。多数学官为了摆脱升迁的泥潭,自愿弃文从武,一些人还在巡检任上取得了明显的政绩。学官做巡检的现象是元朝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反映了士人群体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改善自己生存环境的努力,是中国职官史上一段颇有意思的插曲。  相似文献   

8.
也里可温,是元朝对传入中国基督教的一种称呼。本文从基督教在蒙元帝国时期的传入,剖析基督教景教与天主教两个不同派别,先后在蒙古帝国和元朝时期再次传入、发展与销声匿迹的历程,探讨基督教为什么会随着元朝的灭亡而消亡,以及在中国难以立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元朝盐茶酒醋课研究高树林盐茶酒醋皆为人们日常生活食品,又都是元朝禁榷对象,均为官府统一控制,统一发卖物品,分别称“榷盐”、“榷茶”、“椎沽”等等。官府通过对此项物品禁榷的课敛,成为元朝财政的支柱,尤其盐课是元朝财政最重要的来源。但是,对这几种课税作系...  相似文献   

10.
元朝通过政治、经济、军事上一系列的举措,加强了对南海的管控。由于对南海区域国家进行武力征伐和军事威慑,确立了霸权地位,建立起不平等的国家关系和贸易关系,元朝的南海海洋经略目的是保障官府垄断贸易,但也有利于促进私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元朝对日本的东征及其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五次遣使日本,二次东征日本,均遭失败。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性气候是元朝惨败的客观因素;元朝军队作战部署失当、人民存在厌战心理、元朝对日本东征的非正义性则成为元朝东征日本失败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元朝君主对医家的网罗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 元朝早期的几个君主都重视医药, 尤其是忽必烈, 网罗并重用了相当多的名医, 于是元朝出现了结构严密、职责清晰的太医院制度和独有的三皇庙制度。这些制度大大提高了医学和医家的地位, 也引起了坚持传统观念的汉族知识分子的不满。医官地位极高、儒与医时常斗争, 成为元朝特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元朝人不修西夏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人不修西夏史刍议李华瑞“国亡史作”,这是汉唐以来修史的传统。但元朝人修前朝史时,却未给与辽宋金鼎立约二百年,幅员二万里的西夏王朝修一部专史,只是依据辽宋金三朝旧国史编成份量不大的传记,附于三部正史之中(《辽史·西夏外纪》一卷,《宋史·夏国传》二卷...  相似文献   

14.
曹寅撰《虎口余生》传奇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虎口余生》传奇的著作权问题,迄今学术界还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否定者以持“南士说”的周汝昌先生为代表。然而,根据刘廷玑的《在园杂志》、方扶南的诗和注、曹寅的《楝亭书目》以及《永宪录》、《曲海总目提要》等古籍的记载,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虎口余生》的著作权应归属于曹寅  相似文献   

15.
13世纪初蒙古帝国军队西征后,有大批西域人以各种途径移居蒙古草原。他们以后对元朝政治、军事、文化影响巨大。经元朝百年的磨和,他们不仅有很多人融入中原文化中而"华化",同时由于元代蒙古贵族政治地位的影响和蒙古文化的强势存在,尚有许多西域人接受蒙古文化,认同蒙古民族共同体,终化为蒙古人之一部分。至北元时期,在蒙古各部中仍有很多西域部族名称存在,但实质上已作为地道的蒙古人出现,并积极参与北元政治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16.
袁桷在散文风格上对欧阳修文风的继承代表了元代延祜之后审美风向的转换。他的散文风格表现出平易自然、含蓄典雅、优游不迫而又不失笔锋犀利的特点。此后,以袁桷等南士为主倡导的文风逐渐在元代文坛占据了主导地位,他实际上是虞集、黄滑、欧阳玄等人的先导,因而袁桷在元代散文创作中无疑具有重要影响,这同时也说明了元代散文的走向及趋势。  相似文献   

17.
民族等级制度是元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根本目的是永保蒙古人的优越地位,巩固蒙古人的统治。然而在推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以江南为例,民族等级制度遭到了极大的失败。江南地主势力在整个元代,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在持续地增强。这表明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缺乏其生存的土壤,不能也不可能真正推行下去。  相似文献   

18.
隋统一后,大量南方士人被迫入关,由于北方王朝在政治和文化上的矛盾心理,对南方士人的排斥以及南士自身的特点,他们在隋及唐初大多进入王府并以文学、顾问进身。他们的仕途经历以及随之北传的尚文风气对当时的统治阶层的精神、好尚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少数人”权利与“多数人”权利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哲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少数人权利保障问题是现代民主政治倡导的“多数至上原则”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对少数人权利的保护不仅可以防止多数人暴政的发生,矫正“多数至上原则”,改进和完善民主制度,也有利于建立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是少数人权利保护需要设定必要的限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最低限度,即保障少数人最基本的权利——生命安全和人格尊严,二是最高限度,即不损害多数人的正当权利,遵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0.
出于政权合法性的述求,明初统治者高调倡导“元正统论”,明初文人诗歌中的“元朝情结”与统治者的“元正统论”有密切关联,而明初各族属群体对“元朝情结”的表达,情形各异,特征复杂:明初上层精英对元朝的眷慕和上层贵族对元朝的猎奇情绪;元遗民群体对元朝的哀悼与伤怀情绪,这其中色目、蒙古族群及汉族文人各因明初的统治政策而表现出不同情形的感怀情绪;而明代普通士人的“元朝情结”甚至在明代中叶还隐隐若现。迟迟不能退去的“元朝情结”致使明代文学的真正更张迟至明嘉靖时期。一定程度而言,明初上层统治者及上层精英的“元朝情结”对明代文学的分期有着较为内在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