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现代慈善文化的重心应放在树立人道主义精神,摒弃以功利主义为导向的慈善观,消除恩赐与乞讨的不平等观念,将受益人从传统法律关系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积极引导慈善资源通过慈善组织回馈社会。慈善组织应明确自身发展定位,以慈善活动的两大环节为导向,并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探索慈善资源在慈善组织系统内部的共享机制。慈善服务应当坚持无偿及非营利的本质,非营利服务应该更多地朝着无偿服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慈善价值观中存在二元悖论,阻碍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中西慈善文化比较的视角,从以人为本的慈善价值观,现代慈善文化的若干范畴,及慈善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转型期慈善文化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下我国慈善价值观存在二元悖论:个人美德与社会责任、施予与尊重、施善与回报、志愿性与强迫性,从而影响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将慈善价值观作为构建慈善文化的核心,吸收中西慈善文化的精髓,实现慈善文化的现代转型.此外,构建现代慈善文化还要完善慈善制度建设,确立民间为主、政府为辅的慈善机构运作格局,实行激励捐赠的税收政策,完善慈善机构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公民慈善意识是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是道德基于感性基础上的理性升华。青少年处于慈善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时期,慈善意识的培养可以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养成,为全民慈善意识培育奠定基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价值理念。但当前青少年慈善意识的现状和学校对青少年慈善意识教育的现状都相对比较薄弱。因此,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地,学校应将慈善意识培养引入学校道德教育的课堂,并同时加强校园慈善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慈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侯利文 《天府新论》2015,(1):99-105
慈善组织,作为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慈善组织公信力构成要件的断裂、变异与缺乏,以及在市场牵引、媒体放大与监督缺失等外引力的相互形塑下,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发生了严重异化,呈现当代中国被困慈善的状貌.要重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必须重新定位慈善的本性与推进慈善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6.
西方文化蕴涵的自治传统和互助精神,为慈善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存在及其存在方式,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到审美方式和评价方式。反思慈善文化,对于我们如何构建一种有爱心、有信仰、有阳光、有尊严的生活而言,无疑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启示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周美艳 《理论界》2011,(4):70-71
我国在发展慈善事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法律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意在呼吁慈善立法的尽快出台,通过制定慈善法,全面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在法律的监督下,使慈善机构程序透明化,提高慈善机构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并明确慈善机构在社会上的法律地位,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环境的改变,调整政府与慈善机构的关系,改善目前我国慈善事业过分依赖政府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慈善文化与中美慈善事业之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中美慈善事业巨大的差距根源于两国巨大的文化差异.从慈善事业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出,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四个要素从内到外依次是:慈善文化、慈善意识、慈善能力、慈善环境.培育积极开放的慈善文化.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是内核与外围的关系;三是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同时,普及和培育现代慈善价值观,及合理的社会角色定位.培育积极开放的慈善文化、营造良性的慈善氛围是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长期任务和核心内容,这也是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当下的慈善领域,慈善捐赠的微薄、慈善意识的淡漠及其政府逻辑的运作,源于事实与价值的混淆、责任与感恩的纠结、历史与现实的焦虑、透明与猜忌的牵掣.在学理层面上反思慈善文化,对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发展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东利  邵龙宝 《兰州学刊》2011,(11):49-52,109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目前我国慈善事业本身存在诸多的问题,与慈善文化不无关系。发展慈善事业需要"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亟须慈善文化的建设。现代中国慈善文化存在着诸多困境,诸如官办慈善色彩浓厚、公民慈善理念匮乏、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富伦理缺失等。笔者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渊源、社会观念等等层面做了原因探析。  相似文献   

11.
《琼州学院学报》2015,(3):108-113
慈善文化建设是慈善事业繁荣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着丰富的慈善文化思想资源,但这也避免不了我国慈善文化建设出现的一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分析和总结国内学者关于慈善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慈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合文化视阈下现代慈善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传统和合文化的视阈下,探讨如何构建现代慈善文化:在目标指向上,现代慈善文化必须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在原则上,应坚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在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其他慈善文化;在价值观上,应以和爱作为现代慈善文化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企业慈善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远远超过其经济意义。从中美企业慈善文化比较的角度,可以更好地分析中美企业慈善文化的差异及其各自的形成原因,并进而构建中国企业慈善文化的发展框架。鉴于中国企业慈善文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特点,目前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企业慈善运营管理和制度化建设,完善竞争环境下的企业慈善战略,注重企业慈善文化的激励功能,引进企业法人公民文化,营造企业慈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施恩与现代慈善的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红 《船山学刊》2010,(4):177-179
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处于从传统施恩向现代慈善过渡的阶段,传统的等级恩赐、狭隘恩报和封闭财产观在当代市场经济语境中,与现代公民权利、公益慈善和理性财富观发生碰撞。我国慈善生态建设,须扬弃传统慈善文化资源,吸收西方先进的慈善文化元素,培育公民社会和培养公共精神,营造良好的慈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论慈善文化的道德意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出于对我国当代慈善事业落后的历史反思和寻求敉平当前分配差距的“第三条道路”,慈善文化越来越受到国人关注。慈善文化主要包涵观念、制度、行为三个相辅相成、共生共进的层面,具有心理平衡、认识导向、促进社会和谐和推动经济发展四大功能,我国应通过公正评价慈善行为、教化养成慈善观念、营造整体慈善氛围来引导人们共同参与慈善事业,在慈善活动中提升公民的道德境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慈善法的实施为慈善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实施了法律保障.慈善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全社会形成浓郁的慈善氛围,催生更多的慈善行为,培育更多的慈善主体,构建慈善文化的培育与弘扬机制.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慈善文化形态及其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靳环宇 《船山学刊》2005,(1):152-155
中国慈善文化形态包括传统、近代、当代三大基本类型,不同时期的慈善文化形态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运作模式,但是各时期的慈善文化形态都是直接对前代历史经验的总结、超越与发展。通过对中国慈善文化形态历史的梳理,亦可以给当前慈善事业的运作提供一些鉴镜。  相似文献   

18.
赵晓芳 《兰州学刊》2013,(5):124-128
中国的慈善文化经历了从实现社会控制到履行社会责任的演变。传统慈善观认为慈善即扶危济困,是实现社会控制的工具或手段。现代慈善观则认为财富意味着责任,巨大的财富意味着巨大的责任,慈善的目的是履行社会责任。现代社会中,慈善文化的培育需要国家、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慈善主体的合作,以推动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国上海居士佛教作为一种民间宗教慈善组织,它是构成民国上海城市慈善网络的重要一环.在近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慈善在其形式上已经突破了传统局限,并制定了较为细致的操作程序与财务监督机制,形成了自身的基本运作模式.就其特点而言,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慈善不仅体现了佛教信仰的内在需求,也呈现出近代中国佛教由内向外的社会联接冲动.就其意义而言,它不仅在社会学层面上表征了中国佛教的近代转型特征,也对当代的都市居士佛教慈善具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公司慈善文化与政策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慈善这个中文词在英文中有两个对应的词,一个是“charity”,另一个是“philanthropy”。“charity”与基督“Christ”的前缀相同,含有施舍慈善的意义,“philanthropy”具有宽广的大爱或宇宙之爱的含义,在孙中山时代被译为博爱,最近十余年间,台湾、香港率先将其翻译为公益、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