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央行纷纷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但各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深入分析发达国家央行扩张货币政策的操作时机、工具选择、扩张程度、退出战略等差异的内在政治经济原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多数国家央行均以稳定本国币值为首要目标,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及国际收支目标的实现.根据不同的经济金融状况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保障.但次贷危机发生后,各国央行为应对继续发生的金融危机均频繁使用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一波三折的国际货币政策合作问题进行了探因,在三元悖论的基础上将其从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等维度来展开分析,并探究了国际货币政策合作的存在前提、必要条件、可否持续等问题.最后重申了加强各国货币政策信息交流、在货币政策领域率先展开内部协调、在共同政策目标上求大同存小异、加强各国央行危机管理和联动水平等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估计并比较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给央行带来的成本,发现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成本存在显著差异.提高存款利率和发行央行票据都会降低央行利润,给央行带来成本,尤其当考虑汇率变化时,利率的成本尤为突出.相比之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成本较小,对央行利润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分析近年来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实际选择,我们发现央行在选择货币政策工具时会考虑到票据与美国国债的利差,这可能与成本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5.
流动性过剩下的央行货币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在我国经济中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其影响开始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引起了货币当局的高度重视.治理流动性过剩成为央行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密集货币政策的不断出台显示了央行收紧流动性的决心,同时也预示了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走向.不断的综合运用准备金、利率以及汇率等货币工具来治理流动性的过剩,将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6.
阮铮  孙淳 《理论界》2000,(5):30-31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货币政策已经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 ,但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并不能任意控制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其效应 ,是政策制定者 (中央银行 )与政策调节对象 (公众 )在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下进行理性决策的结果 ,这种理性决策是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一种博弈行为。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尽管是由央行作出的 ,但却不是由央行单方面主观作出的 ,它是在央行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特别是政策调节对象可能作出的反应及其对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7.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的宽松货币政策操作略有差异,效果也各不相同,但最终都会引起货币供应的变化并极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预期失控的风险。在分析中国应对危机的宽松货币政策引起货币供应增长不均衡及货币政策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面临货币政策制度变迁的观点,认为双层货币制度安排是实现后危机时代通货膨胀控制目标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基层央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将货币政策与地方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各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实现自身大发展、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繁荣地方经济,改善民生,实现政、银、企多方共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耿嘉川 《东岳论丛》2001,22(6):47-48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主要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梗阻。其解决必须与财政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消费政策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消除通货紧缩。目前应从两方面入手 :1 央行应配合财政政策 ,继续实行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 ,保证货币量的适度增加 ;2 加紧推进各项金融改革 ,改善货币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何丽娜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4):24-27,107
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外国资产迅速扩张,外汇占款成了我国基础货币的主要投放渠道。由于各区域的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存在差异,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的效应可能存在差异。通过对我国2004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2季度央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操作在不同区域的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认为对东中西部应分别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降日本经济衰退之谜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武 《北方论丛》2005,(4):138-141
由于日本银行实行了快速降温的紧缩性货币改革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步入长期衰退之中。针对这种长期衰退,经济学家提出了如下一些对策:减税、扩大货币供给、通货膨胀目标制度、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12.
宏观审慎政策作为稳定金融系统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实践年份较长,但具体政策效果还有待探究。该文使用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12—2019年数据,构建反映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指标,然后使用系统GMM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在抑制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方面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宏观审慎政策的整体实施能有效抑制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实施效果与政策力度正相关。此外,宏观经济环境和银行自身变量也会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产生差异化影响,进一步研究还显示,实施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有利于降低经济周期变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波动,平滑经济周期。因此宏观审慎政策应以逆周期实施为主,并对国有五大行进行特别关注,必要时可对商业银行自身指标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有银行在转型过程中依然保持着软预算约束,并没有建立消除大量不良贷款产生的机制。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并不是转型经济面临的特殊现象,但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则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和特殊的形成机理。软预算约束使银行行为发生扭曲,增加了财政负担,降低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进而牵制了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阻碍金融市场准入和利率的市场化。在政策取向上,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应使股份制改造与商业化并行,改革的渐进性要求采取逐步引进外资参股、逐步降低信用集中度和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影响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来自多种因素,其中货币政策是一个主要因素。因此作为商业银行应该对国家货币政策给予高度重视,并对其带来的不确定性进行科学度量与管理。其中风险分散和金融创新是主要的避险手段。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面临"高债务和高赤字"问题,财政状况不断恶化,主权债务问题导致主要国际货币大幅度波动,国际货币体系变得更加不稳定。国际金融危机使得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凸显,美元汇率的剧烈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较大,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仍然较高,未来美元汇率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去美元化"将成为一种趋势,欧元、日元等货币都难以替代美元,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将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货币正在崛起,中国应该抓住机遇,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谢佳 《学术探索》2014,(5):95-97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财政金融政策对推动民族统一战线建设、实现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烙上了国民党政治腐败的印痕。正确评价抗战时期国统区财政金融政策,对我们以史为鉴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金融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主要财政金融政策进行了剖析,对其历史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其形成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7.
纵观此次全球金融危机,IMF的事前监督作用显得微乎其微,被质疑对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的经济政策与金融体系监督不力。IMF运行机制的局限性,IMF现行法律及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缺陷是造成IMF监督不力的根本原因,然而从根本上解决IMF监督薄弱的诟病面临很多挑战。从微观层面应力争扩大监督范围、实现公平监督,建立按国别分类的监督框架,推动重点监督工作,保证发表监督结果的独立性,增强监督结果对发达经济体的约束力,以加强IMF对发达经济体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美元化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谋求经济发展的一种政策选择。然而,理论上对于美元化并没有强有力的支撑来证明通过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就能够实现汇率的稳定和资本的自由流动。通过分析非官方美元化、半官方美元化和官方美元化三种不同形式对金融稳定的冲击,认为:高度美元化导致的货币替代和丧失最后贷款人功能的中央银行都将最终导致金融体系的脆弱,丧失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以希克斯—汉森模型为基本的分析工具 ,根据欧元区各国的经济政策及发展状况 ,对 IS曲线和 LM曲线进行模拟 ,由此分析得出 :欧盟采用统一的货币政策 ,对德国、法国等国的产出、利率影响不同于对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的影响 ,即产生了不对称的经济效应。产生这种不对称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货币政策在各国的传导渠道存在差异 ;二是货币政策在各国的传导速度不同。另外 ,这种经济效应的不对称 ,会导致生产的专业化、贫富差距扩大等后果。随着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以及欧元区各国金融结构的趋同 ,这种不对称会逐渐消失 ,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