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工作部门和经济理论界,围绕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时在经济改革的试点中采取了一些措施,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但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六中全会针对三年来讨论中的问题作出如下决议:“必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不仅指明了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更明确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这个讨论还在继续深入。现将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两年多来,关于集体所有制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西北、沈阳、成都三个地区的理论讨论会上。现将主要观点介绍如下。(一)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大部分同志认为,分析一种所有制的性质,主要看它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以此来判断它属于社会主义性质还是资本主性质。他们认为集体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它是公有制的经济。一种观点认为,资金来源是衡量所有制性质的标准。认为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于哲学理论研究改革的问题的讨论正在成为哲学研究的“热点”,今年以来,全国各报刊先后发表了数十篇研究文章和建议,为了方便读者了解这方面的动态,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文艺界在一些文艺理論問題的討論中(例如現实主义問題、历史剧問題等),或在剖析文艺形象的爭論中(例如《阿Q正传》、《金沙洲》等),都涉及甚至归結到对典型問題的不同理解。为了进一步对典型问題作广泛深入的討論,現将近几年来关于典型問題的討論进展情况結合个人的認識作一概述,供大家参考。关于典型与共性典型的共性問題探討最多。原因在于資产阶級“人性論”在这个問題上提出挑战,需要給予反击。同时,典型的共性关系到形象內容和作品思想,关系到对整个作品的評价。批判“人性論”,肯定了典型的共性不是抽象的“人性”,而是阶級性。由此要解决的新問題是:每个形象都具阶級性,典型形象在阶級性上有否特殊規定? 有人認为,典型的共性是阶級性的最集中、充分的表現,典型是阶級的代表。这类意見需要排除的困难是:①最集中、充分地表現阶級性,是否就是典型的共性等于某个阶級的全部阶級性?如果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政治体制作相应变革的呼声日渐强烈,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显得重要而迫切,对此,理论界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报刊上登载了很多有关的文章,现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大家认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改掉那些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旧的管理体制、领导体制、干部体制,从而建立起高度民主、法制健全、富有效率的政治体制。有的同志认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应当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进一步实现和完善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实现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民主 相似文献
6.
资本外逃亦称资本转移或资本逃避,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稳定状况,反映一国金融体系潜在危机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在大量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我国哲学界关于邏輯問题的討論,是从一九五六年在党的“百家爭鳴”方針指导下展开的。通过近几年来热烈的討論,大大推进了对于邏輯学中一些基本理論问题的研究。首先引起討論的是形式邏輯与辯証邏輯的关系問題。自从周谷城同志在《新建設》上发表了“形式邏輯与辯証法”一文,对这个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后,很多同志对周谷城同志的看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討論就广泛而热烈地展开了。但是,大家在討論中逐步感到,要解决这个問題,首先必須解决形式邏輯和辯証邏輯本身的一些理論問題。于是,接着就从形式邏輯的对象和客观基础等問題,进而集中到真实性与正确性的相互关系問題的討論,并且圍繞这一問題来探討形式邏輯的对象、客观基础及其認識作用。茲将討論的情况和当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冲破禁区,本着实事求是、洋为中用的精神,对现代西方哲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并先后召开过三次全国现代外国哲学讨论会,交流研究成果。现将有关问题简要综述如下:一、现代西方哲学的分期问题一种意见认为,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于德国古典哲学解体以后,特别是黑格尔死后(1831年)。他们说,现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相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逐步丧失了革命性,而无产阶级则从自在阶级变为自为阶级;一方面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方面西方古典哲学发生了重大转折,形成了以唯心主义为主要倾向的现代 相似文献
9.
物质定义作为重大的哲学问题之一,一直是近年人们研讨的一个热点,随之形成一场争论,出现一些分歧甚至对立的意见和观点。现将各种主要观点择述如下,或许有助于研讨的深入和问题的澄清。 一、对经典作家论断的不同童见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写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怎样理解这一论断?它是否是一个科学的物质定义?尚有歧义。胡木才认为,仅就这个定义所表述的思想内容——“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以及被反映者是能够被我们反映的而言,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把这些内容纳入物质定义则是不妥的,就是说,“物质是客观实在”作为一般命题是正确的,作为定义则不成立,至少有两处自相矛盾即定义方式与其内容相矛盾、定义与概念矛盾。征汉文认为,把列宁的这段话当作物质定义的观点虽有正确的一面,但并不全面。1、列宁的那段话中对物质的阐释并不是关于物质的本质的定义,而是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定义,是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论述物质的。所谓的“物质定义”只是后来人们在系统地整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如何领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编写具有高度科学水平的哲学教材,这是哲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哲学界就围绕着历史唯物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问题展开了争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哲学界解放思想、百家争鸣,重新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马列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民族的起源与形成的问题,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就在我国学术界和理论界展开了讨论和探索。如果从1954年算起;时断时续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了。 通过这么长时间讨论的实践证明,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剖析有关民族形成的每一个具体问题,就能不断地推动我国民族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几十年来,我国一些从事民族理论研究工作的专家和学者,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据不完全的统计,现大约已有六十余篇之多。在这些论著中,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和大胆的理论探索与尝试。本文结合在学习中的体会,将讨论的几个基本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讨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是90年代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标志和保证。从近年来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讨论了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及改革 近年来,有关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和缺陷。一种观点认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由劳动者的就业单位负担,企业集社会生产和社会保障于一体,“企业办社会”的现象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3.
在前不久于海拉尔召开的中国蒙古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上,与会的蒙古史研究工作者就古代蒙古社会性质和分期问题,展开了讨论。戈瓦、高文德、那水云等同志认为蒙古社会是经历了奴隶制发展阶段的。戈瓦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以前的蒙古社会是处于氏族制逐渐解体,奴隶制逐渐产生的阶段。他指出:成吉思汗用战争手段征服了蒙古地区大小诸部落,以万户、 相似文献
14.
15.
16.
陕西省哲学学会于1985年12月中旬召开了年会,会上对哲学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讨论中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变了,作为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也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亟待哲学去进行科学的概括和说明。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某些方面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许多原理只达到了从感性具体到抽象的水平,还没有达到从抽象到具体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性质问题过去已有不少文章讨论过。这里,仅就1986年6月至10月期间有关这一问题讨论的主要文章的观点,摘要综述如下。(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不是商品1、周鸿铎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 相似文献
18.
邓春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2):20-23
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 ,特别是自从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以后 ,人们更加关注这个问题。很多学者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本文围绕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社会属性、作用和影响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以及怎样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对学者们的不同观点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9.
本刊自今年初展开“哲学根本问题”的讨论以来,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和兴趣,各地读者纷纷投稿,参加讨论,由于本刊篇幅所限,不及一一刊载,只能就其中几种主要意见,综述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57年以来,周谷城先生发表了一系列的美学论文。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学术界环绕他的《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等文章,针对他所提出的“无差别的境界”、“使情成体”、“时代精神”等等哲学和美学观点,展开了批评和讨论;周先生也陆续作了答辩和反批评。目前,辗转的批评和反批评的学术争辩还在继续进行。据不完全的统计,截至今年七月底为止,包括周先生的论文在内,有关报刊共登载了三十多篇文章。为了有助于读者的了解和讨论的深入,现将讨论中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