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俄国文学的文学成就,主要通过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来的。虽然这三方面的文学都并不完全源自欧洲,但都在俄国发扬光大。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相对于西欧更为突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实主义文学后来居上,不仅在作家和作品的数量上超过了西欧,在不同的体裁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俄国现代主义文学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誉为文学的“白银时代”。  相似文献   

2.
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起,"自然派"即批判现实主义取代了浪漫主义,成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主流.重新认识和评价这一文学现象并探寻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对我们的俄国文学研究和教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浪漫主义的兴起是西欧文学史上有开创意义的一章,它给19 世纪俄国文学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俄国作家肩负的使命使得浪漫主义在俄罗斯很快被赋予现实主义色彩。前期创造社成员几乎是本能地接受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五卅运动之后却又从建筑“乌托邦”的精神领域和渴求中逐步把目光投入社会现实,文学主张也从原来并不坚实的浪漫主义转向了现实主义,明确地提出了批判现实主义的革命文学主张。  相似文献   

4.
试论皮却林     
《当代英雄》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所写的一部著名的现实主义的小说,创作于一八四○年。小说包括《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米奇》、《塔满》、《玛丽公主》、《宿命论者》五篇独立的故事,由主人公皮却林为主线串联起来。这部作品以其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高度的艺术技巧,为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写下了重要的一页。诗人莱蒙托夫通过皮却林形象的塑造,描写了一八二五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之后,俄罗斯进入尼古拉一世统治的黑暗时代的那段历史生活的真实画面,表现了那个时代贵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在晚期闪现了耀眼的光辉。作家在《哈吉·穆拉特》中对沙皇专制制度的全面批判和否定,使这部作品同代表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最高成就的《复活》一样,成为托尔斯泰前期思想艺术探索的结晶。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在晚期闪现了耀眼的光辉.作家在<哈吉·穆拉特>中对沙皇专制制度的全面批判和否定,使这部作品同代表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最高成就的<复活>一样,成为托尔斯泰前期思想艺术探索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正> 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也和许多艺术大师一样,是怀着对美的热烈渴望,以浪漫主义作家的姿态进入文坛的。但由于果戈理生活其中的俄国社会历史以及由他个人的经历所形成的心理气质的独特性,而使他的早期浪漫主义与别的作家的浪漫主义作品相比,又有很多显著的特色。果戈理出生于一个破落地主的家庭。每况愈下的社会处境,被人歧视的生活气氛,使他自然地倾向人民,而对腐败黑暗的沙俄官僚专制社会产生一种疏离感。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十二月党人起义为标志的俄国社会自由解放运动的第一个浪涛,将果戈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在俄国革命运动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史学家已有全面系统的研究。但是关于十二月党人的历史观却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研究。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欢迎指正。 一 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考,是从事历史研究的任何一个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十二月党人也毫不例外。在十九世纪初叶,确信人类能科学地认识历史规律性的可能性在十二月党人中间还没有。H·屠格涅夫在1816年就忧虑、失望地写到:“人们对包括在历史范围内的事件的理解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9.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下半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活动中创作了许多“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给人类留下一份十分宝贵的文学遗产。革命导师列宁对托尔斯泰十分重视。他在1908—1911年间先后写了《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等七篇专门评论托尔斯泰的文章。在这些光辉论著中,列宁对托  相似文献   

10.
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加紧了对人民的控制和对社会思想的监督,企图消灭任何革命的可能。但是,十二月党人所开创的事业没有落空。进步的俄国知识分子在沙皇政府的压制和摧残下顽强地抗争,他们抨击农奴制的黑暗,发出改变现状的呼声。在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反农奴制的思想从启蒙性质逐渐向前反展,出现了革命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股思潮。这一时期,俄国社会思想斗争的基本内容是与俄国当时最突出的社会经济与政治问题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1.
契诃夫是世界文学中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巨匠,也是俄国十九世纪最优秀的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他以短篇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对当时丑恶的俄国现实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无情地批判。契诃夫创作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他在俄国古典作家的基础上,突出地解决了摆在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面前的一个极困难的创作问题——怎样“从美学的观点深入到日常事物中去?”他从自己新的美学观点出发,选取平凡的生活素材,描写普通人物的命运(大胆地摒弃了当时在文学创作上的那种装腔作势和矫揉造作的一切陈规旧套),充分地本质地再现了沙俄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现实,使作家在思想高度和艺术革新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2.
长篇小说《大堂神父》是十九世纪下半叶俄国作家列斯科夫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独具一格,别有风韵,堪称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一朵闪耀着异彩的鲜花. 与其他俄国作家相比,列斯科夫的作品被介绍到我国是相当晚的.《大堂神父》成书于1872年,1983年才有中译本.他的中篇小说集也是在1985才在我国出版的. 长期以来,在我国,很少有人知道列斯科夫的名字,即使知道,也往往把他看作二、三流的作家.发生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在作家生前,俄国文学批评界就没有对于他的作品的价值给予足够的肯定.列斯科夫本人就抱怨说,批评家只注意他那色彩丰富、鲜明生动的民  相似文献   

13.
一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浪漫主义大师。他同被恩格斯称誉为“现实主义大师”的巴尔扎克一起,同是法国十九世纪进步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最近,法国出版的《读书》杂志和法国舆论调查所联合进行的调查表明,雨果今天不只仍被法国读者认为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而且其地位甚至被排列在巴尔扎克之上。  相似文献   

14.
十二月党人是俄国的爱国主义者,是反对俄国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贵族革命家。一八二五年十二月,他们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旨在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被沙皇政府残酷镇压下去。沙皇政府在血腥镇压了起义之后,疯狂地搜捕十二月党人。提交法庭审判的十二月党人案件多达五百七十九人,被最高刑事法庭判刑的达一百二十人。  相似文献   

15.
《拉辛与莎士比亚》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斯汤达一八二三年刊行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这部书包括《拉辛与莎士比亚》、《笑》、《浪漫主义》三个部分。斯汤达在这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主义艺术原则,为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法国大革命以后的社会现实,“和启蒙主义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原则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6.
短篇小说《姚内奇》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创作高峰长期的作品。在契诃夫描写知识分子和揭露庸俗习气为题材的作品中,它完全可以与《套中人》、《醋栗》相(?)美,是颇有代表性的一篇。这篇作品无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显示出作家成熟时期的光辉。  相似文献   

17.
亚历山大·塞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979—1837)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灿若星群中的一颗巨星,俄国伟大的人民诗人,俄罗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以自己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诗歌为俄罗斯民族进步诗歌打下牢固的基础,而他的“别尔金小说”又为俄罗斯现实主义散文创作开辟了发展的道路。1830年九、十月间他在波尔金诺写了《别尔金小说集》。一“别尔金小说”是普希金假托亡故的年青地主别尔金的名义发表的“射击”、“大风雪”、“棺材商人”、“驿站长”、“小  相似文献   

18.
《守财奴》、节选于《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家庭的苦难》一章。作者巴尔克扎(1799—1850)是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作家。十九世纪的下半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光辉年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是当时资产阶级成长和强大在文学上的反映。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讲话》中说:批判现实主义是“十九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流派,”它“揭  相似文献   

19.
1825年12月14日,俄国贵族革命家因不满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在彼得堡等地发动武装起义。故史称“十二月党人运动”,而其参加者史称“十二月党人”。列宁说,1825年俄国第一次看到了反对沙皇制度的革命运动,把它作为俄国革命运动的开端,因而受到苏联史学界格外重视。而我国对其研究还刚刚起步。所以,本文就苏联的十二月党人历史编纂学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文学到十九世纪,达到高度的繁荣,但是对于俄罗斯文学,同时代的中国文学的反应却十分冷淡,到本世纪,才出现中俄文学之交.正如鲁迅所说:“那时就知道了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酸辛、的挣扎;还和四十年代的作品一同烧起希望,和六十年代的作品一同感到悲哀.我们岂不知道那时的大俄罗斯帝国也正在侵略中国,然而从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祝中俄文字之交》)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流的俄罗斯文学,它是上世纪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们虽然大多数不具备阶级意识,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