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潜意识的黑暗王国里──论贝克特的小说《莫洛依》卢永茂众所周知,塞缨尔·贝克特(1906-)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他的《等待戈多》使他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无人可以取代的作家;但是,人们对于小说家贝克特就颇为陌生了。至今,在中国大陆还没有翻译出版过...  相似文献   

2.
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杰出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性作家、文艺批评家和小说家,其美学思想的形成经历一个系统的过程。《普鲁斯特论》是贝克特早年发表的文学评论,研究它有助于我们理解贝克特本人的文学创作思想。本文主要从唯意志论哲学、现代主义文学和法国存在主义三方面研究分析贝克特早期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寻求与等待:《老人与海》与《等待戈多》之比较何昌邑《老人与海》发表于1952年。1953年,海明威获得了美国文学奖普利策奖;1954年,海明威终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同在1952年,贝克特写出《等待戈多》,该剧于1953年上演,获得巨大的成功,贝克特也...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贝克特戏剧中最中心的、最普遍的方面之一.认知语义学认为反讽在情感的概念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贝克特戏剧中千姿百态的人物正是通过反讽等修辞语言展示他们各自丰富的内心情感反应的.本文拟从情感的认知框架解读贝克特戏剧中人物是怎样对使用反讽等修辞语言做出情感反应的.  相似文献   

5.
论文通过分析贝克特的两部主要广播剧《凡跌倒的》和《余烬》,探讨贝克特如何利用广播媒介来继续他对表达形式实验的探索。两部作品经历了一个从以声音景观来模拟外部现实到逐渐深入到角色内心,探寻角色的心灵景观的过程,体现了贝克特由外到内,由具体到抽象,由表象世界到意志世界的不断深入的艺术挖掘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萨特、贝克特的戏剧成就和艺术特色的研究与评价存在一些误区,尤其表现在对萨特的评价上。本文通过对两位作家的理论主张、创作实践和文本内涵的考察,发现这两位“先锋”作家的“古典”追求和“神话”渴望,进而发现他们之间的一致性和互补性。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的精神资源和哲学资源更多的是来自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尤以前者的影响为最。萨特的戏剧创作并非是对存在主义哲学的“说理”和“图解”,而是对它的诗化延伸  相似文献   

7.
<正> 原籍爱尔兰后移居法国的作家萨缪尔·贝克特创作的荒诞刷《等待戈多》(以下简称《戈》剧)自1953年在巴黎演出以来,一直是西方演出、评论和争鸣最多的一出戏。贝克特为此而名声大振,并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几十年来,贝克特受到的赞誉与评论之所以与日俱增,就在于他深刻地反映了二十世纪西方危机时代的时代精神。他在作品中酷爱探索垂死境界,成功地捕捉了现代西方所特有的恐惧和困惑。他笔下的人物充满了濒临灭亡的绝望感、垂死感。这些人物有一个反复吟诵的口号:我活不下去了,我要活下去。这正是二十世纪西方危机时代的特征,也正是贝克特在《戈》剧中所生动揭示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西方荒诞派戏剧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剧作,它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了西方精神世界的荒芜,同时,贝克特又赋予人们等待和希望,他认为,等待便是希望,有等待才有希望。这也正是这部戏剧留给我们的启示和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贝克特作品大多表现世界的荒诞和人生的无意义.为了突出主题,贝克特一反传统的戏剧程式,采用极度夸张、渲染的形式直喻非理性的作品主题.在<最后一盘录音带>中,贝克特借助平行、交叉、复现等多种蒙太奇所特有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段,成功地"让舞台道具开口说话,把行动变成视觉形象".他重新组织了人物语言,使之产生思想的精髓;他变革了时空观念,突显人物的内心时间,使创作形式和创作内容达到了高度统一,拓宽了戏剧的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10.
著名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笔下的人物大多患有他所谓的"生存综合症",而疾病的根源是人的出生。本文试图从原罪、记忆、死亡等角度阐释贝克特通过戏剧创作,从文化上积极进行自我救赎的努力,由此探讨高度的时代责任感与自觉的文化修养对文学家创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现了生存中的自我精神救赎。  相似文献   

11.
贝克特戏剧兼具悲剧和喜剧的特点,但又绝不是将二者进行简单叠加,相反,他将二者巧妙融合,使其戏剧具有了明显的悲喜剧意蕴。贝克特戏剧作品产生的悲喜剧张力产生于失调、错位、矛盾的对抗之中,他采用喜剧的形式与手法表现悲剧性的世界,具有反讽意义的悲喜剧成为他传达心声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剧本中,戈多与上帝、基督、《圣经》或明或暗的联系,指引着读者的联想方向——戈多就是上帝,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深刻的解读。《等待戈多》中对上帝的等待,体现出贝克特在"上帝死了"之后对人类存在意义的终极追问,以及对荒诞世界人类出路的积极探寻。  相似文献   

13.
主体的问题是现代社会大多数急迫问题的核心。自弗洛伊德以来,很多理论家都阐述了主体的分裂和虚构性。戏剧无疑是最适合表现这一主题的艺术形式。相比之下,爱尔兰剧作家赛缪尔.贝克特对这一主题的探索更加执著和持久。贝克特塑造的分裂的人物不仅对传统的戏剧审美观提出了挑战,而且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展现现实世界。在《最后的磁带》中,贝克特运用录音机,以39岁的这盘磁带作为一个交汇点,让29岁、39岁和69岁的克拉普通过录音机讲述自己,以克拉普的三段人生并置和相互参照,来探索自我的稳定性、真实性和进步性。  相似文献   

14.
贝克特化简了戏剧的物质外衣,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审视生命体验的终极样态,用怀疑精神、批判精神、超越精神去追求戏剧的人学内涵与艺术高度,将人学与审美融合于戏剧创作,探求人性价值与戏剧精神的恢复与重建。贝克特的戏剧精神扩大了人类的精神空间,使人能够在自由狂欢中进行灵魂对话,藉此抵达诗意的存在与艺术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好像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二手货,导演、编剧、演员习惯了,观众也耳濡目染跟着习惯了一位中学老师为准备学校戏剧节指导学生排话剧。问:排什么剧?答:孟京辉的《等待戈多》。问:这是贝克特的,怎么成孟京辉的了?答:不对,什么贝克特,是孟京辉的啊。不久前,话剧《艳遇》挺火,但有人检举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戏剧家高行健的作品<车站>是受英国荒诞派戏剧大师塞谬尔·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的影响而做.从主题,荒诞色彩,叙述风格及语言几方面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了分析,从而使人们清楚地了解到中国作家高行健在对西方荒诞大师贝克特作品的技巧与风格的借鉴当中保留了中国传统及自己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在贝克特小说《莫菲》中,国际象棋具有不容忽视的叙事功能,影响了人物、空间及叙事进程三个叙事核心要素。《莫菲》的核心是困境意识,表现为三个方面:身体困境、空间困境及交流困境,其中又以交流困境最为关键。贝克特创造性地采用了国际象棋来建构小说的困境意识,包括三个层面:身体层面上,莫菲与“镜像自我”安东先生通过下棋交流,二人的对局具有自我搏斗的含义;空间层面上,国际象棋游戏的封闭空间与莫菲的生存空间都有一种异质性,且故事空间的冲突表征了人物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矛盾存在;交流层面上,小说以一局棋谱解释了主要人物无法交流的困境,引导读者对人物及事件做出判断。小说中的国际象棋既是人物在无法交流之处的交流,也暗含理性与非理性对话的无法达成。  相似文献   

18.
荒诞派戏剧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兴起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荒诞戏剧作家们的创作主要是反映当代西方人生存的荒诞性。贝克特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品《等待戈多》以荒诞的画面、支离破碎的情节,反映了人生的烦恼和恐惧,人类生存状态的荒诞不经。  相似文献   

19.
旅法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以其《等待戈多》等荒诞戏剧闻名于世。实际上其荒诞小说在战后英语现代派小说中亦别树一帜,并对战后英语现代派小说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即主要从贝克特的代表作《墨菲》、《瓦特》以及三部曲《莫洛伊》、《马隆死了》和《无名者》入手分析其荒诞小说,指出其创作主旨就是以荒诞的形式来表现和探讨西方现代文明中人们生存的真实状况,即:寓真实于荒诞。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爱尔兰作家贝克特是以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而闻名的,对于其荒诞派小说,人们却知之甚少。事实上,他在小说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其长篇三部曲《莫洛依》、《马龙之死》、《无名的人》的创作特征在于创造“无字文学”,语言往往含混、自我否定、无逻辑性、缺乏实指义;而其小说情节呈现出扩散与消解的趋势。因此,可以认为贝克特是传统小说语言与情节的掘墓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