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的劳务派遣用工自产生以来,其利弊得失、是非曲直一直颇具争议。而《劳动合同法》生效后不久所呈现的劳务派遣用工"井喷"现象再度提醒理论与实务界应给予高度重视。为避免劳动法构筑的"千里和谐劳动关系长堤"毁于劳务派遣"乱象"之蚁穴,我国应借鉴国外对劳务派遣谨慎而从严限制的经验做法,完善我国的劳务派遣用工制度。  相似文献   

2.
吴鹏  陈晖 《人力资源管理》2014,(10):166-167
劳务派遣涉及三方主体,派遣劳动者、派遣机构和要派单位。雇佣与使用相分离的典型特征给其劳动关系的认识带来困难,如何界定劳务派遣关系中的劳动关系,在理论上有很大的争议。本文从我院劳务派遣用工实践分析着手,提出通过调整劳务派遣劳动关系来规范劳务派遣制度。  相似文献   

3.
劳务派遣涉及三方主体、三个法律关系,关于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尚不明确,理论学界存在劳务(动)给付请求权让与说、真正利他契约说、特别权力关系说、劳动关系说等观点,但都存在一定缺陷,从传统劳动理论、诚信原则、公平原则以及实践意义的角度出发,将二者之间的关系界定为准劳动关系更为准确,才能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保险、劳务关系、工资待遇等方面对目前劳务用工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给协调劳动关系和规范劳务用工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的保护,对社会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劳务派遣又被称作人才租赁,这种用工管理方式在用工单位、劳动者、劳务公司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契约关系:劳动者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公司与用工单位签订派遣协议,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建立劳务关系。一、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带来的风险分析劳务派遣制度的兴起带来了新的用工矛盾和问题,如劳务市场管理混乱、劳务公司资质缺乏认证、劳务派遣员工的素质层次分化、用工单位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等等。更为严重的  相似文献   

6.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用工方式,它改变了传统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地位,不加规制的劳务派遣使劳动者陷于一种极为不利的状况,如何厘清劳务派遣中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立法的关键,从多层面保护劳动者是劳务派遣立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就业形式和务工形式,近年在中国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对于劳务派遣制度界定的不完善,造成一些企业肆意侵害劳务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要看到目前存在问题,借鉴外国经验,努力规范和完善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保障劳务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并促进劳务派遣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劳动关系具有复杂性与特殊性,对劳务派遣劳动关系作出科学准确的界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劳务派遣中,派遣工既与派遣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又与用工单位形成劳动关系,但其实质仍为一重劳动关系。劳动者与两个用人单位共同形成一个劳动关系,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作为雇主方共同参与到这一劳动关系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多元化的特色日趋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劳务派遣员工”出现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本文从劳务派遣型员工的特征分析入手,指出了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编制问题成为制约高等院校事业发展及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瓶颈因素,也成为制约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为了满足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对于教师数量的需要,很多院校采用了劳务派遣的用工制度,暂时缓解编制不足情况下的用人问题的困难,但是在高等院校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改革过程中仍存在颇多问题。本文立足于高等院校的行业特点就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优势和弊端进行分析,并对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和员工的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务输出与打工经济--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以作者在江西省所调查的资料为据,探讨了农村劳务输出与打工经济的关系,提出农民外出务工导致了打工经济的形成,打工经济给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空间.  相似文献   

12.
从总体上看,宋代免役法的实施是弊大于利,超越了当时的现实,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因此,不可避免地招致失败。比较好的选择是"差募兼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差役与免役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虽已有法律规定和理论标准,但实践中有时仍难以对其作出明确区分,主要原因是,有时难以判断劳动者是否以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者的身份提供劳动.作者提出,应参照劳动者劳动岗位的性质、劳动稳定性,收入状况等因素,综合判断劳动者是用人单位内部成员.同时提出,为防止用人单位故意将劳动关系转为劳务关系,逃避社会保险责任,应从立法上规定,劳务服务关系的主体双方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是当代组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兴衰成败。招聘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吸引优秀人才,广纳天下精英是每个组织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但在招聘人才过程中,招聘人员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针对当今人才招聘市场的现状,本文具体分析了招聘过程中不同阶段出现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延边出国劳务个人汇入汇款突破1亿美元后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然而,受汇率变化的影响,2007年延边出国劳务个人汇入汇款为10.0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0.53亿美元,下降4.99%;2008年只有7.4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56亿美元,下降25.45%。对于经济欠发达和资金成为发展瓶颈的延边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不利的影响。因此,一要政府和金融部门高度重视;二要正确引导出国劳务收入资金回流;三要出台鼓励出国劳务收入资金回流政策。  相似文献   

16.
劳动契约理论视角下的员工忠诚度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劳动契约理论视角分析,员工的忠诚就是其忠实履行劳动契约。而劳动契约分为显性劳动契约和隐性劳动契约,前者对员工忠诚度培养形成外部强制,后者对员工忠诚度培养产生内在约束。因此,要培养和维护员工的忠诚度,既要强化显性劳动契约,又要建立良好的隐性劳动契约。基于作者在美国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进修期间的见闻及对其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考察发现,权责利明晰的劳动契约是美国高校教师爱岗敬业即忠于职守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7.
劳动争议的处理对于有效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劳动争议的重要类别,权利争议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基于稳定劳动关系的目的,权利争议的处理应遵循协商调解原则和公平、平衡以及简便、廉价、快速原则,着重于构建化解争议的调解机制和简便、迅速处理争议的劳动仲裁与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农民外出务工与劳务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劳务经济,有组织地组织农民外出务工是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由于长期以来二元结构的制约,加上农民工自身素质的低下,用工的不规范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一切制约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加快劳务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其次要将培训和输出相结合,建立劳务输出网络,实现劳务输出的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使农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城里就业,实现农民"非农化"是我国劳务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人们的根本追求,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活动,劳动是基本人权,人们通过劳动实现人的类本质,得到深层次愉悦体验即为劳动幸福。劳动正义不是劳动权利而是实现劳动幸福的道义基础。劳动主体正义是劳动幸福的实质所在。劳动主体正义实质是劳动对社会主体的有用性超过有害性。生产资料正义是劳动幸福的客体正义。国民是国土等自然资源的共同所有者,劳动生产而成的生产资料应归生产者共有。劳动动机正义是劳动幸福的深层动因。实现劳动幸福应成为人们进行劳动的根本动因。劳动过程正义是劳动幸福的关键环节,确保劳动过程正义的根本要求是充分保障劳动权利。  相似文献   

20.
对《劳动合同法》的社会性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以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宗旨,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其在维护妇女的劳动权益,尤其在妇女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或漏洞,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