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约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诞生了。在我国文学史上,《诗经》是第一座巍峨壮丽的诗坛高峰;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它也是不可多得的瑰丽珍品。批判地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和丰富的艺术营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探讨毛诗与三家诗用字差异及其原因.认为差异主要表现为通用字的不同、假借字与本字的不同、异体字的不同、古字与今字的不同,而诸种“不同”主要由于同一时代同一文字在写法上的不同所致,很少由于时间迁移造成同一文字的变化所致,因而四家诗文字基本上无古文与今文之别.毛诗号称“古文”是因为后人对它的解释有别于对三家诗的解释.毛诗与三家诗的文字差异体现出民间《诗》与官方《诗》的区别.毛诗多假借字应是一种缺陷,三家许多用正字则反映出时代要求,是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3.
我国文学发展到刘宋时期(公元420—479年),文学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文学创作与文论研究的发展也都显示出与前不同的特色。人们对文学的认识更清楚了。这一点首先表现在统治者对文学的提倡与爱好上。宋文帝刘义隆设立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馆(事见《宋书·文帝本纪》),明显地把文学看作独立的学科。范晔编写《后汉书》也专设“文苑传”,体现了当时重视文学的观点。刘宋时的帝王大多爱好文学。他们除自己参加写作外,还把大量文人才士招致门下,  相似文献   

4.
近代姚际恒《诗经通论》研究中举目为文学阐释研究的不多,却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成果,体现在评点特点、艺术成就和理论建构等方面。随着几部综合性论文的出现,相关研究的速率变小,有鉴于今后学术研究的深入化趋向,疏列其中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上来看 ,对《诗经》的解读方式共有过三种 ,即政治解读、历史解读和文学解读。政治解读是传统解读方式 ,体现了对现实政治的观照和积极入世的精神 ;历史解读是一种过渡 ,把“五经”当做历史典籍 ,但是并未真正与政治解读划清界限 ;文学解读是近现代以来的解读方式 ,体现了对人生与个性的重视 ,反映了对文学独立性的思考。政治解读与文学解读应该结合起来 ,从而更全面地解读《诗经》 ,形成中国自己的文学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6.
文学价值观是文学作品以读者为对象释放的影响能量,包含在作品对人生存在的现实批判和意义探索之中。它的根本基础是社会生活,直接形成却是作家的主观构设性;文学作品的假定性真实以现实生活的真实为基础,文学的非实用性以其发挥审美和教育作用为依归。文学的价值是应当超越现实的,具体表现为:其一,对现实人生的超越;其二,永恒的自由指向,即由文学作品凝固而成的、对人类社会任何时期的实际生活都具有的提升意义。  相似文献   

7.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一反传统解释学对文本"唯一正确"的原意的追求,突出强调了解释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伽达默尔阐释学观点观照历代《诗经》的解读,可以明显地看出,以政教范式解《诗》的诗经汉学,以理学范式解《诗》的诗经宋学和以考证范式解《诗》的诗经清学都打上了时代烙印,体现着文本作者视域和理解者视域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诗经》、《楚辞》对后世文学形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谈到物质生产时,说过:“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它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单是由于后来的每一代人所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经取得而被他们当做原料来为新生产服务这一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选集》4卷321页)历史证明,这是真理。试想,人们如果不能把北京猿人使用火的技能继承下来,就不能成为人,更不会有现代文明。可知,“继承文化遗产”並不仅是一种主张,而是历史过程之必然。  相似文献   

9.
吴生著《诗义会通》旨在会通前代诸说,探明《诗经》原义。他运用桐城文法的理论来评诗,从结构、章法、气象等方面解读《诗经》。进而,他在文学解读的基础上探求诗旨,观点通达,论述精到。  相似文献   

10.
受实用学术思潮的影响,明清之际兴起一种文学诠释《诗经》社会功能的现象。诠释者褒扬《诗经》“直道而行”的“美”、“刺”精神,阐述“变风”、“变雅”以情感人的教化方式,肯定《诗经》绞迫直露的审美风格,探寻《诗》“可以观”的原因,并指出《诗经》与应用文发挥社会作用时有“虚用”与“实用”之别。诠释者诠释《诗经》的社会功能时,注意了“《诗》之为诗”的文学属性,是对《诗经》社会功能的文学诠释。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的古文化发展史上,音乐与文学总是紧密相连的;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古希腊与古印度的“史诗”,原本都是可以合乐歌唱之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勿庸置疑也是能唱的。《墨子·公孟篇》曰:“弦诗三百,歌词三百”。《史记·孔子世家》曰:“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这对于我们研究《诗经》在当时的应用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古代一些文献中,“诗”就含有“歌词”之意,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曰:“凡乐辞曰诗,咏声曰歌”;《汉书·艺文志》曰:“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由此可见,《诗经》除了是我国第一部可供诵读的诗之总集之外,同时又是我国第一部音乐文学总集,第一部歌词总集。  相似文献   

12.
马在周人的社会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诗经》对其进行了详细地记载。本文通过对周人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考查,探讨马在西周社会倍受尊崇的原因以及《诗经》中马意象所隐含的周人的文化观念和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3.
韩国朝鲜王朝在东方邻国的强大影响下,全面效仿中国,确立了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地位。其《诗经》学伴随晚明的转向也发生了重大变迁,呈现出从经学阐释到文学解读的发展态势。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梳理韩国《诗经》学的发展脉络,而且能清楚地发现中国《诗经》学在发展过程中对邻国的辐射作用,是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部对歌总集《诗经》,一直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所应具有的客观写实的艺术特征,然而作者认为《诗经》是偏重于主观表情而不是偏重于客观描写;是以抒情写意为重而不是讲史叙事见长,对此,作者从主客观两者的关系、“以情摄物”、“物随情移”等诸多方面,作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游记。作者以清新圆熟的笔调,描绘了醉翁亭一带的山水景色和游宴场面,抒发了自己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趣。使它成为一篇情景并美、千古为人称道的优秀散文。醉翁亭在安徽滁县西南的琅玡山上,为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所建。这一带四面环山,流泉飞泻,自然风景秀丽如画。欧阳修在滁州时常到此游乐赏景,醉饮亭中,因以“醉翁”名其亭,并写了这篇有名的《醉翁亭记》记其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文子其人以及《文子》一书的研究情况 ,做了一些简要的介绍。尤其对传本的流传到简本的整理情况的研究作出了简单的介绍 ,从传本及简本的研究情况得出结论 :“文子”研究还远远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17.
南北朝时代,中央政府的乐府机关亦跟汉代相似;搜集民歌,配合音乐演唱.《敕勒歌》是北朝乐府民歌.它保存在《乐府诗集》“杂歌谣辞”里.北朝民歌流传至今的作品,绝大部分均在“梁鼓角横吹曲”内,只有少数几首收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内,一共计约七十首.《乐府诗集》中有这样一段话:“《乐府广题》曰:‘北齐神武(高欢)攻周玉  相似文献   

18.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艺观认为文学艺术是无意识的原始冲动升华的产物;艺术的动力来自性欲,而根源是被压抑在无意识领域的性本能冲动在儿童时期所形成的"俄底浦斯情结"(恋母情节).弗洛伊德开创了运用心理学研究文艺现象,把心理学和文艺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向,是对文艺学新发展的一个贡献.但他把文学艺术活动的动力完全归结为原始的性要求、归结为"俄底浦斯情结"的作用,把文学艺术活动看作是纯粹的无意识的活动,是十分牵强的.  相似文献   

19.
《诗经》文学地理观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受其影响,《汉书·地理志》在风俗区划上借鉴《诗》国地理,具有空间、时间、逻辑上的合理性;在风俗描述上汲取《诗》国风俗,对后世风俗研究、《诗经》研究产生影响;在风俗论议上征引先秦《诗》论,对其所含先秦人文地理观予以深刻的解读和充分的发挥运用.由此可见,《诗经》文学地理观对汉代时贤之影响,亦可窥见其在汉代发展所至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20.
从先秦到清代(不含清代),《诗经》的阐释始终以经学为主流,但其文学阐释也如涓涓细流流淌不止,每个时代都对《诗经》的文学特性及文学价值作出了一定的阐发,为经学全盛的清代在《诗经》文学阐释的巨大贡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诗经》最终摆脱经学的藩篱走向完全的文学阐释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