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孔凡宝 《职业》2017,(13):46-47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各院校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有些院校忽视了职业精神的培养,而技能人才的职业精神主要就是工匠精神.技工院校要尽快转变只重技能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教育教学中.本文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岚 《职业》2017,(27):48-49
随着我国产业化转型升级,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职业院校作为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工匠精神的回归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工匠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要树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思想地位,塑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以及发挥教师对于工匠精神的示范引领作用等途径,培养学生专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力求完美、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3.
赵炜 《职业》2016,(30):46-47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对于技能人才来说,其是否有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职业价值取向.技工学校是为国家培养技工类人才的基地,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因为国家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技工人才来推进经济发展及转型升级.同时,工匠精神也是技工学校学生个人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因此,当前技工学校应当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本文主要探讨了技工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措施,希望对广大技工学校教师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4.
方建京 《职业》2017,(29):95-96
技工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流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作为技能人才的重要素质,应该成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进程中,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在生产实习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时期,我国制造业逐渐走向国际,为此要培养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型人才,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支持。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场所。从国家角度、社会角度和高职院校的角度,让更多高职学生具备工匠精神,推动我国制造业更好地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并探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平建雄 《职业》2016,(18):21-22
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需要重塑工匠精神。技工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一线技能人才的重任。本文对技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途径加以探讨,以促进技工教育的发展,使工匠精神得到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7.
林勤 《职业》2017,(21):39-41
工匠精神是当代职业教育过程中一种值得弘扬与培养的价值观,而技校语文课担负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任.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进行思考,尝试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模式,契合技工教育的发展新理念,促进工匠精神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8.
李佳嘉 《职业》2017,(22):44-45
随着《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等节目的热播,"工匠精神"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事实上,"工匠精神"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在古代,"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必须具有的重要的核心素质.而现在,"工匠精神"已成为高职学生角色转变的前提和基础.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不言而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一定不能缺少"工匠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就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处在转型升级阶段,生产型企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工匠型技术人才。工匠精神是时代的产物,现代社会依然需要工匠精神来涵养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职业院校的教学宗旨在于为社会培养工匠,也就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职业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必须把工匠精神融入教学之中,把培养当代工匠作为教学重点,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理念,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强化教师技能、素质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思维。本文探讨了新疆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周培芳 《职业》2017,(9):22-23
在我国教育体制步入改革阶段后,职业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来看,职业院校十分注重对职业型人才在技能领域的培养,从考核机制方面也可看出对该教学领域的重视程度.但是,职业教育所包含的远不仅是技能领域的教学,还包含职业精神教育.如果在教育教学中缺少职业精神的培养,那么职业教育就会变成一种为教育而教育的教学体系.因此,职业教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结合我国行业发展所追求的工匠精神,在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基于此,笔者对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意义进行阐述,并对其给职业教育教学带来的启发进行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1.
潘琳静 《职业》2017,(22):63-64
2017年"五一"期间,央视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不同岗位的劳动者用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李克强总理也将"工匠精神"放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表明,中国正需要大批的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提高我们的制造业水平.现如今,各行各业培育"工匠精神",企业求贤若渴,然而技校毕业生大军中却偏偏缺少应用技能型人才.只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不断产生,才能为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因此,提高技校学生的就业率,增强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是目前技校的紧迫任务,而职业指导在其中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金兰 《职业》2017,(13):37-39
当中国经济正大踏步向前发展时,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这个概念,它的出现,在中国各行各业引发了不同的反响,许多行业的职业精神都定格在了"工匠精神"上了,尤其是靠技术发展的各个行业,纷纷拿起"工匠精神"这把尺子,衡量每位员工的工作态度及其工作水准.作为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也不例外,纷纷开始探讨在学校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探讨学生"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应该用哪些教育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等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认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到位意识、极致意识和坚守意识入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要用行动践行"工匠精神",这样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一定会少走弯路,也一定会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徐敏 《职业》2017,(23):17-18
工匠精神既要提高制造技能,又要提升职业素养,并使两者有机结合一体化.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外延出发,着重论述职业技能、素养的内容要求及其相互关系,为实现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王海涛  王煜慕 《职业》2023,(7):54-5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欣欣 《职业》2017,(18):29-30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专注,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理念.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承担者,应该在工匠精神的内涵建设方面多加努力.本文以多媒体制作平面设计专业为例,在工匠精神的内涵、专业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的关系,以及具体实施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宗福 《职业》2017,(23):42-43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促进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对接,通过"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本文就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裴志晨 《公关世界》2022,(19):110-112
职业院校是培养我国未来工匠的摇篮,为社会输送强技能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应注入工匠精神新时代的传承,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完成制造强国的伟大蓝图以及民族振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卢站桥 《职业》2017,(11):98-99
时代需要的一流工匠要从少年培养,作为培育技能人才的基地,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本文提出,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应把育"匠心"、塑"匠魂"作为中职德育的重中之重来抓.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红色文化为载体,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是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李黄珍  靳静  朱子韬 《职业》2016,(25):4-5
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在工作中注重细节,追求极致和完美.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作为交通类的技工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过程中,除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之外,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我们深知,培养合格的工匠要促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职业》2022,(7)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要如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许启金特别关注的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即如何为我国进军制造业强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