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是北京市为更好地适应国际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推行的新型教学模式,涵盖了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本科阶段教育.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学生高中阶段采用创新课的形式,使学生能尽早地接触各个专业,培养学习兴趣.本文对该校的创新尝试进行了总结介绍,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2.
李开贤 《职业》2016,(35):75-77
"3+3"分段培养模式是2012年江苏省开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项目之一.所谓"3+3"分段培养,是指参与衔接的对口中高职院校,一体化设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中高职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分阶段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衔接模式.可见,"课程"的衔接是该试点项目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人才的载体,理当受到重视.苏教职[2015]14号文件中指出"分段培养项目应保持前段教育课程的相对独立与完整,重点加强前段教育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深化后续教育课程改革,增强后续教育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所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均要建立起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然而,"3+3"试点项目已有4个年头了,课程体系建设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李淼 《职业》2017,(1):37-38
自2014年8月起,笔者学校作为河北省教育厅确定的全省6所国家级中职示范校之一,与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工程大学联合开办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3+4"本科贯通培养班.两年来,"3+4"本科贯通培养班在笔者学校已有2个专业、8个班级、320人.为使该专业学生达到且超出普通高中毕业生水平,在"3+4"本科贯通培养班开班之初,笔者学校就根据省厅指示精神及与合作办学高校共同确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并确定了该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即:文化基础深厚,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养全面,双创能力突出.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向高校输送合格的人才,同时也为笔者所在省的职业教育同仁积累"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人才的经验, 2015年3月,笔者学校成立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3+4"(中职段)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题组,作为"3+4"专业任课教师,笔者有幸成为该课题组《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子课题组成员.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能型人才.但是和重点高中、普通大学相比,职业院校的学生知识面较窄,职业和人文素养不强,这种现状与职业院校重技能培养而轻人文教育有着直接关系.为了培养出兼具核心职业技能和核心职业素养的"双核型"人才,学校应将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职业院校教育中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现状,探讨如何将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融合,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方建京 《职业》2017,(29):95-96
技工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流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作为技能人才的重要素质,应该成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进程中,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在生产实习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红权  周冬芝 《职业》2008,(5):97-98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与产业的结合愈来愈密切,国家间的竞争已演变为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技能人才亦成为这一竞争中的重要因素.而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业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软肋"和"瓶颈".笔者现就制约技能人才培养的几大障碍谈一些想法,望同行斧正.  相似文献   

7.
祁娜 《职业》2022,(3):17-1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求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021年底,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相似文献   

8.
《职业》2022,(7)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要如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许启金特别关注的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即如何为我国进军制造业强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相似文献   

9.
《职业》2013,(5):14-15
日前,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向政协北京市十二届第一次会议提交书面发言,建议北京开展试点职业教育本科学历教育,培养强基础、重技能的职业本科学生,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考接受职业教育,以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已经与高中平分秋色。中等职业教育是专门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技能性人才的教育领域,其特点是在完成高中基础教育内容的同时,培养出一批各行业所需的实用型的  相似文献   

11.
唐昌松  娄天祥  王敏 《职业》2016,(34):44-45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急需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高等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的定义是"大学或者其他被承认的高等教育机构,由它们提供的高中后的学习、培训或科学研究培训,均属于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涵义,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是必须由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一种教育方式;其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造2025》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职业教育要抓住机遇,及时变革,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打造大批能够胜任现代制造业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本文针对"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谢小宝 《职业》2017,(3):35-36
技工学校简称"技校",其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专)、职业高中(职高)一样,等同于高中层次学历.技校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招生层次包括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社会再就业人员三部分.技工学校旨在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技工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其大部分生源是学习基础较差、早恋以及沉迷于上网的不良学生.与大专、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这一类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陶冶情操,改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其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技工学校学生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红 《职业》2009,(30)
作为以培养技能、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教育之本,能力的形成是其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而教学模式正是构建人才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活动结合起来,有效促进人才素质的形成.笔者所在学校物流专业深化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充分利用实践过程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李进绪 《职业》2008,(11):24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给逐步摆脱困境的技工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我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如何在技能人才的教学培养模式上与当前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接轨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孙康 《职业》2009,(30)
规范是行业专业技能操作实践活动过程的科学准则.对职业技术学校而言,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与学生技能训练的规范,体现为教学与训练中各种机床设备、设施、工卡量具等运用的规范,执行操作工艺的规范,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交流与创新过程的规范,即高职业素质范畴下的专业技能规范.教师技能教学规范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素质教学法的体现,也是对技能教师高知、高能"双师型"的素质要求;学生专业技术培训规范,才能培养出掌握现在技能的优秀技术工人.  相似文献   

18.
安惠敏  蔡桂金 《职业》2017,(30):113-114
在"国考"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园一线人才的专业,亟须根据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本文以B校为例,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理论课在采用整合式教学法的过程中存在的各学科教育理论内容整合形式化、自身理论与实践整合断层化、教育技能与艺术技能整合割裂化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措施,如针对考试标准重新建构教育理论课程,加强各学科内容的深入整合;针对面试标准,适当调整教育理论课课时结构,增加实践课比例;加强艺术技能与教育技能的有效整合等,以期对同类院校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刘金兰 《职业》2017,(13):37-39
当中国经济正大踏步向前发展时,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这个概念,它的出现,在中国各行各业引发了不同的反响,许多行业的职业精神都定格在了"工匠精神"上了,尤其是靠技术发展的各个行业,纷纷拿起"工匠精神"这把尺子,衡量每位员工的工作态度及其工作水准.作为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也不例外,纷纷开始探讨在学校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探讨学生"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应该用哪些教育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等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认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到位意识、极致意识和坚守意识入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要用行动践行"工匠精神",这样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一定会少走弯路,也一定会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周幼芳  黄旭伟 《职业》2016,(35):49-5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不断深入,企业对具有高技能水平的机电类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愈加迫切.机电类技术技能人才如何通过继续教育,实现终身学习,改变传统的填鸭式人才培养方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机电类技术技能人才,这是人才培养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