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社会》2008,28(3):1-1
编者按: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过去三十年我国社会变迁的经验和教训,展望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蓝图和方向,是身处当今这个时代中的中国社会学义不容辞的学术使命和社会责任。有鉴于此,《社会》杂志会同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 研究院”,约请一批中年学者,组织了这一期“新一轮改革与社会建设”笔谈。笔谈的作者们在社会学学科视野下,分别从各自所擅长的中国社会变迁的总体特征、利益关系、转型社会学、社会分层、单位制、产权保护、意识形态、社会政策、民生改善、社会网络资本等角度出发,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就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方向和对策开展了深入探讨。如何解读三十年的中国改革,如何发现和研究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中国经验”,无疑是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也是形成具有解释力的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历史机遇。我们需要研究,在三十年的中国改革中,哪些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哪些领域的变化相对缓慢,哪些领域或许还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却可能正是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源。人们也许可以从2000年以来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发现,中国的社会结构如同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一样,不是单一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结构形态所能概括的。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几乎跨越了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全部过程,并且是在同一时空条件下,多种社会发展阶段并存。中国社会结构也就表现得更为复杂,它也许是传统家国结构、再分配经济权力结构以及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结构的多种面向的集合。我们期望这组研究成果能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学更加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实践,发现真问题,寻求新视角,创造新理论,进一步推动自身的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一、对我国社会学从挂牌阶段到初创阶段的简要回顾。从1979年提出要在复旦大学建立社会学系至今,已有七、八年了。社会学恢复名誉后。全国第一个招收社会学本科生的高校,是上海大学文学院(当时系复旦大学分校),以后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相继招收本科生。今天,复旦开办这个社会学研究生课程班,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目前,我国社会学进入一个新的初创阶段,过去是挂牌阶段,由于社会学从1952年被取消后,社会学的牌子被打烂了。1957年一大批搞社会学的人被打成右派。我本人被打成右派的“罪状”之—,就是为恢复社会学说过几句话。1979年以后,社会  相似文献   

3.
由江苏省青年学者宋林飞撰写的《现代社会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87年11月出版。我在一口气将这本新著通读了两遍之余,便有了一个强烈的印象:这本书从总的体系到具体观点,从阐述的内容到行文结构都溢出一股新意,溶学科教材与学术探究于一体,是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系统的新透规。1 《现代社会学》在“导论”后分三编十二章逐层展开。在第一编“社会元素论”中,作者以社会的基本单位“群体”为逻辑起点,论述了“群体,需要、规范、互动”四种主要的社会构成要素;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社会学系的教师,常常有学生问我,“我们毕业后将来能干什么?”对于同学们的询问,我感到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确实,和那些正热门的经贸、金融、外语类专业相比,似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除了教书、研究外别无选择,社会对它的需求并不见旺。最近我从美国社会学学会寄给我的有关资料中发现,美国社会学界的同仁们也同样关注这些问题,他们就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就业情况作了抽样调查,以向社会展示社会学的职业魅力。现转录于此,供读者参考:美国社会学学会近期就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等几所院校中获得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5.
袁方 《社会》1996,(11)
上海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社会》杂志,自1981年创刊以来,坚持至今已有15周年了。这是杂志社全体同仁艰苦奋斗取得的显著成绩,受到社会学界的注目。中国社会学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于1979年3月恢复重建的,至今已17年了,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恢复了它应有的地位。《社会》杂志为我国社会学学科的重建、发展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必须肯定的。费孝通教授从社会学学科的整体建设和发展考虑,曾提出要做好“五脏六腑”工作。“五脏”指学科必须有5个部分:学会、研究机构、学系、刊物杂志、图书资料中心。“六腑”指社会学专业和系…  相似文献   

6.
如何看待社会学中非马列思主义学术传统和学派的问题。是我国社会学自取消之日到恢复之时始终面临的一个尖锐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应当与看待社会学中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和学派的根本态度一样,也必须坚持科学取向。为此,需要“进入”、“化出”和“超越”。客观地看,社会学中的非马克思主义学派固然有其偏离科学真理的一面,但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学家关于学科“研究对象”的观点,可以归纳为“社会整体系统”、“社会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三种主要类型;从“逻辑的、历史的、现实的”角度来分析,这三种观点中都分别存在着在社会学“理论范畴”的层次上已很难克服的“逻辑矛盾”。解决“矛盾”的途径,是三种观点的研究者都必须从社会哲学的高度,在对“社会及其构成要素”、“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以及“社会学的研究范式”等几个社会学的“研究范畴”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对各自的“研究对象”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虚拟社会"与社会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戚攻 《社会》2001,(2):33-35
当我发表了《网络社会———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一文后 ,一位同事问道 ,“为什么提‘网络社会’而不是‘信息社会’?”的确 ,作为社会学研究新视野、新课题 ,是以“信息社会”表述更准确 ,还是“网络社会”?或者就用“虚拟社会”来统称?这几个概念 ,哪一个更准确地反映了未来社会的主要特征?对此 ,我试作一点探讨。一、网络的特质当“信息”日益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最主要的资源时(资源生产力) ,现实社会变迁将在三个层面上展开 :一是在传统生产方式下人们结成的政治统治关系和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依附关…  相似文献   

9.
记者:庞先生,您是国内社会学界公认的社会学恢复研究以后第一位开设、讲授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者,长期以来,您一直在社会学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请您谈一下这些年来您的感受,好吗? 庞树奇:我似乎没有在贵刊上大谈“感受”的资格。我倒很希望跟你相互探讨和交流一些思想和看法,进行一次对话。记者:但愿我具有这样一种对话的能力。我所感兴趣的第一个问题是社会学恢复之初,当时您对中国社会学和它的前途以及您对您自己有着一种怎样的把握? 庞树奇:社会学恢复已有十二年了,这些年来,我既做教师,又做学生。确切地说是半个教师、半个学生。我教的第一个班级共有28个人,加上我这半  相似文献   

10.
《社会》1985,(6)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筹备召开的“社会学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是自1979年中国社会学恢复以来,在中国首次举行的有关社会学的国际会议。应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美国、法国、西德、日本等国的十二位专家和二十名国内社会学专家及有关领导。他们在会上宣读学术论文,研讨社会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及所发挥的作用。这次研讨会将促进我国应用社会学的发展,使  相似文献   

11.
1988年来临了。这是我国社会学恢复研究的第十个年头。这些年来,我们常常说我国社会学恢复研究不久,现在,这“不久”二字已经不那么确切了。九年的变革,九年的耕耘,收获应该甚丰。特别是在党的十三大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更应该回顾过去,更坚定地走向未来。在这恢复社会学研究的第十个年头,我们这条社会学探索之路应该怎么走呢?我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三大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读者:在这封信里,我想就一个有争议的社会学概念,作一些介绍,并借此机会,就社会学的性质及其社会职能作一些补充阐述。这个有争议的社会学概念,就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一词,根据吴泽霖先生早年的一本著作《社会约制》所说,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提出来的。吴泽霖主张把这个词翻译为“社会约制”,其理由是“控制”带有以上临下的意思,似乎只有在位者才可以控制平民,长者才可以控制幼小,男子才可以控制妇女等等,他认为这是不全面的.从广义的方面看,“Social control”应  相似文献   

13.
作为“权利”的学术话语权,主要有创造更新权、意义赋予权、学术自主权等类型;作为“权力”的学术话语权,主要有指引导向权、鉴定评判权、行动支配权等类型。这些也体现在中国社会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中国社会学初创阶段,严复等人在社会学本土化和学术话语创新方面进行了尝试。费孝通经历了中国社会学前期发展阶段近20年及后期56年全过程,其学术历程对于中国社会学发展史具有典型意义。在理论自觉基础上努力达致学术话语权的制高点,是中国社会学从世界学术格局边陲走向中心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吴铎 《社会》1996,(11)
我和《社会》杂志是老朋友。从杂志创刊伊始便效往密切。首先是读者.其次是作者。我的首篇社会学文章就是在《社会》发表的。算来已15个年头了。有一段时间还享有“编委”名义。虽然从未参与实际编辑工作,感情上却总是息息相通的。这15年,我感到《社会》起了几种直要作用。一是社会之窗。人们通过《社会》,可以充见我国社会之一回。这15年是赶回社会从杜乱反正,*放思想,改革开社到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有申巴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宜设突飞括进的时期。15年来的《社会》基本上回7了我国社会15年前进的足迹,非常难得…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学研究走了个“之”字形,取消研究近三十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为社会学恢复了名誉,这也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实践日益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社会学,社会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复杂纷纭的,社会结构、社会团体、人际关系、家庭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犯罪问题等等,及其  相似文献   

16.
建设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是党中央“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门户”,是我国现代化社会过程的重要一环。如何从社会学角度,调查、研究、总结城市开放条件下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是社会学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去年11月在沪召开的“城市开放和社会发展研讨会”,对此作了有益的探讨。这里,我们选编部分文章,供读者和有关同志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苏联从六十年代初开始把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苏联社会学是由一般社会学理论和应用社会学(又称具体社会学研究)两部分组成的。应用社会学主要是研究社会现实,即研究社会面临的“迫切问题”。二十年来,苏联的应用社会学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领域十分广阔,现在基本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其规模今天已可与美国相匹敌。苏联学术界对应用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评价很高,他们认为,“社会学家的结论和建议应当成为党和国家机关以及我国全体劳动人民工作中的实际指南。”  相似文献   

18.
吴铎,我国知名的社会学教授,195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79年我国社会学开始重建时从事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上作,是上海重建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福利研究会和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社会学研究中心主任,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编委。吴锋教授长期在高等学校从事大学生、研究生的社会学教学和科学研究,注重社会学人才的培养和理论探讨。已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有《简明社会学》、《“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札记》以及合著的《劳动社会学知识》、《教育和社会》等书,还主编了《上海社会的现状与趋势》、《都市社会学》丛书,参加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的编委工作等。他的一系列著述积极倡导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吴铎教授十分重视社会学的应用,他与上海市有关社会工作单位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推进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前不久,本刊记者就此专程对吴铎教授作了采访。  相似文献   

19.
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是我国自1979年恢复社会学研究以来国内出版的第一本比较系统的关于社会学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教材。这本教材介绍了一系列的社会学基本概念、研究框架、具体社会学的研究课题和国外社会学的研究动向,对推动我国社会学教学和普及社会学知识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摆脱了过去引进新学科经常采用的介绍概念、罗列事例的方法以及国外社会学概论的格局,力图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分析批判吸收国外社会学研究成果,对国外社会学所使用的概念、理论进行消化,并力图结合我国国情创建新的社会学理论体系。教材注意到了结合我国社会现实进行学科研究,专辟一章讨论社会现代化的问题,分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区别,探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介绍了国外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从而具有较强的现实感。这本书还力图让社会学扎根于中国的土壤,在各章节中都引用了国内有关问题的研究资料,如在“社会问题”一章内,着重介绍了我国的人口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和劳动就业问题。在“社区”一章中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社区的变迁也做了详细的介绍,这都对认识中国社会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另  相似文献   

20.
《社会》编辑部的同志让我撰文写点这几年研究社会学的体会,我不知怎样写才好。几年来我和国内社会学同仁一起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也有以下一些不成熟的体会: 一、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回忆起1979年社会学刚刚恢复的那几年,人们十分关心诸如社会学的对象,社会学与其它学科的区别,谁是社会学的创始人,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这一方面和我国长期以来社会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