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基础。其向心力能够通过支柱产业和带头行业的发展,吸引、组织和协调周围地区生产力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集聚经济和规模效益;而它的离心力作用又可通过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向周围地区的扩散,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城市即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就依托中心城市、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全国区域经济体系中的经济区域犹如小型开放经济体,因而区域间的外向型与国家整体的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式可能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虽然都是国家特殊政策基点的产物,但二者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阶段及中心城市发展层次都各有不同。诸多差异决定了二者发展路径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模式的侧重点、产业选择及中心城市发展目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建设,目前已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既是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步伐、发挥各自城市优势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需要,更是促进经济合理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带动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介绍长沙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加快实施步伐的对策建议。一、长沙在长株潭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优势长株潭是全省经济最为发达的核心区域,三市均濒临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中心直线距离不足50公里。首先,这种如此邻近的城市群体条件,在客观…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经济快速发展,被称为"小上海",其成功得益于与上海经济的互动联系.具体考察锡沪城市之间物资、资金、人口以及信息等经济要素的流通,运用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增长中心"理论分析锡沪间经济互动关系的特征,得出结论:无锡是由于上海"增长极"的创新功能作用而成长起来的新"增长极".两个城市之间经济要素流动越复杂,双方间经济互动关系愈密切.双方相互依赖,各自在对方的扶助下获得了协调发展的契机,从而奠定了不同等级区域中心的地位.这种变化不仅仅是个体城市的转型,更是区域城市体系结构的变革,同时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区域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1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新疆属于资源开发主导型地区 ,其经济开发、开放具有资源型省区的基本特征。目前随着欧亚大陆桥和南疆铁路的开通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沿线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轴 ,新疆区域经济增长将以单轴向双轴、双环圈的空间格局发展 ,形成一个新的沿线型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此格局是以亚欧大陆桥为主 ,以公路沿线为辅而形成的。( 1 )铁路沿线区域结构 ,按其顺利范围和地域内互相联系 ,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核心层 ,是由陆桥和沿桥的中心城市组成的点轴结构的综合体。这些市包括哈密市、吐鲁番市、乌鲁木…  相似文献   

6.
城市功能是城市发展之本,武汉作为中国特大型的中心城市,与中部省会城市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认为,武汉的城市功能定位可以概括为:一个特色、两个基地、三个中心、四项功能.以武汉为核心的武汉城市圈,应该按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四个一体化的目标,加快城市圈内交通、产业、市场、科技四方面对接,促进圈内资源共享、产业融合和企业重组,形成武汉辐射周边、周边支持武汉,九市联动、共同发展的格局,真正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7.
一、“多层次分割”: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难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不受行政地域限制、跨地域的城市群体,目前已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三大城市密集区域。上述地区不仅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也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尽管如此,它们共同面对的区域内“多层次分割”问题,却限制了各自区域竞争优势的更大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横向城市间竞争内耗。一是核心城市间的竞争。如珠三角地区的香港、广州、深圳三城市对龙头城市的竞争,最后以CEPA出台…  相似文献   

8.
浅论21世纪初中国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发展取向与定位 ,在城市经济发展和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大背景下寻求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与制高点从现代城市学角度分析 ,作为中心城市其功能是综合的 ,是为一定区域进行生产提供各种服务的 ,为众多城市提供交易集散地。进一步讲 ,中心城市将起一定区域资金、信息、技术和人员等集聚和扩散的载体作用 ,同时在城市体系中起协调组织的市场及行政作用。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增强、优势产业的保持与创新是区域中心城市的最重要的支撑因素。在未来发展中能否保持和提高中心城市地位 ,一方面取决于城市自身的发展水平 ,即关键在于提高经济实力 ,改善投…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某一区域城市的发展进程不仅反映出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中国东北地区既是中国的边疆,又处于东北亚区域的腹地,同俄、日、朝鲜等国家相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这些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联系,因此中国东北边疆城市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不同的区域经济的影响而打上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烙印。  相似文献   

10.
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来说,要达到一定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速度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没有资金就谈不上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千方百计地筹集发展资金。但充足的资金投入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实现经济发展,高效率地分配使用资金也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中心问题,而从动态角度讲,高效率配置资金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更为重要,这也是任何国家地区制定融资策略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回顾新疆几十年经济建设的实践,资金投入不足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一直是困扰我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尤其近两年,资金短缺进一步加剧,资金使用效率连年下降。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以三亚为中心构建琼南旅游经济圈,对于琼南地区以至整个海南省的旅游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琼南旅游经济圈应包括三亚、保亭、陵水、万宁、乐东、东方、五指山七个市县,以及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为了加快琼南旅游经济圈的建设步伐,当前要尽快成立一个组织协调机构,重新进行整体规划,开放西沙群岛旅游。  相似文献   

12.
《东岳论丛》2017,(11):144-150
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文章以山东省为例,选取青岛、滨州、菏泽三个地区,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要素对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区域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优化方向不同,驱动其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使城市成为全球要素流动的主要节点和指挥控制中心.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其城市性质目前正由区域性工商城市向世界经济中心城市转型,即向洲际级的世界城市转变,并在不断地往综合性的世界城市特征演进.由此趋势决定,上海近年来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最显著的变化,在于作为核心产业的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和发展,它是带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部门.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改变长三角地区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在极大地影响该区域内房地产业发展的定位、规模、资金流向和产品生产形态.  相似文献   

1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内在要求。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探讨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资源型城市大庆市为例,以其1978~2006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数据为参照,对资源型城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大庆地区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储蓄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和储蓄增长是相互促进的 ,影响西部地区储蓄和经济共同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实践中 ,具体涉及到基础条件各异 ,发展程度不同的经济区域 ,储蓄增长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机制的作用表现出很大差异。该文通过研究储蓄增长和经济增长在东西部地区作用机制的差异性 ,寻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方略  相似文献   

16.
邵川 《江汉论坛》2022,(12):26-33
人口规模是构建消费中心城市的基础,舒适的城市有助于吸引人口的持续流入。基于全国107个城市人口数据,以近十年的城市人口年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验证近十年主要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不同层面城市样本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1)全部城市样本,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城市舒适度、城镇居民相对可支配收入与空气污染浓度。(2)胡焕庸线以东城市样本与全部城市样本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大同小异,城镇居民相对可支配收入对人口增长的影响系数较全部城市样本有显著提升。(3)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区域拥有不同的区域发展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因而各区域样本城市人口增长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城市舒适度、城镇居民相对可支配收入以及空气污染浓度;中部与东北城市样本的人口增长与城镇居民相对收入水平呈正相关;西部地区城市样本人口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是城市舒适度。(4)中心城市样本不同于其他层次的城市样本,除了城市舒适度之外,城市财政支出因素成为影响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表明中心城市所拥有的优质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再造一个河西”是以区域非均衡增长的优势带动甘肃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决策。面对21世纪决心缩小甘肃与全国发展的差距是其决策的省情背景。只有保持10%的增长速度才能逐步缩小同全国的差距。只有打破均衡发展的格局,培育新的增长中心,才能推动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均衡增长的区位指向和产业指向的识别证实,甘肃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和产业优势,一是向省内重点工业城市集中;二是向河西地区集中。河西地区不仅具有发展第一产业的优势,是甘肃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而且第二、第三产业在全省也有较强的竞争力。河西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完全可以达到12%以上,大有希望在不到六年时间内实现全区经济总量翻一番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分析●蔺志昭束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不平衡的历史过程,由此形成并扩大的地区差距在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存在。解决地区差距的关键是如何使公平与效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和谐状态。伴随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差异的明确化,公平与效率也被证明可在一定...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地区差距、因果累积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京津冀地区差距持续存在并在不断扩大,地区差距主要来自于政府行为推动的因果累积效应。极化和扩散是解析该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概念,极化强于扩散是该区域的典型特点。尽管极化在城市发展一定阶段有其必然性,但扩散优于极化。该区域资本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较小,GDP和资本具有自我累积效应,城市规模不具有自我累积效应。数据分析表明,文化和劳动投入等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贡献,而城市化和技术进步等要素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性作用。整合和协调区域资源,发挥大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适当缩小区域经济差距,避免区域内部的极化和贫化,是“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次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城市化的道路问题上,国内学术界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特别是个别主要中心城市的发展;二是强调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中的次中心城市的培育和建设,一般学者都还关注不够。笔者认为,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一种严重疏忽。次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在城市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应该把次中心城市的建设问题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